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路径研究
蔡楠 孔德斌
东营市中等专业学校 山东省东营市 257091
一、引言
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国“十四五”规划已将数字经济的发展及数字中国的建设列为战略重点,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攻方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动力。面对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模式下,数字经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升级创造了新的契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数字经济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创新活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升级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法,研究数字经济如何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状
(一)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进步,数字经济的覆盖领域持续扩大,包括电子商务、数字金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众多领域。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经济活动的效率和灵活性大幅提高,为各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例如,在零售行业,电子商务的兴起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模式,线上购物成为消费者的重要选择;在金融领域,数字金融的发展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现状
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日益加深,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升级带来了积极影响。在新能源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能源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了能源的智能化生产和分配;在新材料领域,通过数字模拟和仿真技术,可以加速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制造技术提高了装备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例如,部分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生产流程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显著提升了生产效能和产品质量;同时,数字平台也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推动了产业链的完善和发展[1]。
三、主要问题与挑战
(一)技术创新瓶颈
虽然我国在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技术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核心技术方面,如芯片、操作系统、高端传感器等关键技术仍受制于人,这限制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此外,数字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也有待提高,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创新产品,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优势。
(二)数据安全风险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但数据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如企业的生产数据、用户的个人信息等,这些数据一旦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将给企业和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数据跨境流动也带来了数据主权和安全风险,如何保障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产业协同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众多领域和环节,其发展依赖于各产业间的协同。但目前,我国在这些产业中的协同效应尚显不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不紧密,信息流通不畅,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以新能源产业为例,电池生产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之间的协同就存在明显不足,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
(四)人才短缺
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包括数字技术人才、创新人才、管理人才等。然而,目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人才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一方面,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培养机制,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四、应对策略
(一)加强数字技术创新
加大数字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加强数字前沿技术研发,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实现技术融合创新突破,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完善数据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对数据安全的监管和管理。加强数据安全技术研发,提高数据的安全防护能力,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加强数据跨境流动管理,保障国家数据主权和安全。同时,加强对企业和用户的数据安全教育,提高数据安全意识。
(三)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建立产业联盟和合作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合作发展。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联合研发和产业协同项目[2]
(四)加强人才培养
优化高校和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数字技术、创新、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加强企业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企业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培养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五、总结
数字经济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通过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和加强人才培养等应对策略,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推动数字经济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数字经济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我国应把握时机,积极促进数字经济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升级,从而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需携手共进,共同为此努力,加强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子涵.数字经济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研究,2024,(24):5-7.
[2]徐生霞,裴晶晶.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3,39(12):23-28.DOI:10.13546/j.cnki.tjyjc.2023.12.004.
课题项目:东营市2025 年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数字经济赋能东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与路径研究DYSK(2025)第10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