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驱动下专业群“虚实融合”教学场景创新研究
金伟成 林瑞蕊
杭州萧山技师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 311200
一、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的教育变革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教育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过去的教育模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如今,通过信息技术,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在线学习平台、虚拟课堂、智能化教育工具的出现,为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选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师也能借助技术手段进行个性化教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得教育资源的获取更加便捷,也使得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虚拟仿真技术、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等成为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推手,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创新。
(二)教育信息化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精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对于学生而言,信息化带来了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在线平台和虚拟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在更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学习方式,同时,虚拟环境下的互动式学习,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沉浸感,提升了学习动机和效果。
(三)“虚实融合”在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虚实融合”即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以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效果。在教育中,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边界。在一些学科领域,如机械、工程、电气等,虚拟技术能够让学生在没有实际操作风险的情况下,进行模拟实验或实操训练。这种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沉浸感。此外,虚拟课程和现实课堂相结合的模式,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体验。
二、专业群“虚实融合”教学场景的创新模式
(一)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教学平台构建
“虚实融合”的教学平台结合了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使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模拟操作等活动。通过这种平台,学生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进行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例如,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而医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在虚拟手术中练习技术。这些平台不仅支持在线学习,还能通过实时互动和数据反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创新教学方式与模式的探索
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和灵活性。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将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结合,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自主学习基础内容,课堂则专注于互动和讨论。这种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在课堂中增加互动和实践。此外,翻转课堂也在这一模式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在课外掌握知识,课堂时间用于深化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三)案例分析:虚实融合的具体应用(如模拟实验、在线课程、混合式学习等)
虚实融合的具体应用在多个学科中取得了成功。在医学领域,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手术模拟,提升实践技能。在工程和机械领域,虚拟实验让学生在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进行实验操作。在线课程则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此外,混合式学习结合了传统教学和线上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自主进行学习,提升了学习效率。
(四)师生互动与合作模式的转变
虚实融合的教学模式也促进了师生互动的转变。教师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实时答疑、互动和个性化辅导,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与教师和同学展开更为多样的互动。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交问题或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则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与调整。这种互动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也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三、虚实融合教学场景的实施路径与策略
(一)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设计
虚实融合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内容与形式进行创新。教师需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适合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教学活动。比如,工科和医学类课程可以设计虚拟实验和仿真操作,而文科课程可以通过虚拟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加课堂外的实践体验。这种教学内容的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技术支撑与平台建设的要求
技术平台的构建是虚实融合教学场景的基础。平台需支持多种教学方式,如视频教学、互动讨论、虚拟实验等,同时还要具备实时数据分析和反馈功能。教学平台不仅要提供稳定的教学内容发布功能,还需具备灵活的互动机制和高效的资源管理能力,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创新
虚实融合模式下,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已不适用,必须创新评价机制。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平台的学习数据进行过程性评价,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参与情况,并根据数据进行动态调整。同时,评价方式应更加多元化,既包括学生的课前学习、课堂互动情况,也包括期末评估,确保评价更加全面、个性化。
(四)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体系的构建
为了有效实施虚实融合教学模式,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熟悉线上平台的使用,能够设计符合“虚实融合”要求的教学内容。技工院校和人社部应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帮助教师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并促进教育模式的转型。
结论:
数字化转型下的“虚实融合”教学模式通过整合虚拟与现实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学的互动性与实用性,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有效的路径。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场景的创新不仅促进了个性化和自主学习,还改变了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推动了教育领域的深度转型。
参考文献:
[1]李钊,闫玲玲,曲明璐等.虚实融合创新实践教学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应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6(4):188-190.
[2]张哲睿,姜周曙,黄国辉.多维虚实融合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教学创新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4,43(5):2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