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企业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的融合策略方案探究

作者

阚红波

沈阳富兴城市假日广场管理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是企业发展的政治保障,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是新时期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融合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基于实践探索,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融合策略方案。

一、党建与经营融合现状分析

1.1 融合现状与问题

当前,众多企业积极推进党建与经营融合,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部分企业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将经营目标与党建任务相结合,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业务发展。然而,融合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形式化现象突出,部分党组织将融合工作停留在会议传达、文件学习层面,未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经营管理流程,导致党建与业务“两张皮”。其二,目标导向不明确,缺乏对融合效果的量化评估,难以判断党建工作对经营业绩的实际贡献。其三,覆盖范围不均衡,基层一线党组织参与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例如,一些企业在项目推进中,党建工作未能有效解决施工进度、质量管控等实际问题,制约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1.2 融合障碍因素

党建与经营融合面临多重障碍因素。从思想层面看,部分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足,存在“重经营、轻党建”的错误观念,将党建视为额外负担,未能认识到党建对企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在组织层面,党组织与经营管理部门职责边界模糊,缺乏协同联动机制,导致工作衔接不畅。此外,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现有考核体系未将党建与经营融合成效纳入核心指标,无法有效激发党员干部参与融合工作的积极性。技术层面,党建工作方式较为传统,信息化手段应用不足,难以适应现代企业高效管理需求,影响融合效率与质量。这些因素相互交织,成为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瓶颈。

1.3 典型案例分析

在党建与经营融合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例。例如,某国有企业通过创建“党建 项目攻坚”模式,在重大项目建设中成立党员突击队,将党建责任区与项目责任区紧密结合,党员带头攻克技术难题,使项目工期缩短15% ,成本降低 10‰ 。另一互联网企业创新“党建 企业文化”模式,将党的先进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设立党员示范岗等活动,增强员工凝聚力与归属感,推动企业用户活跃度提升 20‰ 。这些案例表明,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能够有效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但同时也需注意,不同企业在行业特性、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需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配的融合路径,避免盲目照搬经验。

二、融合机制创新研究

2.1 组织体系创新

创新组织体系是实现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基础。企业可构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让党组织负责人进入经营决策层,经营管理人员参与党建工作,打破部门壁垒,促进党建与经营战略协同。例如,推行党委委员联系重点业务部门制度,定期调研指导,将党建工作要求融入业务规划。同时,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在项目团队、业务班组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确保党建工作覆盖经营全过程。

2.2 工作方式创新

创新工作方式是提升党建与经营融合实效的关键。一方面,推进“党建+业务”项目化运作,围绕生产经营难点设立党建项目,如“党员技术攻关项目”“党建助力客户服务提升项目”,将党建工作转化为具体业务目标。另一方面,引入新媒体技术丰富党建活动形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线上学习平台等开展党史学习、业务培训,增强党建工作吸引力。此外,借鉴企业管理工具优化党建流程,如运用PDCA 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规范党建工作,采用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明确党建与经营融合目标,提升工作系统性与执行力。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实现党建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引领”转变,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此外,在“党建 + 营销活动”方面,零售企业可组织党员成立营销先锋队,在重大促销节点如“双十一”“618”等,以“党员带头、服务群众”为宗旨,策划具有社会公益属性的营销活动。例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助农促销专场”,党员负责对接农户、选品上架、直播带货等环节,既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又为企业赢得良好口碑,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升。同时,在营销活动中融入党建元素,设置党史知识问答、红色文化展览区等,吸引消费者参与,提升活动趣味性与品牌文化内涵。

在“党建 品牌引进”领域,商业地产企业可成立由党员骨干组成的品牌引进专项小组,在筛选引进品牌时,将品牌的社会责任、文化价值观与党的政策导向相结合。比如,优先引进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员工权益保障的品牌,通过党组织牵线搭桥,促成企业与优质品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同时,组织党员与品牌方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共同探讨品牌运营、消费者服务等问题,在合作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企业优化品牌结构,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创新工作方式,实现党建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引领”转变,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

2.3 考核机制创新

科学的考核机制是保障党建与经营融合持续推进的重要手段。企业需建立“双维度”考核体系,既考核党建工作成效,又评估对经营业绩的贡献。在指标设计上,将党建工作量化为组织建设、党员作用发挥等基础指标,同时设置业务增长、成本控制等经营关联指标,明确各指标权重。例如,将党员在技术创新、客户拓展中的业绩纳入考核,突出融合导向。在考核方式上,采用360 度评价、数据对比分析等方法,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

三、融合保障体系构建

3.1 制度体系完善

完善制度体系是党建与经营融合的重要保障。企业需制定《党建与经营融合工作指引》,明确融合目标、原则、流程及各部门职责,为工作开展提供规范。建立党建与经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融合中的重大问题,促进决策协同。同时,健全党内法规执行机制,将经营管理中的合规要求纳入党组织议事规则,确保企业运营合法合规。

3.2 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企业应实施“双培养”工程,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打造既懂党建又精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开展针对性培训,设置党建理论、经营管理、数字化技术等课程,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例如,组织“党建与经营融合专题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授课,分享实践经验。建立人才交流机制,推动党建工作者与业务人员轮岗锻炼,促进知识与经验共享。

四、结语:

企业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建立健全融合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加强组织保障,可以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1]李明华,张思远.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研究[J].党建研究,2023(08):78-82.

[2]王德明,陈光辉.基层党建与企业经营融合机制探析[J].企业管理,2023(12):89-93.

[3]刘国强,吴海峰.企业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党政研究,2024(0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