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数据时代下高中教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探索

作者

王素群

江苏省东台中学 224200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浪潮汹涌澎湃下的教育领域,有着信息技术的深度渗透。作为人才培养关键阶段的高中教育,面临着创新教学管理模式的那种迫切需求。蕴含丰富信息的教务数据,通过对其的深入分析与有效应用,能为教学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助力个性化教学实施,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一、大数据时代高中教务数据概述

(一)高中教务数据的类型与来源

学生基础信息数据涵盖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基本属性,主要来源新生入学时的报名登记系统,作为构建学生个体画像的基石,通过对其家庭住址的分析可让学校合理规划校车路线以方便学生上下学,依据其联系方式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与家长及时沟通。

学业成绩数据包括各学科平时测验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来源是学校的考试系统与教师的日常成绩录入,深入剖析这些成绩数据可洞察学生在不同学科、不同学习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比如分析成绩的动态变化能发现学生成绩的波动趋势以助力教师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1]。

(二)大数据技术在高中教务中的作用

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教务数据的整合以及通过数据分析模型为教学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例如综合分析学生成绩数据、学习行为数据以及教师教学评价数据来判断当前教学模式有效性、决定是否引入新教学方法或调整课程设置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相关事宜。

借助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学生个体学习特点与需求,依据其学习进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兴趣偏好来量身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与学习资源,例如为学习困难学生推送针对性辅导资料、为学有余力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内容这般,以真正实现因材施教[2]。

二、高中教务数据分析方法与工具

(一)数据分析方法

1.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作为高中教务数据分析的基础环节,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概括及可视化呈现,为后续深入分析提供直观认知。在学生成绩分析中,计算各科成绩的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统计量意义重大,其中均值能反映班级整体成绩水平,比如高二年级某班数学平均成绩达 80 分,便可初步判断该班数学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中位数有助于了解成绩分布的中间位置,若其为 82 分,即说明一半学生成绩在 82 分及以上。众数可揭示出现频率最高的成绩以反映典型分数段,标准差用于衡量成绩的离散程度,标准差越小成绩越集中,反之则越分散。例如标准差为12 时,表明该班学生数学成绩存在一定差异。

2.相关性分析

希望探寻高中教务数据中不同变量之间关联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在实际教学中诸多因素可能存在潜在联系的情况下,可通过计算皮尔逊相关系数等方法量化研究学生课外学习时间与成绩提升关系这样的潜在联系。若相关系数为0.5 则表明二者存在中度正相关,意味着适当增加课外学习时间可能对成绩提升有积极作用但并非绝对线性关系。再如分析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的相关性,课堂表现涵盖学生发言次数、参与小组讨论积极性、注意力集中程度等方面,经相关性分析发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学生往往在考试中取得更好成绩,此情况为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供数据支持,引导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课堂参与能力以提升学习效果[3]。

(一)数据分析工具

1.Excel

高中教务人员常用的Excel作为基础数据分析工具,其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具备强大的数据录入、整理与分析功能,通过数据透视表功能可快速对大规模学生成绩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例如一键生成各班级各学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报表以方便学校对比不同班级教学效果。利用SUM(求和)、AVERAGE(求平均值)、RANK(排名)等函数功能可进行复杂的数据计算,在成绩分析中运用 RANK 函数对学生成绩排名能直观展示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其图表制作功能也十分强大,能把成绩数据转化为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多种可视化图表。

2.Python

Python 在高中教务数据分析中展现独特优势,作为专业编程语言,拥有如用于数据处理与分析且可高效读取、清洗、转换各类教务数据以实现数据格式统一与整合的 pandas 等丰富数据分析库,还有擅长数值计算为复杂数学模型运算提供支持的 numpy 库,以及用于数据可视化能绘制精美图表且比 Excel 更具定制性和灵活性的 matplotlib 和 seaborn 库。还能通过构建数据处理流程批量生成个性化成绩分析报告,极大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对于大规模、复杂教务数据的深度挖掘,其编程能力可使其执行复杂算法实现高级数据分析功能,从而为教务管理提供更精准、深入的洞察[4]。

三、大数据在高中教务管理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一)个性化教学与辅导

在一重点高中为提升数学教学效果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的个性化教学实践中,学校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收集学生日常作业、测验、课堂互动等多维度数据。经数据分析发现学生在函数、几何等不同知识板块的掌握程度差异显著,比如在函数部分约 30% 的学生对函数单调性理解存在困难,在几何图形证明上有 25% 的学生频繁出错。基于此教师利用智能教学系统针对不同学生推送学习资源,对函数薄弱的学生推送函数单调性专项讲解视频、练习题及错题分析,对几何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更多几何图形证明的思路引导与典型例题解析。经过一学期实践使得参与个性化教学的班级数学平均分提升 8 分。优秀率从 20% 提高至 30% ,充分体现大数据驱动的个性化教学对学生成绩提升的积极作用。

(二)教学质量评估与改进

基于大数据构建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一所高中全面收集教师教学过程相关数据比如课堂表现、作业批改情况、学生评价等还有学生学习成果方面数据,诸如考试成绩、学业进步幅度等。通过多元数据分析来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估。比如评估某教师教学质量时,发现其课堂活跃度高,然而学生作业在某些知识点上错误率偏高。深入分析可知,该教师讲解这些知识点时教学方法不够直观,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基于评估结果,学校给教师提供针对性培训以指导其改进教学方法。经一学年调整,该教师所教班级学生相关知识点考试正确率提高 20% ,证明大数据驱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能有效促进教学改进。

四、大数据时代高中教务数据分析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挑战

高中教务方面其数据来源广泛,涵盖学生成绩系统、考勤记录、教学评价平台等。在数据录入过程中常有诸如成绩录入错误、学生信息错填等人为失误出现导致数据准确性受损的情况,且不同系统的数据格式、编码方式不一致增加了数据整合难度进而影响数据完整性,还有部分数据像学生转班、休学等信息更新不及时未及时同步使得数据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难以有效支撑教务决策的状况。

包含学生家庭住址、健康状况、学习成绩细节等个人敏感信息的教务数据,在收集、存储、传输与分析过程中存在隐私泄露风险,网络黑客攻击、内部管理不善等情况可能导致其被非法获取与滥用。比如学生成绩数据一旦泄露,便可能对学生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侵犯学生隐私权益、引发家长与社会担忧并破坏学校声誉。

结语

大数据在高中教务管理领域探索与应用成效显著,为教学决策、个性化教学、质量评估等做出有力支撑。未来需要持续数据质量提升、安全防护强化、专业人才培养、观念转变与体制优化,深度挖掘大数据潜力,推动高中教务管理朝精准、高效、科学方向迈进以赋能学生成长与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夏辉.面向大数据人才培养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景德镇学院学报,2024,39(3):99-103.

[2]叶昱希.大数据时代高职"数据分析基础"课程的改革研究与探讨探索构架[J].今天,2022(19):0075-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