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付涛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
在当前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集逻辑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不仅承担着基础知识传授的任务,更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相较于传统封闭式教学,开放性问题教学强调问题的多解性与思维的开放性,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活力。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开放性问题在促进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机制,旨在为一线教师在教学设计与实践中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一、学生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与表现
(一)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
创新思维是指个体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境时,运用独特视角和多样思路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其核心特征主要包括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和批判思维。求异思维强调在已有认知基础上产生不同于常规的想法和解法,是创新的起点;发散思维体现为思维方向的多元化,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延展问题的可能性和思路;综合思维则表现为整合多方面信息与知识资源,将不同的数学概念、方法关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批判思维则是创新过程中的“筛选器”,帮助学生对已有观点进行评判、质疑,从而优化自身思考路径。这些思维特征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重要目标。
(二)小学阶段学生创新思维的心理与认知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迅速的关键时期,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好奇心强和探索欲旺盛等特点,为创新思维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与认知基础。这个阶段的学生虽尚未完全具备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情境感知、直观想象和经验积累方面具备较强的潜能,具备发展创造力的天然优势。数学学习作为逻辑性与创造性兼具的学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问题情境和思维训练机会,还能在操作、观察、比较和归纳等过程中有效激发其思维活力。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尝试多种解法等数学实践,逐步促使其形成开放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实现对创新思维的有效激发与培养。
二、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对创新思维的促进机制
(一)提供多元思维空间,激发发散性思维
开放性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思维空间,突破了单一答案的限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探索多种可能的解决路径。这种教学方式强调“问题可以有多种解法、多种表达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其在思考过程中不仅关注结果的正确性,更注重过程的合理性与创造性。在面对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时,学生需要调动已有知识经验,尝试类比、转换、组合等思维方式,拓展认知边界,发展多角度分析与表达能力。通过不断尝试与探究,学生逐步建立起创新思维的意识与信心,学会在数学学习中积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在真实情境中实现思维的灵活迁移和应用。
(二)鼓励独立探索与多样表达,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在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探索与多样表达,是促进其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路径。教师应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尝试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决策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鼓励他们用文字、图示、模型、演示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与观点,使思维过程更加清晰、表达方式更加丰富。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还能深化对数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与判断问题的能力,还通过多样的表达形式激发其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解决问题的灵活性与多元性。同时,在表达与交流中,学生还能相互启发、修正思路,进一步提高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实现从“解题”到“思维成长”的转变。教师还应适时进行引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表达中汲取经验,培养其在面对问题时的多角度思考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数学思维水平。
(三)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提升应用与迁移能力
在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问题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与迁移能力。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任务,如购物计算、路线规划、数据统计、物品分类等,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际价值与意义。在真实情境中,学生不仅需要理解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还要综合运用观察、分析、推理等多种能力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有效促进了知识从课堂到生活的迁移。同时,真实问题通常具有不确定性和多解性,能激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鼓励他们在不断尝试中优化解决策略,增强其灵活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学生逐渐建立起“数学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意识,进而在认知层面实现从“学知识”到“用知识”的转变,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结语
开放性问题教学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多元思维空间、鼓励独立表达和构建真实问题情境,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尝试中拓展了思维视野,提升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与激发,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数学教育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与思维提升的转变,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开放性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问题及解决[J].新课程导学,2017(3):59.
[2]万智力.“问题引领”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教学通讯,2024(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