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工程监理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的质量控制要点与方法

作者

李海波

身份证号码:13022619780218061X

一、引言

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预制构件、现场组装,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湿作业与能耗污染。但其施工涉及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存放、安装等多环节,任一环节问题都会影响质量。因此,强化工程监理质量控制工作意义重大。

二、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项目具有显著特点,在生产效率方面,工厂化生产预制构件,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极高。传统现浇施工需耗费大量时间与人力,而装配式建筑现场装配仅需 5 至 6 天即可完成一层楼的施工,人工投入减少幅度超 50% ,极大地缩短了工程周期,提升了建设速度。

从工程质量角度看,稳定的工厂环境为预制构件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能够实现精细化管理,尺寸误差可精准控制在毫米级。以预制墙体为例,能有效规避渗漏、裂缝等常见质量问题,室内甚至可实现无抹灰工程,在空间尺寸变形控制和部品安装标准化上展现出突出优势,保障了建筑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技术集成度上,装配式建筑注重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通过标准化设计与装配化施工构建集成技术体系,并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对项目从规划到交付的全过程进行高效管控,全面提升了管理水平与整体效益。

资源节约与环保也是其亮点,施工过程中,节水可达 60% 、节材 20% 、节能 20% ,垃圾生成量减少 80% ,脚手架与内支撑架用量降低 70% ,施工现场扬尘、废水、噪音污染大幅减少,高度契合绿色建筑发展要求,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三、工程监理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3.1 预制构件制作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3.1.1 审核施工专项方案

监理需审核塔吊安装、预制现场堆放与吊装、垂直运输、脚手架等方案,明确吊点、埋件等位置、尺寸、型号,协调相关单位深化图纸并向预制厂交底。

3.1.2 选定合格的预制加工构件厂

协助甲方筛选预制厂,审核其营业执照、许可证、生产规模、业绩、试验室等级等,确保供应商具备良好生产与质量保障能力。

3.1.3 审核构件加工厂方案

审查构件加工厂的预制构件生产加工与进度方案,方案应明确质量控制、验收措施及合格标准,且加工、供应计划要满足现场施工进度。

3.1.4 原材料质量控制

优先选用信誉好或业主指定厂家的水泥、钢材等原材料。材料进场后,工厂试验室按批次 100% 取样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监理监督搅拌系统按命令配料,控制计量偏差。

3.1.5 模具制作与管理

模具钢材要合格,有足够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组装准确、牢固、严密、不漏浆,满足构件精度。模具堆放场地要平整坚实无积水,使用前清理干净,除特定范围外均匀涂刷脱模剂。

3.1.6 面砖反打施工质量控制

面砖进厂严格验收,入模前筛选,确保尺寸误差小、无明显缺陷。入模后面砖表面平整,缝隙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密封。

3.1.7 钢筋加工与安装质量控制

钢筋进场外观验收并取样复试。钢筋骨架尺寸精确,品种、规格等符合设计与规范要求,入模后固定牢固,保证保护层厚度。

3.1.8 埋件、套筒等材料与安装质量控制埋件、套筒等材料合格,品种、规格符合设计。预埋位置准确,定位牢固。

3.1.9 门窗框安装质量控制

窗框进厂外观验收,检查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与规范,查验质保资料。安装在限位框上,采取保护措施,安装位置准确、横平竖直并严格验收。

3.1.10 预制构件混凝土浇捣质量控制

厂家自检合格报驻厂监理,监理逐件检查钢筋等,合格后浇筑。混凝土原材料及外加剂要有证并复试,配合比、坍落度符合要求,按规定制试块。振捣时避免触碰关键部位,观察模具等有无变形移位并及时纠正。蒸压养护构件严格控制各阶段时间与温度。

3.1.11 模具拆除与修补及预制构件出厂验收

构件强度超设计强度 75% (依同条件拆模试块抗压强度)方可拆模。拆模后全面验收,有缺陷制定专项方案修补。构件厂建立产品数据库与档案,跟踪记录全过程并设明显标识。加工厂制定运输方案,确保构件强度与成品保护。预制

构件装车前监理再次验收,合格签章准许出厂。

3.2 预制构件运输与存放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3.2.1 预制构件运输要求

厂家按设计吊装顺序装车,合理安排构件质量与数量,运输中采取固定、防护措施,防止碰撞、移位。

3.2.2 预制构件现场存放规定

构件进场按品种、规格、吊装顺序设堆垛,堆垛在吊装机械工作范围内。预制墙板用堆放架插放或靠放,外饰面一般不做支撑面,保护薄弱部位。预制叠合板叠放不超 6 层,预制柱、梁不超2 层,底层及层间设平整对齐支垫,地基坚实,异形构件按施工方案堆放。超规定层数需验算支垫与地基承载力。

3.3 预制构件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

3.3.1 审核施工专项方案

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与检验制度。审核其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专项方案,涵盖施工总平面图、吊装机械选型布置、安装流程、施工测量、施工方法、产品保护、安全质量技术措施等内容。

3.3.2 预制构件进场检验和验收

预制生产单位提供质量证明文件,构件有清晰标识。监理检查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核查预埋件等。现场构件逐一检查,不合格严禁使用,有缺陷制定方案经监理确认后修整。

3.3.3 预制构件吊装安装准备工作

吊装前对塔吊与施工操作人员全面安全技术交底,组织模拟操作,确保信号准确。施工前制定应急预案并交底,起重吊装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3.4 预制构件安装过程质量控制

安装顺序、连接方式及临时支撑拉结要保证结构构件有足够承载力与刚度,确保结构稳固。现场监理旁站巡视,检查施工单位吊装前准备、人员到岗、防护措施及辅助设施方案实施等情况。

四、工程监理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的质量控制方法

4.1 强化监理人员素质管理

监理单位选拔具备装配式建筑专业知识与丰富经验的人员。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相关规范、标准、工艺,提升业务水平与质量意识。鼓励参与行业交流,了解新技术与管理方法。

4.2 采用多元化监理管理方式

综合运用旁站、巡视、平行检验手段。在关键工序如预制构件制作、混凝土浇筑、构件吊装旁站,及时纠正质量问题;定期不定期巡视掌握工程全貌;对原材料、构配件平行检验,利用专业设备确保质量。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项目管理信息平台,动态监控质量。

4.3 注重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4.3.1 施工前质量控制

开工前协助建设单位组织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审核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方案,检查施工现场场地、临时设施、机械设备准备情况。

4.3.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驻场监理把控预制构件生产各环节,施工现场监理管控预制构件安装工序。出现质量问题及时下达通知单,跟踪整改情况。

4.3.3 施工后质量控制

项目竣工后,监理组织竣工验收,检查工程实体与资料。发现质量问题督促整改,整改合格后再验收,整理归档监理资料。

五、结论

装配式建筑是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方向,质量控制关乎建筑安全与性能。工程监理通过把控预制构件制作、运输存放、安装各环节要点,采用强化人员素质、多元化管理、全过程控制等方法,可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项目质量。未来,工程监理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质量控制工作,推动装配式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明辙.装配式住宅工程现场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要点[J].中国房地产业,2018(20):101.

[2]李伟.关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难点与监理对策[J].租售情报,2021(52):65-67.

[3]赵文杰.从质量控制角度浅析如何做好装配式建筑工程监理工作[J].中国房地产业,202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