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运动干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观察

作者

赖俊媛 李丽灵

云南省军区昆明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 云南 650000

糖尿病和高血压是老年群体的常见慢性病,二者可同时并发,相互影响,致使血管病变加速,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存在相同的发生病理生理机制,如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紊乱,从而导致患者代谢异常、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最终会加速患者大血管、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常规治疗是以药物作为主要控制,但由于单纯药物治疗无法充分改善患者的代谢异常,长期服药势必会引起不良反应、经济压力。而运动方式属于非药物干预,近年来越来越被重视。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提升胰岛素的敏感度,加速葡萄糖运输,使血压下降,改善血脂紊乱,运动治疗不良反应少。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人群来说,因年龄、原发疾病的原因,限制了运动干预方式、强度、效果等。本文将探讨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人群采取个体化运动干预对代谢指标的影响,可为其临床实践提供依据[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24 年 1 月至 2025 年 1 月在内分泌科及心血管科门诊就诊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30 例纳入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在65~78 岁;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无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具有运动禁忌症,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有恶性肿瘤病史者,患有精神障碍或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 (70.3±4.2) 岁;病程 (10.5±3.4) 年;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 (70.8±3.9) 岁;病程 (10.2±3.7) 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常规治疗予以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压药等,根据患者调整用药方案。健康教育包括疾病知识、饮食指导、调整生活方式及定期随访等,患者每周来院随访 1 次,记录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运动干预方案。内容包括:(1)有氧训练:快走或太极拳,每次30 分钟,每周3-5 次,强度控制在心率储备的40%60% ;(2)抗阻训练:使用弹力带进行上下肢练习,每组8-12 次,每周2-3 次;(3)平衡训练:单足站立等,每天15 分钟。实验组患者在医院接受指导 1 周后在家自行锻炼,每周电话随访,每 2 周集中指导 1 次。所有患者均进行8 周干预。

1.3 观察指标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代谢指标比较 σ(x±s)

干预前后检测以下指标并进行比较:(1)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2)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3)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 2(m2) ;(5)腰臀比(WHR):腰围/臀围;(6)运动能力评分:采用老年人体能状态量表(PPT)评估,满分 28 分,分数越高表示运动能力越好;(7)生活质量评分:采用 SF-36 量表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等维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代谢指标比较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干预能显著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代谢指标。实验组干预后的FPG、HbA1c、HOMA-IR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运动干预对血糖控制具有积极作用。这可能与运动增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表达,促进骨骼肌葡萄糖摄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有关[3]。

运动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作用亦有很好的效果。试验组干预后 SBP、DBP 比对照组的低,与药物治疗发挥协同作用。运动可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副交感神经的张力,促进 NO 的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外周阻力,进而起到降压作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强度不可忽视,在本研究中采用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一方面运动的效果好,同时保证安全。本研究显示,运动干预还可以有效降低TC、LDL-C水平,升高HDL-C 水平,改善血脂谱。运动通过激活脂蛋白脂酶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促进脂质代谢,增加脂肪消耗,从而改善血脂。另外,本研究显示,运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运动能力、生存质量,提高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促进内啡肽的分泌,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等,多方面提升老年患者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毛静,付守丽.认知护理干预模式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跌倒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2024,48(02):34-37.

[2]高巧霞,汤妙珍,胡贵屏.习惯养成训练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3,13(17):65-67+70.

[3]王鑫.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2 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2,10(20):116-118+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