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

作者

韦宇飞

陕西陕煤韩城矿业公司下峪口煤矿 陕西省韩城市 715405

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智能化技术在机电运输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煤矿运输方式面临效率低、安全风险高等问题,通过引入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运输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本研究围绕智能化技术对煤矿机电运输的影响展开分析,探讨其应用效果和发展方向。

一、智能化技术在煤矿运输中的应用现状

1.1 智能化运输系统构成

煤矿智能化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体系,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控制层和应用层构成。感知层通过部署在运输设备、巷道等关键位置的各类传感器,如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倾角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设备运行状态、运输环境、物料参数等数据。网络层利用 5G、工业以太网等通信技术,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保障信息在系统各部分之间的高效交互。控制层基于边缘计算和云计算平台,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对运输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自主决策。应用层则面向煤矿生产管理需求,提供可视化监控、运输调度优化、设备健康管理等功能模块,帮助管理人员实时掌握运输情况并进行科学决策。各层级相互协作,共同构建起一套完整、高效的智能化运输系统,为煤矿运输的智能化升级奠定基础。

1.2 关键技术应用分析

在煤矿智能化运输中,多项关键技术发挥着核心作用。无人驾驶技术是其中的重点,通过搭载自动驾驶系统的电机车、胶带运输机等设备,实现运输车辆在井下复杂环境中的自主导航、路径规划和自动避障,有效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例如,部分煤矿采用的无人驾驶电机车,能够根据预设路线和实时路况自动调整行驶速度和方向,在弯道、交叉路口等场景下也能安全运行。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运输设备的互联互通,使设备运行数据能够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便于管理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此外,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海量运输数据的挖掘,能够预测设备故障、优化运输调度方案;人工智能算法则用于图像识别、语音交互等场景,提升运输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这些关键技术的融合应用,显著提高了煤矿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1.3 实施效果评估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智能化技术在煤矿运输中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安全性方面,减少了因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概率,降低了井下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例如,某煤矿引入智能化运输系统后,运输事故率下降了 30% 以上。在效率方面,实现了运输设备的连续、高效运行,缩短了物料运输时间,提升了矿井的整体生产能力。同时,智能化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提前发现潜在故障,进行预防性维护,减少了设备停机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此外,智能化运输系统还实现了运输过程的可视化管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平台实时掌握运输动态,进行精准调度,提高了运输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程度。

二、智能化对运输效率的影响

2.1 自动化控制效能提升

智能化运输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显著提升了运输效能。传统的煤矿运输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操作不精准、响应速度慢等问题,而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运输设备的精准控制。例如,胶带运输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物料流量自动调节运行速度,在保证运输能力的同时,降低能耗。无人驾驶电机车能够按照最优路径行驶,避免了人为驾驶过程中的路线选择不合理、停车启动频繁等问题,大幅提高了运输效率。此外,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能够实现设备之间的协同作业,如在转载环节,自动控制设备的启停和物料的输送,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时间浪费,使整个运输流程更加顺畅高效。

2.2 运输流程优化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对煤矿运输流程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系统能够根据矿井的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和运输设备状态,制定最优的运输方案。例如,在运输路线规划上,系统可以综合考虑巷道长度、坡度、拥堵情况等因素,为运输车辆选择最短、最安全的行驶路径。在运输调度方面,实现了动态调度管理,根据实时运输数据调整车辆的运行计划,避免了运输设备的空驶和等待现象。同时,智能化运输系统还实现了运输信息的实时共享,各环节之间能够及时沟通协调,进一步提高了运输流程的协同性和效率,减少了因信息不畅导致的运输延误。

2.3 管理效率改进

智能化运输系统为煤矿运输管理带来了重大变革,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传统的运输管理依赖人工记录和报表,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难以进行有效的决策。而智能化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和分析运输数据,为管理人员提供了全面、准确的运输信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监控平台,实时掌握运输设备的运行状态、物料运输进度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同时,智能化系统还能够生成各类数据分析报表,为运输管理提供决策支持。例如,通过对运输成本、设备利用率等数据的分析,管理人员可以优化运输资源配置,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三、智能化运输发展趋势

3.1 技术创新方向

未来,煤矿智能化运输技术将朝着更加先进、智能的方向发展。在传感器技术方面,将研发更高精度、更适应井下恶劣环境的传感器,实现对运输设备和环境的更全面、更精准感知。例如,研发能够实时监测瓦斯浓度、粉尘含量等有害气体和物质的智能传感器,为运输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将进一步深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的应用,提高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和自适应能力。例如,通过对大量运输数据的学习,使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复杂的运输场景,做出更合理的决策。此外,区块链技术也有望在煤矿运输中得到应用,实现运输数据的安全存储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3.2 系统集成展望

智能化运输系统的集成化程度将不断提高,实现与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等其他系统的深度融合。未来,智能化运输系统将与煤矿的综合自动化系统、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等进行无缝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协同。例如,运输系统可以根据生产系统的物料需求自动调整运输计划,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可以为运输系统提供环境安全信息,保障运输过程的安全。同时,不同厂家的运输设备和系统也将实现标准化接口,便于系统的集成和升级。通过系统集成,将构建起一个更加高效、智能的煤矿生产运营体系,实现煤矿的智能化、一体化发展。

结语: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为煤矿机电运输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完善管理体系、提升系统集成水平,推动煤矿机电运输向更高水平的智能化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德明,李建华.煤矿智能化运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煤矿自动化,2023(06):123-127.

[2] 张思远,刘国强,周明亮.基于物联网的煤矿运输智能管控系统[J].煤炭科技,2023(08):78-82.

[3] 陈光辉,吴海峰.智能化技术在煤矿运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矿山安全,2024(02):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