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干预对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
李丽灵 赖俊媛
云南省军区昆明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 云南省昆明市 650032
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病程长,致残率亦高,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存在较大危害。慢性心力衰竭传统护理以控制心衰症状为主,忽略了患者心功能逐步减退与患者生活质量逐步下降相互作用的关系。近年来,多维度综合护理如包含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干预的生活方式支持被认为与老年人复杂需求更相吻合[1]。如运动康复可通过增强骨骼肌功能间接强化心脏的代偿;心理干预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减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然而,各单干预或组合使用的研究在现有文献中多有报道,系统性护理方法研究较少。
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制定老年 CHF 患者运动锻炼、营养指导、心理支持、家庭配合为基础的系统护理措施,希望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效果评价系统护理干预在老年CHF 患者方面的可行性,并观察其对心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作用,为其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年龄 ≥65 岁;纽约心功能Ⅱ\~Ⅱ级;意识清醒,签署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合并运动禁忌证。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男8 例,女7 例,平均年龄 71.2±4.5 岁;试验组男9 例,女6 例,平均年龄 70.8±5.1 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 LVEF、BNP 水平以及合并症数目比较,均无差异性(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如:记录患者血压值、心率值、水肿程度;让患者按医嘱用药,包括利尿剂、 β 受体阻滞剂等;每 2 周开展一次心力衰竭知识教育,内容涉及少盐饮食、症状表现等。护理期间12 周。
1.2.2 实验组
采用的系统性护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运动训练:参考心肺运动试验结果,制定患者个体化的运动训练方案。第1\~4 周,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3 组,每组20 次/天)和坐在椅子上的抗阻训练(选用 5~1016 的弹力带进行训练);第 5\~8 周,进行踏车运动训练(负荷:25W 起,每周递增 5% ;第 9\~12 周,间歇性有氧运动训练(快、慢走交替,目标靶心率:储备心率 60~70% )。
营养干预:营养师每周调整患者的膳食结构,限制钠摄入量为 2g/d ,蛋白质摄入量为 1.2g/kg/d ,并辅以每日 2g 的ω-3 脂肪酸补充剂。
心理疏导: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每周次30 分钟团体心理辅导,针对患者对疾病的灾难化观念进行纠正,放松技术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
家庭协作:建立家属监督机制,通过微信平台每日上传运动视频,由护士实时给予反馈;每月组织家庭会议,强化家属的照护技能。
1.3 观察指标
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6min 步行测试运动耐力;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测定生活质量,该问卷涉及躯体功能、情绪状态、社会支持 3 个条目,总分为 0~105 分,得分越少表示生活质量越高;血清 B 型脑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检测心衰严重程度。干预前、干预 12w. 、随访3 个月为数据采集时间点。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表1 心功能指标动态变化
试验组治疗后 LVEF 较治疗前提高 12.3% ,在随访过程中趋于平稳(1=6.82,P<0.001, ),BNP 下降 62.3%(1=5.94J<0.001) ,均优于对照组 (P<0.01)

3、讨论
系统性护理可通过多靶点的干预起到协同作用:运动锻炼可提升骨骼肌毛细血管的密度,降低循环血管阻力,改善心脏后负荷;营养干预可以调节体液,减轻心脏前负荷;心理支持可减轻皮质醇,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2]。本研究发现,本试验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善较既往的单纯运动干预(仅平均提高 8-10% )更高,提示综合护理有叠加效用。
生活质量的提高可能与躯体功能水平和社会参与度的双重提高相关。MLHFQ 的社会支持维度评分,在试验组中降低了9.2 分,表明家庭配合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孤立感[3]。另外,BNP 下降值与 6 分钟步行距离的相关系数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 (r = 0 . 7 3 , P<0.01 ),说明心功能的好转直接影响运动耐量。
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少且随访周期短,今后将需延长随访观察时间,调查其干预效应的持续性,同时也需统计各因素的贡献程度,作为精准护理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余爱玲.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8):3020-3022.
[2]刘婷,虞彬.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09):1611-1613.
[3]杨亮,裴雅思.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对提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30):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