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析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措施

作者

邓可

湖南邵阳南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省邵阳市 422000 身份证号:430503197509021516

建筑工程质量不仅关乎建筑本体的功能实现与使用寿命,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公共利益。当前,建筑市场竞争加剧,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忽视质量管理,造成质量隐患频发。传统的事后质量控制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精细化、标准化施工的质量要求。全过程质量管理理念强调从项目启动、设计、施工到竣工全过程的系统性质量控制,是提升工程质量的核心抓手。本文拟结合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探讨全过程质量管理的关键措施和实施路径,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一、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措施

1.1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制度落实

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是施工准备阶段的关键环节。强化各专业图纸联合审查,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参与,对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图纸进行交叉核对,重点排查图纸中的尺寸矛盾、构造冲突、管线碰撞等问题,确保施工图纸的准确性与完整性。通过详细的技术交底,将设计意图、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内容准确传达给施工人员,使现场作业人员深入理解施工要求,避免因误解图纸导致的施工错误。严格落实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制度,能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提高施工效率,为工程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1.2 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策划

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策划是指导工程施工的重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需综合考虑工程特点、施工条件、工期要求等因素,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资源配置和进度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目标,将整体质量目标分解到各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工序中,并制定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质量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的质量管理格局。通过细致的施工组织设计与质量策划,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

1.3 材料设备进场验收与管理

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严格把控采购与进场验收至关重要。在采购环节,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签订明确质量要求的采购合同。材料设备进场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合同约定及相关规范进行验收,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等资料,对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等进行外观检查和抽样检验。对于不合格品,坚决予以退场处理,杜绝其流入施工现场。建立材料设备进场台账,记录进场时间、数量、验收情况等信息,实现材料设备的可追溯管理。加强材料设备的存储与保管,采取防潮、防锈、防腐等措施,确保其在使用前保持良好状态。

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关键工序质量监管机制建设

关键工序质量监管是保障工程质量的核心防线,对工程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基础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工序需严格把控,通过载荷试验、触探等检测手段,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防止出现不均匀沉降;基础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浇筑速度和振捣质量,避免蜂窝、孔洞等缺陷。主体结构施工时,钢筋绑扎环节需保证钢筋规格、间距、锚固长度符合设计规范,通过抽样检查和验收确保连接牢固;模板支撑体系的搭建要进行承载力计算和稳定性验算,防止涨模、坍塌;混凝土浇筑则需关注浇筑顺序、分层厚度和养护措施,保证结构强度达标。装修阶段,墙面地面平整度直接影响观感质量和使用体验,需借助靠尺、塞尺等工具进行测量检查;门窗安装密封性关乎防水、隔音性能,通过淋水试验、气密检测等手段确保安装质量。对关键工序实施全过程旁站监督,利用影像记录、施工日志等方式留存完整过程资料,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隐患。同时,建立严格的质量验收制度,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形成环环相扣的质量管控链条,确保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2.2 施工人员培训与现场监督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工程建设的直接实施者,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是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要素。在人员培训方面,岗前培训聚焦基础技能与规范,通过理论授课、实操演示等方式,使作业人员掌握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操作要点;技能提升培训则结合工程实际需求,针对新技术、新工艺开展专项学习,如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绿色施工方法等,拓宽人员知识储备。质量意识教育贯穿培训全程,通过案例分析、质量事故警示教育等形式,强化施工人员对质量重要性的认知,树立 “质量第一” 的责任意识。现场监督管理方面,构建多层次质量监督体系,由项目部质量管理人员、施工队质检员和班组质量员组成三级监督网络,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巡查。日常巡查中,重点关注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对违规行为如随意更改配合比、不按图纸施工等及时制止并纠正;针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按照“定人、定时、定措施” 原则进行整改,严重问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通过培训与监督双管齐下,规范施工人员行为,提升整体施工质量水平,为工程建设筑牢人力保障基础。

2.3 技术交底与工艺标准执行情况检查

技术交底与工艺标准执行检查是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重要保障。技术交底工作需贯穿工程始终,在项目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施工组织设计交底,明确工程特点、施工部署和质量目标;各分项工程施工前,施工员再向作业班组进行详细的分部分项技术交底,内容涵盖施工工艺、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安全注意事项等。随着工程推进和设计变更,及时更新交底内容,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最新技术要求。工艺标准执行情况检查方面,建立常态化检查机制,质量管理人员对照施工图纸、国家规范和技术交底文件,定期对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材料使用是否符合要求、施工工艺是否规范、成品保护是否到位等。例如,在砌体工程中,检查砖的品种、强度等级,灰缝厚度和饱满度是否达标;在水电安装工程中,核查管线敷设位置、连接方式是否符合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下达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并跟踪复查直至合格。通过严格的技术交底和工艺标准检查,促使施工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有效减少质量通病,提升工程实体质量,保障工程建设目标顺利实现。

三、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全过程的综合工程。通过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各阶段落实科学、严谨的质量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工程实体质量与使用安全性。本文从全过程视角分析了当前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未来应进一步推动建筑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构建全过程质量闭环控制体系,助力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伟.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 建筑技术开发, 2022,49(6): 115-117.

[2]王晓晨. 房建施工质量管理全过程研究[J]. 建筑经济, 2021, 42(9):102-105.

[3]赵红梅. 建筑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构建[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 (12): 88-90.

邓可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湖南邵阳 出生年月日:1975.9.2 目前职称:工程师 现学历:大专 专业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