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甲马版画承印物研究
张杏媛
云南大学 云南昆明 650021
甲马,又称甲马纸、纸马等,是云南地区民间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主要分布在大理白族地区,也称为白族纸马,是云南大理白族民居地区进行祈福消灾祭祀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类雕版印刷品的总称,也是包括年画等在内的民间版画艺术中的一种。甲马文化具有特定的生存范围,它扎根在乡村,属于劳动人民的艺术,这也是它存在的特殊方式。甲马的制作方式是通过木板雕版印刷印制而成,与木刻版画的制作、印刷原理是相同的,也具备版画的“三要素”即母版、承印物、复数性。因此,甲马属于版画中凸版的类别。
一、版画的印刷原理
在艺术创作中,版画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绘画艺术门类,其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它的间接性和复数性上,承印物、母版、复数性三者构成了版画区别于其他画种的“三要素”。版画按照印制原理又划分为平、凹、凸、漏、综合等几大版种,承印物是版画的载体,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某种媒介来印制母版上的图像,常见的有纸张、纤维材料等,不同的版种根据其技术特点采用的印制方式和承印物是不一样的。例如:
例1、木刻版画,版画家需要通过雕刻木板来制作印版,再通过印刷的方式将图像转印到承印物上,也可以借助版画机来进行印制,由于版画有母版,因此可以重复印制产生多幅原作,这就是版画的复数性。木刻版画的承印物需要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以确保版画作品的保存和展示效果。其中,宣纸常作为木刻版画的承印物,因其吸墨性强,能够很好地展现木刻版画的黑白对比和细节,当然,木刻版画也可以印在其他媒介之上。但需要注意,如果用手工进行印制,较薄、有一定韧性的承印物比较合适;如果借助机器压力进行印制,或者需要色彩叠印,较厚的媒介较为合适,当然专用版画纸也可以印制。云南大理甲马属于木刻版画,所以跟木刻的印制方式是一样的,而且大理甲马普遍采用的是手工印制,所以大多甲马工坊都采用的是相对较薄的承印物,因为手工印刷的压力相对较小,较薄的承印物能使印制压力快速的传导在印版上,从而使图像均匀的呈现在承印物上。
例2、铜版画是一种凹版印刷技术,通过铜版机压印将凹槽中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其特点是以线条为主,呈现立体凸起效果。承印物需选用 300g/m2 以上的厚纸,如铜版画纸或水彩纸,要求尺寸稳定、抗水性强。纸张还需具备低色彩还原度、耐擦性高、伸缩性小、耐久性好、适度吸墨及自然细腻的纹理特性。
例3、丝网版画是一种漏版印刷技术,其软性网版特性使其能在平面和弧形承印物上印制。这种工艺适用范围广,可在金属、皮革、玻璃、木材及织物等材料上创作艺术性强作品。在印制过程中减少与网版粘连的情况,通常选用150~250 克厚纸如白卡纸、白版纸或铜版纸。
例4、石版画作为平版印刷的重要形式,其纸张选择直接影响作品质量。优质纸张需具备良好的着墨性能、适宜的酸碱度(pH 值)和稳定的纤维组织。印刷用纸应选择 150~250 克规格,过轻则缺乏弹性难以吸附油墨,过重则伸缩性大会降低印刷效果。纸张的纹理、厚度、软硬度及手工或机制特性都会对印刷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综上所述:从版画的基本原理、技术材料等方面来看,甲马在承印物的选择上与其他版种并无较大的差异,版画创作在承印物的选择上,受版种自身的技术、材料因素的影响较大,国内也有部分的硕士论文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承印物,例如:中国美术学院王朵朵的《木刻版画复数性叠印认识与运用》、王安安的《中国传统水印版画中的纸-套色版画纸张的选择》等,都是从技术材料的角度来分析印刷、版画中的承印物。当然,影响版画承印物选择的因素中,技术材料层面的考量固然存在,但并非唯一,我们可能未充分重视另一个关键因素,即印刷的目的,通俗来说,“印制”它究竟服务于何种需求或初衷。
二、大理甲马版画承印物的特点
版画既然是绘画艺术的一种形式,那么这个命题又回到了人类绘画艺术的目的之上,绘画艺术的目的是个人的观念表达、情感表达、创造美、探索人类经验、传达信息和价值观、创造社会互动等,“绘画”则是表达的媒介。回到版画,版画是从印刷里逐渐分离出来的一个画种,版画与印刷的区别就在于印刷的目的,甲马印刷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效率、用途等,而版画的目的则是把绘画作为目的,强调创作者个人的价值观,那么,版画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在选择承印物上不仅要思考承印物与技术的匹配度,还要考虑承印物的质量问题,因为承印物承载着创作者的价值观、思想情感、观念等,是将作者不可见的思想观念视觉化,版画承印物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版画艺术创作者价值意义体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多数版画艺术家在选择承印物上,会选择质量较好的承印物作为创作媒介。正因为如此,当我们今天走进博物馆时,还欣赏丢勒、伦勃朗的版画作品,也正因为如此,才能使唐代的《金刚经》扉页上的一幅木刻版画《说法图》保持至今。
从印刷的目的上来看,云南大理甲马在选择承印物上与版画则有异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甲马的祭祀需求
甲马是云南大理白族民居地区进行祈福消灾祭祀活动时用来焚烧的各类雕版印刷品的总称。人们为了祈福消灾等愿望,把与祈福消灾相关的图案或符号印制出来进行焚烧,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与神对话,纸媒则是他们普常使用的承印物,纸的出现对甲马的起源来说至关重要。纸具有独特的物理属性,它不仅能够承载文字、绘制图案,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塑形。更重要的是,一旦焚烧之后就会彻底改变其物理属性。因此,纸被视为用来沟通两个不同时期之间的媒介物。[1]而甲马却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纸制品,它在民间的使用十分普及。纸张作为甲马最终呈现的载体,在纸张的选择上,90 年代以前甲马印刷的承印物往往会就地取材,通常以当地生产的土纸即木浆纸或苟皮纸来印制。因为这两种纸的吸水性较好,印制出来的甲马效果较好。时至今日,大多数的甲马民间艺人都选用较薄的打印纸、绘图纸、包装纸,这种纸张表面光亮但着色性能差,难以看出线条的质感和艺术变化,而且给人一种轻飘飘的感觉。[2]在以前,人们使用较多的是大理当地产的土纸,也有使用白棉纸、黄麻纸、牛皮纸、元书纸、竹纸、草纸等。在大理,甲马主要用于祭祀、焚烧。祭祀用的甲马通常分为红、黄、绿、白三种颜色的纸。红色的主要用于印制寓意吉祥的、喜庆类的甲马;黄色的主要用于印制灶君、玉皇大帝、观音等此类甲马;绿色的主要用于印制自然之神;其余的则用白色印制。这种带有颜色的纸张一般正面较为光滑,反面较为粗糙、价格便宜的“染色纸”,甲马的使用方式和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纸张的多样性,在大理,甲马不仅是大众消费的祭祀品,更蕴含着一种祭后焚烧的独特文化特征,面向的消费群体大多是农民。因此,大理甲马承印物的特性体现在价格亲民、纸质轻薄、吸墨性强、易于焚烧等方面。云南省非遗甲马传承人张瑞龙曾说:“过去,在大理上关甲马世家常购买白纸(多为手工纸,由稻草、竹子、树皮等天然材料制成),然后在家自行染色。染色时,使用传统老式的粉末状颜料。在染色之前,需用热水将颜料溶解,再把纸张浸泡其中,同时加入固色剂以固定颜色。这一过程耗时费力,成本也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己造纸、染色逐渐被淘汰。现如今,在大理上关甲马作坊更愿意到香火纸店批量购买染好色的包装纸(这些纸张是由回收的旧书、旧报纸等再生资源制成,再经过工厂加工生产)而不再自己染纸,这些纸平均每张纸在一角钱左右,这种纸张不仅价格低廉,易于焚烧,而且其光滑的表面非常适合印刷,因而深受农民的青睐。”
另外,笔者还了解到喜洲甲马与上关甲马的承印物均选用了经济实惠的染色纸。这一选择是基于对价格、质量、印刷效率和印刷目的的全面考量。此类纸张厚度适中,既能够充分满足印刷要求,又便宜,还具有较高的印刷效率,平均每两分钟印刷一张,这类纸张还具有较好的吸墨性和平整度,能够确保印刷出来的甲马图案清晰。在印刷方式上,祭祀甲马采用的是水印,基本就是普通的墨水,不采用油印也是为了降低印刷成本。从使用特性来看,这种纸具有易焚烧性,甲马在焚烧过程中,这种纸张能够迅速且完全地燃烧,不易产生过多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同时确保完全灰化,污染较小,这一特性尤其符合农村地区的特殊需求。此外,这种回收再生产的包装纸不仅满足了印刷和焚烧的基本需求,而且更彰显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二)甲马的商业化需求
艺术也是商品,取决于我们拿它来干什么,版画也一样,具有商业属性的。由于大理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目前已成为闻名的旅游胜地,为了吸引游客,大理的甲马版画工作坊都是开放的,例如:大理上关的“義顺祥”和巍山的“木雕甲马”,这些甲马工作坊除了在特定的节日为人们提供大量的祭祀甲马外,还把甲马版画作为甲马衍生品进行出售,甲马版画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产品,有的工作坊只制作和出售观赏性甲马,例如:喜洲的“薄技在”,出售独立的、观赏性的、针对游客的甲马,是近年来从甲马作为祭祀版画里延伸出来的一种形式,作为观赏性的甲马版画与作为祭祀版画两者之间是有一定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1、作为观赏性的甲马版画普遍选择的是手工纯棉纸或宣纸作为承印物,以便于更好地保存作品,展现出更高的观赏价值;2、在印刷上,观赏性的甲马版画的印刷效率相对祭祀甲马版画要低一些,因为观赏性甲马在印刷质量上的要求更高;3、观赏性甲马版画大部分采用的是油印,祭祀甲马版画采用的都是水印,这也是出于整体质量的考量。整体来说,观赏性甲马版画的印刷目的是建立在版画作品的基础之上的,与其他版种一样,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承印物的选择上更倾向高品质,当然这使得观赏性甲马的售价要高一些。
三、结论
云南大理甲马版画是版画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技术原理上看,甲马版画在承印物的选择上与其他版种没有太大的差异,都是根据版画的基本技术原理选择合适的承印物,但如果从印刷的目的来看,甲马版画在选择承印物上与其他版种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是由甲马特殊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通过对云南大理甲马版画的承印物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甲马版画是介于版画和印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它一方面以印刷的形式呈现,极大程度的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另一方面,作为独立版画作品存在,突破传统版画签版惯例,兼具特殊文化象征意义。其艺术价值体现在根植于地域文化的创作背景、独具特色的造型语言,以及兼具民俗功能与美学表达的双重审美特质。
参考文献:
[1]李晓珏.甲马与大理白族的民间信仰及民俗生活[D].导师:黄泽.,2019.
[2]余宏刚.大理甲马艺术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导师:赵世林;刘晓蓉.云南民族大学,2012.
作者简介:张杏媛(2002.10.26—),女,白族,籍贯:云南大理人21 级本科生,学士学位,专业:绘画 研究方向: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