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班幼儿智慧运动的有效实践策略

作者

赵凡

汉滨区江南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智慧运动就是运用智能手环+智能运动监测模块对幼儿在园运动全程进行数据监测,建立可量化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数据记录调整运动强度,通过数据分析科学进行运动评价。处于大班年龄段的幼儿运动协调性明显提高,善于模仿且身体有一定力量和耐力,若此阶段运动能力发展的不全面、不牢固,会影响进入小学阶段身体的整体素质发展。本文章主要围绕“大班幼儿智慧运动的有效实践策略”展开探索,旨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寻找到促进幼儿园大班体能活动成效的策略,从运动数据前后变化,解读幼儿运动效果的达成,做到数据与人工双向对照,更加科学的指导大班运动活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智慧运动;大班幼儿;有效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提出:“幼儿体育要以幼儿健康发展作为中心,通过开展幼儿园体能训练,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我园为安康市首批全国信息技术研究重点课题《信息技术条件下学前儿童发展数据记录、评估及应用的研究》实验园,在此背景下幼儿园前期运用智能手环+智能运动监测模块对全体幼儿进行了体育运动全程监测的初步尝试。在日常大班体能活动的实施及观察中发现:1.教师预判运动风险能力欠缺。2.教师指导策略欠缺,无法满足幼儿个体差异发展的需求。3.教师评价幼儿运动效果科学性不足。运动水平监测还缺乏科学依据,不能给予家长及时反馈幼儿体质发展情况及提出科学的运动建议。随着幼儿园智慧运动设施设备的支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大班幼儿智慧运动有效策略的运用,不仅能帮助教师结合智能软件和数据分析技术,全面了解幼儿状况,优化体能活动方案,也能提升幼儿运动质量、保障幼儿运动安全,助力幼儿体能活动有效开展。

策略一:科学分析数据,正确认识数据收集与分析在大班运动活动中的支撑作用。

以月为单位,在科学保教大数据的支撑下,将大班幼儿的智慧运动数据结果进行多方位全方面的分析,教师能及时了解班级幼儿的运动发展状况,对幼儿运动情况有了科学清晰的认识。例如:将大班一组幼儿的智慧运动数据进行索引,以月为单位进行数据记录,教师可通过查看数据、了解专家建议指导,针对幼儿在本月体育活动的情况,若运动强度过低,则反思运动活动设置、运动材料使用及调整个性化运动方案;若运动强度过高,则适当进行运动方案的调整和运动时间强度密度的减少。

策略二:调整运动活动计划,增加体育运动的科学性及目的性。

通过阶段性资料的记录,提升幼儿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及目的性。

(一)根据数据反馈,及时对运动场地进行调整。

通过数据反馈的运动强度,大班运动场地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充分利用室内外场地组织幼儿参与运动。教师可结合数据反馈调整运动场地,合理利用室内外活动场地进行运动,经过数据反馈后进行运动场地的调整,将室内外进行综合运用。例如将室内和走廊区域进行串联,将活动的场地延伸,加入室外体育运动器械,使环境得到充分的利用,幼儿参与的内容也更加趋于体能的提升,让智慧运动真正反馈与幼儿运动活动中。

(二)通过数据和人工双向对照,探索运动活动的多样玩法。

在组织指导运动活动中,针对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和实际运动水平,制定了科学的体育锻炼活动内容,既要结合数据分析,也要结合日常观察,才能更加科学的帮助幼儿体质得到增强,身体的各种运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例如:在日常游戏设计中针对运动强度低的幼儿可适当设置有难度的挑战项目,比如增加攀爬、力量耐力训练等,同时提升幼儿运动的密度。再通过目测观察、经验判断、幼儿交谈等形式,了解运动中、运动后幼儿的身体状况及情绪,调整指导策略、运动方案及游戏材料,从而提升幼儿运动质量。

(三)关注智慧运动的个体差异,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针对数据的反馈情况,先比照幼儿的身体个性化基础,做综合的分析。例如:幼儿近期身体状况不佳、病愈返园时间较短等情况,则需要调整运动强度。对于体弱幼儿不做硬性要求和数据达标的限制,而是在游戏活动设计中通过设计不同的难度,形成阶段性的运动活动计划,在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中,设置运动挑战,逐步提升智慧运动数据的标准值。

(四)运用主动性评价开展幼儿评价,让评价形式更加科学。

在推进智慧运动中,随时了解数据呈现的班级整体运动量,根据班级幼儿体育运动强度数据表,了解幼儿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及时提醒个别幼儿进行休息调整,对幼儿的评价形式从过去的依赖经验分析,逐步转向科学观察和精准的分析。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既重视幼儿运动和健康,也注重强体质育心智,将挑战与安全兼顾,大小运动兼顾,助推中高强度的达成。

策略三:发挥家园共育,助推幼儿健康发展。

大班是幼儿期身心发展迅速的年龄段,也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通过智慧运动的体质检测报告,能帮助家长清晰了解当前幼儿运动发展水平,意识到幼儿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通过科学指导建议,家长主动关注幼儿体质发展薄弱环节,配合教师鼓励幼儿参加体育运动,培养幼儿的运动习惯。例如:针对在活动中容易摔倒的幼儿,建议家长每周至少带幼儿参与体育锻炼不少于6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建议家长从爬山、室内攀岩等活动开始,锻炼幼儿的协调性;针对过胖儿童,注重饮食调配,加强运动的强度与密度,推荐有趣味性且富有挑战类的游戏,持续跟进家庭运动情况与园内智慧数据的记录,以后续的智慧运动数据为参考,不断调整个性化指导策略。

通过挖掘智慧运动数据的教育价值,赋能幼儿健康成长。不仅为老师提供了科学的观察与支持依据,也真正让教育信息化从技术驱动走向了育人为本,让运动数据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李颖 .幼体质测试数据在幼儿园体育活动设计中的应用.时代教育:2024年7月上旬刊(第13期)

[2]周品云.基于数据实证,提高运动课程的有效性[J].教育传播与技术,2020(02):53-58.

[3]彭含梅.幼儿园体能课程改进行动的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22

[4]孙博谦,全海英,张玉婷.我国幼儿体质测定的审视与革新——基于以游戏为基础的跨学科评价法的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3,42(03):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