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教育中多学科融合激发创新意识
龚雪琴 蒋云春
云阳县南溪镇水市小学
前言
在知识融合要求下,以往小学科技教育中单一学科教学方式已然并不可行,难以达成创新意识激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小学阶段学生来分析,他们往往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学科融合能够联系不同学科知识内容,驱动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深入落实,其有利于突破学科之间的固有限制,促使学生围绕不同学科来思考相关问题,并在知识掌握、以及思维碰撞中来逐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往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铺垫。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科技教育中多学科融合激发创新意识的策略。
1 小学科技教育中多学科融合激发创新意识的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多学科融合策略应用至小学科技教育中,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上已经凸显深刻意义。在多学科融合中,能够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包括美术、数学以及语文学科等,有助于建构全面的知识体系,在采取该种融合策略后,助于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认知发展需求、以及思维能力,可以为他们带来多维度思索问题的保障,使学生接触更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思维模式,这主要包括美术学科的创意表达、数学学科的推理判断等[1]。除此之外,在该项融合中,也能够将复杂的科技知识和现实生活相关联,指引学生采取跨学科知识内容,准确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难题,这利于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往后投入于社会发展中夯实必要基础。由上述内容可见,在当前的小学科技教育中,进行多学科融合已然为一项主要的趋势,其非常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小学科技教育中多学科融合激发创新意识的策略
2.1 解构科技主题,设计跨学科融合目标
在小学科技教育中,若想以多学科融合大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应该将解构科技主题,设计跨学科融合目标作为一项重要策略。在采取上述策略后,有助于了解各学科在小学科技教育中的价值及定位,提高教学开展的“有的放矢性”,能够根据科技主题,发掘关于多学科的知识技能,确保将科学学科与数学、美术等学科的目标之间相结合,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践中,可以获得多学科素养的提升,从而为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带来全面保障[2]。例如,在小学科技教育中,能够为学生解构“简易太阳能小车制作”的科技主题,在多学科融合要求下,能够制定分析太阳能转化原理的科学目标,制定测量小车尺寸,根据比例知识提高制作效果的数学目标,制定计划撰写的语文目标,在进行上述跨学科融合目标设计后,不但可以保障学生更好的掌握科技知识原理,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2.2 整合学科资源,开发融合式课程内容
在小学科技教育中应该整合学科资源,开发融合式课程内容,如此有助于串联各学科知识,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如在多学科融合中,教师可以结合科技主题,为学生整合其他学科中和该主题存在关联的一些知识要点、方法和案例,如此有助于冲破学科教材中的限制,利用丰富的形式来规划重组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多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更强的学习技能和创新能力[3]。例如,针对“校园植物调查”这一课程,可以根据科学学科资源,引导学生掌握植物分类知识要点,并采取科学方式,认真观察校园中各种植物的主要特征,可以整合数学学科资源,让学生利用计算的方式,明确各类植物的实际占据比重,能够整合语文学科知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观察结果来加以写作,在进行上述多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后,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校园植物,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2.3 创设真实情境,驱动多学科协同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中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可以燃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求知欲望,驱动他们根据多学科知识协同探究问题,在此阶段中,强调学生站在各学科立场上来分析问题,制定科学的解题方案,以此来在多学科协同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4]。例如,在小学科技教育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校园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这一真实情境,在驱动多学科协同探究时,能够根据科学学科,让他们分析水循环的主要原理及探讨雨水收集的方式,能够根据数学学科知识,让他们精准计算雨水收集量,可以引入语文学科,让学生描写出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的价值,从而不但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也利于提高他们的创新水平。
2.4 搭建实践平台,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
在小学科技教育中,若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多学科融合中还有必要搭建实践平台,促进知识迁移与应用。这里所说的实践平台,主要是指科技竞赛、以及实践项目等,需确保学生在多学科知识应用中,形成更强的知识技能水平。在该项阶段中,也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反思及优化,这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加深学生知识掌握等方面上均有着显著作用[5]。例如,能够根据“未来城市模型设计”这一主题来构建实践平台,对此,能够让学生根据科学学科知识,建构城市的生态保护体系,根据数学学科知识来计算城市建筑的比例,通过语文学科知识来编写未来城市设计报告,根据美术学科知识提高城市模型设计的美观程度。在进行上述实践后,有助于保障对多学科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效果,做到大幅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小学科技教育中,教师应该关注多学科融合的意义,通过引入数学、美术以及语文学科等来大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袁晓萍.浅析小学科技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甘肃教育研究,2024,(15):124-126.
[2]白静.信息技术支持下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4.
[3]曹凤娟.小学科技教育校本课程的建构[J].教育研究与评论,2023,(09):108-111.
[4]杨春华.小学科技教育的可行路径[J].广西教育,2023,(25):40-42.
[5]韩葵葵,林长春.小手大能量生活垃圾变资源——小学科技教育实践活动方案[J].科学咨询,2023,(14):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