缩略图

烟草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探索与实践

作者

徐翔鹏 王冶 石晶

牡丹江烟叶公司勃利分公司 黑龙江省烟草专卖局

烟草企业作为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支柱,承担着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双重使命。随着行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以及控烟政策收紧、数字化转型加速、市场竞争国际化等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对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行业变革的关键抓手。当前,烟草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培训模式传统、内容滞后于新技术发展、效果评估薄弱、资源整合不足等问题,亟需探索创新路径。

1 烟草企业员工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1.1 当前培训体系概述

烟草企业已初步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员工教育培训体系,主要由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管理,各业务部门协同配合。该体系主要包含四个层面的培训内容:一是面向新员工的岗前培训,重点开展企业文化、规章制度和安全教育;二是针对不同岗位的专业技能培训,包括生产操作、设备维护、营销服务等实务课程;三是面向管理人员的领导力提升培训;四是覆盖全员的政策法规和廉政教育。培训方式以传统面授为主,逐步引入线上学习平台、案例研讨、实操演练等多元化形式。培训资源方面,主要依托内部讲师队伍、行业培训机构以及部分外部专业机构[1]。然而,现有体系在培训针对性、数字化应用和基层覆盖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1.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2.1 培训需求分析不足,针对性弱

当前烟草企业的培训工作普遍存在需求调研不深入、分析不精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培训需求调研往往流于形式,多采用简单的问卷调查或部门上报方式,缺乏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论支撑;二是未能有效区分不同层级、不同岗位员工的差异化需求,特别是对生产一线员工、技术研发人员和营销服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升需求把握不够精准;三是培训内容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脱节现象,部分培训课程设置过于理论化或通用化,未能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1.2.2 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

当前烟草企业的培训方式仍以传统集中授课为主,存在明显的创新不足问题:首先,过度依赖"填鸭式"的理论讲授,互动性、体验性不足,难以调动学员积极性;其次,数字化培训手段应用滞后,虽然部分企业已建立线上学习平台,但在移动学习、虚拟仿真等新技术应用方面进展缓慢;再次,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行动学习等现代培训方法运用不够,特别是针对行业特色的实操性培训项目开发不足;最后,培训形式固化,缺乏针对不同培训内容和学员特点的差异化设计,如对年轻员工偏好碎片化、社交化学习的特点考虑不充分。

1.2.3 效果评估机制不完善

当前烟草企业的培训评估工作仍停留在浅层次阶段,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评估体系不健全,多数企业仅采用简单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作为主要评估手段,缺乏科学系统的四级评估体系(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二是评估指标设置不合理,过度关注培训出勤率、参与人数等表面数据,而对知识掌握程度、技能提升水平、工作绩效改善等实质性指标跟踪不足;三是评估结果运用不充分,未能将培训效果与员工绩效考核、职位晋升等激励机制有效挂钩;四是缺乏长效的评估跟踪机制,特别是对培训后3-6 个月的行为改变和业绩提升缺乏持续监测[2]。

1.2.4 年轻员工与老龄化员工的差异化需求矛盾

当前烟草企业面临员工队伍代际差异明显的结构性挑战:一方面,90后、00 后新生代员工普遍偏好数字化、碎片化的学习方式,对互动性、趣味性强的培训形式接受度高,且更关注职业发展规划等软性内容;另一方面,45 岁以上员工群体占比较大,这部分员工更适应传统面授模式,对新技术工具的学习存在一定抵触心理,但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优势。这种代际差异导致培训需求呈现两极分化态势,现有培训体系难以同时满足不同年龄层员工的学习偏好和能力提升需求。

3 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探索

3.1 分层分类培训体系设计

烟草企业应建立科学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从三个维度实现精准化培养:在岗位维度上,针对生产一线员工重点强化操作规程与安全技能培训,对技术研发人员侧重创新方法与前沿技术培养,为营销人员提供市场分析与客户管理课程,对管理人员加强战略思维与团队建设能力;在职级维度上,为新员工设置企业文化与职业素养基础课程,为骨干员工设计专业技能深化项目,对中层干部开展管理实务培训,为高层领导提供战略决策与领导力提升课程;在能力维度上,构建包含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和领导力发展的三维能力培养框架,通过差异化课程设置满足员工职业发展各阶段的能力提升需求。

3.2 培训形式与技术创新

烟草企业应积极推进培训模式创新与技术赋能,构建多元化、智能化的 现 代 培 训 体 系 。 重 点 推 动 线 上 线 下 深 度 融 合 的 OMO(Online-Merge-Offline)培训模式,实现理论知识的线上学习与实操技能的线下训练有机结合;创新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行动学习等互动式教学方法,通过真实业务场景还原和实际问题解决,提升培训的实战性和参与度;尤其要加大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在技能培训中的应用力度,如利用 VR 技术模拟设备操作与故障排除场景,借助 AI算法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和智能辅导,打造沉浸式、智能化的培训体验,全面提升培训的趣味性、交互性和实效性。

3.3 内容优化方向

烟草企业培训内容体系应当聚焦三大核心领域进行战略升级:首要强化政策与法规教育模块,重点涵盖烟草专卖法律法规、行业监管要求及合规经营实务,筑牢员工依法经营意识;重点布局数字化转型技能培养,系统开设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等前沿课程,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创新拓展跨界能力培养维度,围绕新零售模式创新、品牌营销战略、供应链管理等跨界知识领域,培养复合型人才。

3.4 校企合作与资源整合

烟草企业应当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构建开放共享的培训资源平台。重点推进与重点高校、职业院校的战略合作,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专业课程、设立定向培养项目等方式,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深度对接;同时建立动态开放的专家智库体系,整合行业权威学者、技术专家和管理精英等优质智力资源,采用特聘讲师、项目顾问、技术指导等灵活合作形式,将前沿研究成果和行业最佳实践持续导入企业培训体系。

4 结语

烟草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面对数字化转型等新挑战,必须创新培训体系,实施精准化分层培养,融合多元化教学手段,强化校企合作,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未来需持续优化培训机制,提升培训实效,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晓敏.新形势下烟草工业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创新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24(10):88-90.

[2]李杏;高洁;李孟宇;许伟民.烟草行业员工教育培训现状及其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1):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