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与新质生产力:二级医院后勤精细化改革的双重引擎
刘世明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省娄底市 417000
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作为医院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后勤管理的精细化改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与新质生产力对二级医院后勤工作的双重引擎作用,为后勤精细化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路径。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与新质生产力背景分析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的理论特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实践品格。在理论创新上,它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髓,又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等重要论断,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引。其理论特征还体现在与时俱进性,根据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持续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
1.2 新质生产力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强调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协同,对医院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医疗技术层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诊疗模式向精准化、智能化转变,促使医院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例如,智能诊断系统可辅助医生快速分析病情,减少误诊率;远程医疗技术打破地域限制,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管理模式上,新质生产力要求医院摒弃传统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科学化管理,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流程再造、成本控制和服务质量提升。此外,新质生产力还促使医院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建设,以适应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1.3 二级医院后勤精细化改革的紧迫性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二级医院后勤精细化改革迫在眉睫。一方面,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后勤管理模式存在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服务不规范等问题日益凸显,已难以满足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例如,后勤物资采购缺乏统筹规划,导致库存积压或供应不及时;设备维护缺乏科学管理,增加维修成本和设备故障率。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医院后勤管理与之相适应,通过引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后勤管理的精细化、高效化。此外,在深化医改的大背景下,医院面临着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压力,后勤精细化改革成为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医院整体效益的关键举措,对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二级医院后勤精细化改革的重点领域
2.1 后勤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
后勤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是二级医院后勤精细化改革的核心方向。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后勤设备设施的实时监控与智能管理,如对水电暖设备进行远程监测,及时发现故障并预警,降低设备维护成本。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精准预测物资需求,优化采购计划,减少库存积压。引入智能楼宇管理系统,可对医院的照明、空调、安防等系统进行集成控制,实现节能降耗和安全管理。此外,信息化平台的搭建有助于整合后勤各部门信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后勤管理的响应速度和决策科学性,推动后勤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
2.2 后勤服务流程优化与标准化
优化后勤服务流程、建立标准化体系是提升后勤服务质量的关键。对后勤服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去除冗余环节,简化审批流程,缩短服务响应时间。例如,优化报修流程,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故障快速申报、派单和处理反馈,提高维修效率。制定涵盖保洁、安保、餐饮等服务的标准化操作规范,明确服务标准、操作流程和质量要求,确保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同时,建立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定期对服务流程和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通过流程优化和标准化建设,提升后勤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患者、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2.3 后勤资源整合与节约
后勤资源整合与节约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对后勤物资进行分类整合,建立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的管理模式,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物资使用效率。例如,对医疗耗材、办公用品等进行联合采购,利用规模优势获取更优惠的价格。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后勤用房,提高空间利用率。加强能源管理,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对水电暖等能源消耗进行精细化管控,通过安装智能计量设备,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制定节能措施。此外,倡导绿色环保理念,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医院运营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后勤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后勤精细化改革的策略与路径
3.1 强化后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推动后勤精细化改革的关键因素。加强后勤管理人才的引进,吸引具有信息化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背景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后勤团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组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管理知识讲座和外出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后勤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将工作业绩、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纳入考核指标,激励后勤人员积极进取。此外,注重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导师制、岗位轮换等方式,培养复合型后勤管理人才,为后勤精细化改革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确保改革措施能够有效落地实施。
3.2 创新后勤管理模式与技术手段
创新后勤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是实现精细化改革的重要途径。引入社会化服务模式,将部分后勤服务外包给专业机构,如保洁、餐饮、安保等,利用专业机构的资源和管理优势,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探索“互联网 + 后勤”管理模式,开发后勤服务 APP 或小程序,实现报修、采购、查询等功能的线上化,提升服务便捷性。积极应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提升后勤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故障预测和智能维护;借助区块链技术保障物资采购的透明化和可追溯性,通过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的创新,推动后勤管理向现代化、智慧化方向发展。
四、结语:
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与新质生产力这两大引擎,探讨了二级医院后勤精细化改革的重要性和路径。希望通过本研究的成果,为二级医院后勤工作的现代化转型与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张明,王丽,李刚.(20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对医院管理的影响研究."医院管理与服务,15(2),45-56.
[2]杨伟,王强,刘芳.(2024)."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二级医院后勤管理现状分析."医学改革研究,28(4),112-125.
[3]赵飞,王莉.(2022)."二级医院后勤精细化改革的路径探索."医疗管理学刊,10(3),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