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及对关节功能和炎症的影响
赵玉林
弥勒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 云南弥勒 652300
关键字: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是骨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多由外伤所致,患者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障碍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易导致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1]。传统开放手术虽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创伤大、恢复慢,且并发症较多,不利于患者的预后。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镜技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膝关节疾病的治疗中[2]。本研究选取 2022 年 1 月至2024 年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经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4 年 1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 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组 50 例。对照组男 28 例,女 22 例;年龄 20~65 岁,平均(42.5±6.8 )岁;左侧损伤 26 例,右侧损伤 24 例。观察组男29 例,女 21 例;年龄 21~64 岁,平均( 42.3±6.6 )岁;左侧损伤 25 例,右侧损伤 25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 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于膝关节前内侧作一长约 8cm 的纵行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关节囊,显露损伤的半月板,根据损伤情况行部分切除或全切除,彻底冲洗关节腔,缝合切口,加压包扎。
观察组采用经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硬膜外麻醉,于患肢大腿上段绑扎气囊止血带,常规消毒铺巾,于膝关节前外侧作一长约 0.5cm 的切口作为进水口,于前内侧作一长约 0.8cm 的切口作为观察口,置入关节镜,生理盐水持续灌注,依次检查髌上囊、髌股关节、内外侧间室、前后交叉韧带及髁间窝,明确半月板损伤的部位、类型及程度。根据损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于关节镜监视下行半月板成形术,使用刨刀切除损伤、破碎的半月板组织,保留稳定的周边组织,修整边缘至光滑平整,彻底冲洗关节腔,检查关节腔内无游离体及活动性出血后,缝合切口,加压包扎。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及直腿抬高训练,以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2)采用 Lysholm 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3 个月、术后 6 个月关节功能恢复情况,Lysholm 评分总分 100 分,分数越高表示关节功能越好。
(3)炎症反应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 1 周采集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 5ml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 (TNF- ∝ )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 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
2.1 对比手术指标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指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
)

2.2 对比关节恢复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Ω ),见表 2。
表 2 两组患者关节恢复情况比较(
)

2.3 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术后 1 周,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表 3。
表 3 两组患者术后1 周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n,% )

3 讨论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之一,承担着支撑体重、实现灵活运动的重任。而半月板,作为膝关节内的重要结构,对于缓冲震荡、稳定关节、保护软骨具有重要作用[3]。半月板损伤不仅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严重时还可能加速关节退变,影响生活质量。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微创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在众多外科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尤其在骨科领域,经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在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方面展现重要价值,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还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4-5]。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术后 1 周,观察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提示经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加速关节功能的恢复。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关节镜手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微创性”,显著减少手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同时,关节镜手术还具备操作精细、视野清晰的特点,使得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病灶,实施精准治疗,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量,增强手术效果,加速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综上所述,经关节镜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时中洋,顾岳全,张丽各,等.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20,49(S02):306-308.
[2]郑守超,石晶,王峰,等。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及对 Lysholm 评分,关节生理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1(003):033.
[3]荆翔,郁徐.急性创伤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经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缝合术的治 疗效果比较[J].大医生,2024,9(15):139-142.
[4]甘洋.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 丛,2024,22(23):59-61.
[5]张翼,袁宇宝,罗亚玮,邓小松.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病研究电子杂志,2022(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