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国律师提供涉外法律服务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道

作者

易玉成

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跨境财富规划日益频繁,涉外法律服务需求显著增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国际化事务的程度日益加深,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适应本国法律体系,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目标国家的法律环境。中国律师在为客户提供涉外法律服务时,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国内法律知识,还需熟悉国际法与跨国法律事务的特点。然而,中国法律体系与国际法律体系的差距,仍使得中国律师在涉外法律事务中面临诸多挑战。本文通过剖析中国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探讨如何优化法律服务模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和加快科技化发展,以推动中国律师在全球法律服务市场中的地位提升。

2. 中国律师提供涉外法律服务面临的挑战

2.1 中国法律体系与国际法律体系接轨的不足

中国是适用成文法的国家,虽然中国的法律体系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完善立法,各部门法逐步向国际标准靠拢,但仍存在显著差距,尤其在一些国际商事与跨国纠纷领域。中国的法律制度更偏向于大陆法系,缺乏足够的跨法域协调机制。在处理跨境法律事务时,法律适用和管辖权选择常常成为关键问题。例如,中国的部分法律制度与国际惯例不符,条文解释的弹性较大,导致涉外案件的法律适用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此外,由于地方司法资源差异,法院在审理涉外案件时可能采取不同的裁判标准,这进一步增加了涉外法律纠纷的复杂性。因此,进一步强化中国法律体系与国际法律体系的接轨,提升司法执行力,依然是中国律师面临的首要任务[1]。

2.2 法律服务中的痛点与难点

中国律师在提供涉外法律服务时,常常需要面对多重障碍。首先,跨国法律冲突是一个核心问题。在国际贸易合同纠纷、国际投资、并购等案件中,律师需要处理不同法域的法律适用问题。例如,涉及的多个国家可能适用不同的法律体系,律师需要在复杂的法律框架下提供解决方案。其次,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也是主要的障碍之一。在与外国客户、合作伙伴沟通时,不同国家的商业习惯和法律文化可能导致误解或沟通不畅,从而影响案件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此外,随着国际化发展,许多中国律师缺乏处理国际仲裁、跨国并购等复杂案件的实战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涉外案件中往往难以提供高效且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意见。

2.3 专业人才短缺与服务能力不足

涉外法律服务对律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在外语能力、跨文化沟通和法律体系整合方面。然而,当前中国的涉外法律人才培养体系尚显不足。尽管中国的法律教育逐步完善,但针对跨法域和跨文化的综合培养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律师缺乏处理国际案件所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外语能力以及跨法域的专业素养。此外,国内法律服务市场对高端涉外法律人才的需求远超供给,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率较高。与此同时,传统的法律服务模式仍在主导行业,涉外法律事务的综合性和前瞻性不强,许多事务所缺乏足够的资源来培养专业的涉外法律人才。

3. 对策与建议

3.1 统一法院裁判标准

中国法院在处理涉外案件时,常常面临不同法院在裁判标准上的不一致,这加剧处理跨境法律纠纷的复杂性。为此,必须加强法院对涉外案件的裁判统一性。首先,最高法院可通过发布指导性案例或司法解释,统一涉外案件的法律适用和裁判标准,确保跨法域法律纠纷的裁判一致性。其次,可以在主要城市设立涉外案件专业法庭,提升法院对国际法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确保裁判的透明度和公正性。此外,建立跨国法律合作机制,与其他法域的法院建立交流平台,以加强国际司法协作[2]。

3.2 优化服务模式与培养人才

为提高涉外法律服务的水平,中国律师事务所应优化服务模式,加强跨学科、跨文化的融合。律师不仅要精通国内法,还应了解国际法、国际仲裁规则及目标国家的法律体系。事务所可以通过建立涉外法律团队,推动团队内的知识共享和跨国合作,提高团队整体处理复杂案件的能力。同时,律师应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培养国际视野,提升其应对复杂跨国事务的能力。此外,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可以通过合作办学、海外实习等形式,为律师提供更多的国际法律实践机会。

3.3 推动法律服务科技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法律服务行业迎来了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在涉外法律服务领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手段,能够提升法律服务的效率与精准度。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律师快速分析大量判例和法律条文,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法律意见。区块链技术在跨境交易和合同履行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提供安全可靠的记录和溯源机制,减少欺诈风险。事务所应加快与技术公司合作,研发针对涉外法律事务的智能工具,并推动这些技术的应用,提升涉外法律服务的整体水平[3]。

4.结论

中国律师在涉外法律服务中面临诸多挑战,如法律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滞后、跨国法律冲突、文化差异以及专业人才短缺等。尽管如此,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和国际事务增多,中国律师的国际角色愈加重要。为应对这些挑战,必须统一裁判标准、优化服务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并推动法律科技应用。未来,伴随“一带一路”等战略推进,中国律师将在全球市场中扮演更加关键的角色。为此,国家和司法机关应出台支持政策,推动中国法律体系与国际接轨,提升法律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蒋浩、张曼. 国际商事法律原则的司法接轨与实践运用——以国际司法实践的中国化为视角[J]. 至正研究, 2023-06-25.

[2]刘亚娟. 绿色建筑标准的法律构造:现实问题与完善路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11):170-178.

[3]李丹尼尔 D. 法律与人工智能:用ChatGPT 塑造法律实践的未来[J].上海交通大学社会法学研究中心, 2023-09.

姓名:易玉成 出生年月:1977 年9 月26 日 性别:女 民族:汉籍贯(具体到市):江西省宜春市 身份证号:362202197709261523 学历:硕士研究生 单位: 省市: 邮编: 研究方向(或主要从事工作):民商事争议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