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困境及实践路径
颉婷怡 黄娅
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在“课程标准编制”板块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及个案学校教学的困境,针对这些困境,提出相应策略,旨在促进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
一、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符合当下发展需求,也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需求,表现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索综合课程的实践三个方面。
1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在“课程标准编制”板块明确 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要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各科目教师应根据本学科总课时数合理安排与规划跨学科主题教学,完善教学计划。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从注重知识的传播到注重能力的培养,从注重学法到注重学法,从分科课程到整合课程的一系列转变,都预示着教育需要变革。而跨学科主题教学因为它是多个学科参与,教学内容是有机组织的,主题是多样的,教学方式是灵活的,因为这种不确定性,才有持续探索的可能,对学生来说才有意义。所以,跨学科主题教学符合当下需求,也适应未来人才发展的需要。
2 有助核心素养的培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以“聚焦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单一学科不足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而跨学科教学能够整合至少两门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思维方式, 帮助学生在真实社会情境中积累知识与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教学能够统整不同学科的内容及学科思维,打破仅仅注重语文知识的教学课程形态,从而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思维发展,极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
3 探索综合课程的实践
新课程方案中也提示要加强学科综合,注重学科关联,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教学活动。学校应将综合各学科 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学习课程实施,探索适合本校的跨学科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跨学科教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积极探索“深度学习”“项目学习”“跨学科学习” 等课程统整模式。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整合学习并未真正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避免为了跨学科教学而“跨” 所出现的“拼盘”、课程“泛化” 等现象,在学校原有的课程基础上融合跨学科教学,合理安排课程才能够为教师减负,为学生减负。 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实现我国教育的新一轮改革。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困境
笔者通过对所在学校的调查发现,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困境有如下几个方面,对这些困境的了解,有助于为后续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提供依据。
1 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认知不足
通过访谈归纳得出大部分老师对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存在认知不足,将跨学科教学主要理解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习得,在实际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中,不免有教师将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等同,忽视了语文的跨学科性,对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仅理解为 “拼盘型” 的教学,简单认为语文跨学科是语文和其他学科的拼凑,忽视了多种学科之间整体协调性。就访谈问题 “谈谈您对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认识”B老师“我就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融合,比如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给他们布置手抄报等。”
2 语文跨学科的主题来源单一
选择、提炼并确立一个合适的主题是跨学科教学的良好开端,主题是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词语,是跨学科教学的精神内核,有了主题,跨学科教学就有了具体的情境任务,各个学科之间的连接融合要靠主题这个“桥梁”,主题在整个跨学科课程中起着统领的作用。本研究就 “您是如何确立跨学科主题的?” 对教师进行访谈,C老师“我没有为了跨学科而确定主题,一般是在一节课结束的时候突然觉得布置如手抄报的作业挺好的,就布置类似作业”。 A老师,“我的主题一般来源课文,比如这单元学习名著,我就会选择名著作为跨学科的主题来源。”
3 语文学科所跨学科选择少
跨学科教学的实施至少要联合两门学科, 学科之间恰到好处地融合至关重要。在对个案小学的教师访谈 “您关注语文学科之外的哪些学科”, 教师们比较关注美术、历史、政治这几门学科,在开展语文跨学科教学时,也比较注重整合这些学科。在访谈 “原因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时,教师回答:“因为语文和美术学科容易结合,比如你布置个手抄报就可以给他们,汇报形式也比较容易。”
但在观察实际教学中,语文学科中结合历史、地理知识时,教师只是浅显展示地点到朝代、作者生活年代环境,地理学科只粗糙点明环境、天气的特点,音乐学科也只作为背景音乐,并没有更深入地挖掘这些学科的深层价值。在内容的选材和协调上缺乏融洽性,学科之间显示“拼凑”,深层跨度较浅。
4 缺少学校顶层设计
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和实践性统一的学科, 语文学科开展跨学科的教学有天然优势。 通过对个案小学的调查, 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出现之前, 个案小学的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主要是校园艺术节、诗词朗诵会、节日手抄报。当询问是否有统一的主题活动,老师回答没有,因为每个年级和班级,进度不一样,所以学校没有整体的跨学科教学主题安排。
三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路径
针对上述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困境,我们采取如下路径,以提升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质量。
1 提高教师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认识
针对教师对自己学科之外的知识仅停留在基础认知水平, 对全学科能力的培训, 具有时代紧迫性。新课程下,对教师的跨学科能力也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学科能力,不仅是知识水平的高,也包括素养等方面的高。如朱德全提出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测评指标,包括教师跨学科教学知识、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教师跨学科教学情意。
目前针对教师跨学科能力的发展以上专家学者谈到的不论是教师个人能力,还是团队合作能力, 对这些要素的深入分析目前还比较少,在实践中也有待检验。但在实践中,不同的学段,面对的学生群体不同,教师的跨学科能力也不相同。促进跨学科能力的发展,还需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2 提升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能力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 既要求教师对于本学科知识的深入掌握与理解运用, 还需要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 思维进行学习与思考,才能够真正做到课程整合。跨学科学习的要求促使教师进行跨学科教学的理念更新,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包含五个方面:“跨学科教学认知能力、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跨学科教学实施能力、跨学科教学评价反思能力”教师可通过这些途径提升其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能力。
3 优化学校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顶层设计
跨学科主题教学教研活动对学校和教师来说都是新的挑战,教研过程中碰到的一些问题需要学校在制度层面加以保障。负责人与团队教师一同制定跨学科主题教学教研活动的基本规范。对教研活动常态化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如每周或者每月固定半天进行教研,对教师的参与感受及时跟踪和评价,以确保教研活动能持续有效地开展。其次,在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科研室等多方统筹下,形成各学科跨学科教学学习年度教研计划,制订完教研计划后,需要及时跟进计划执行情况,适时督促执行或修订相关计划。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6-17.
[3]朱德全, 彭洪莉. 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测评模型实证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3, 41 (02): 1-13.
项目信息:本文系湖北师范大学2024年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困境及突破路径 —— 以黄石市小学为例”(项目编号:2024Y04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颉婷怡1(1998 —),女,陕西宝鸡人,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研究。
黄娅2(1975 — ),女,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小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