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公路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刘辉

甘肃恒科交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730000

摘要:公路监理作为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在保障公路工程质量、进度与投资控制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公路监理工作面临监理人员专业素质不足、监理制度与市场不规范以及监理与施工单位矛盾突出等主要问题,严重制约了监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完善监理人员培养机制、建立健全监理独立性保障体系以及推进监理信息化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公路监理;监理问题;监理人员;监理独立性;信息化监理

引言: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技术难度日益提高,对公路监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公路监理作为建设单位委托的代表,承担着监督施工单位按照合同文件实施工程的重要职责。自我国引入工程监理制度以来,监理工作在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实际工作中公路监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了监理效能的发挥,影响了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与安全。

一、公路监理的重要性

公路监理是确保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保障。监理工程师作为业主委托的第三方,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标准进行,从而有效控制工程质量风险,提升公路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公路监理是控制工程进度和投资的重要手段。监理工程师通过规范以及合同赋予的权利和职责,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严格把关工程计量和结算,防止施工单位弄虚作假、虚报冒领,最大限度地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款的合理使用,维护业主方的合法权益。公路监理也是推动公路建设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监理工程师大多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可以在工程建设中发现并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公路工程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促进行业整体技术进步。

二、公路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1、监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公路建设监理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服务工作,需要监理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目前我国公路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不高,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合格的监理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十分匮乏。部分监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公路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使用性能。

2、监理制度与市场不规范

我国目前在公路工程监理领域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缺乏对监理单位资质、人员配备、权责划分等方面的明确规定,导致监理市场鱼龙混杂、无序竞争的局面。相关信用管理体系也尚不完善,监理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难以追溯,违规违约行为缺乏有效惩戒机制。同时,一些地方为保护本地企业利益,对外来监理单位设置进入壁垒,形成了区域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的不良局面,严重阻碍了监理行业的公平竞争与健康发展。

3、监理与施工单位矛盾突出

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作为业主方的代表,负责对施工单位的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但施工单位往往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监理工程师发出的整改通知和指令持抵触态度,不愿意接受监理单位的质量和进度控制要求。同时,监理单位如果简单地将自己定位为“监督者”和“裁判员”,缺乏沟通协调意识,遇事只会简单粗暴地下达指令,而不注重与施工单位的有效沟通,双方就难以形成良好的互信与合作关系,甚至出现相互推诿、激化矛盾的对抗局面,极易引发冲突。

三、公路监理问题的应对对策

1、强化监理队伍建设

为提升公路工程监理队伍的整体专业水平,应定期组织开展监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和业务能力考核。培训内容应紧密结合公路工程建设的最新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重点加强工程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的教育培养,切实提高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要着力培养一批精通技术、管理和法律的复合型监理人才,以适应日益复杂的工程建设需求。在优化监理队伍人才结构方面,应建立与监理人员学历层次、职称水平相匹配的薪酬激励机制,以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吸引更多高学历、高职称的优秀人才加入监理行业。对于已具备注册资格的监理工程师,要通过提供长期稳定的岗位来留住人才,减少"钟点工"式的临时聘用,保证监理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

2、提高监理费用与行业地位

针对目前公路工程监理费用偏低、恶性竞争等问题,相关主管部门应参考住建部《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科学合理地制定监理收费标准,并根据工程规模、复杂程度、周期长短等因素实行差别化定价,以保证监理单位的合理利润空间和优质服务供给。对于监理招标中出现的违规压价行为,要坚决予以纠正。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监理工作中的责任追究制度,在监理合同中明确界定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应承担的连带责任。一旦因监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工程质量事故或其他严重后果,要对监理单位实施经济处罚和信用惩戒,以提升行业的履约自律意识和公信力。

3、优化沟通与协作机制

为缓解公路工程建设中监理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冲突,应建立健全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定期召开工程协调会、现场例会等形式,搭建三方沟通的常态化平台,及时就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形成一致意见。监理单位要转变“唯上、惟书”的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尊重并听取施工单位的合理化建议,在严格管控的基础上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携手攻克工程难题。业主单位也要积极发挥协调作用,支持监理单位依法开展工作,同时督促施工单位积极配合监理,共同营造“齐抓共管、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监理单位还应与业主、施工单位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通过联合检查、跟踪审核等方式,实现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动态监管,消除信息壁垒,提高监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结束语

总之,公路监理作为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安全。面对当前公路监理工作中存在的人员素质不足、权责不明、技术手段落后等问题,必须采取系统性措施予以解决。通过构建多层次监理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监理独立性保障机制和推进监理信息化建设,将有效提升监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未来的公路监理将朝着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真正发挥第三方监督作用,为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公路工程提供有力保障,促进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冰. 公路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四川建材, 2024, 50 (06): 198-200.

[2]邓丽. 浅谈公路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四川水泥, 2018, (06): 17.

[3]陈丹丹. 公路工程施工监理中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 [J]. 中国设备工程, 2018, (01): 173-174.

[4]王秋艺. 分析公路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 低碳世界, 2017, (34): 27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