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创新

作者

麻丽萍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伊克昭中学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其在学生参与度、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局限性。互动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日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成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通过师生、学生间的多样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激发与提升。本文旨在研究并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创新应用,旨在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与实践经验,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变革。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发展

(一)互动式教学的概念与特点

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其核心特点是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感,通过多种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接收者,还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主导者,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索式学习,深入理解知识的内涵,提升实际应用能力。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帮助学生在互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互动论和多元智能理论。根据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知识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逐步建构的,这种互动有助于学生共同探索并理解知识的深层意义。互动论则强调,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是实现有效学习和教育效果的核心。通过互动,学生能够在不同的视角和思维碰撞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智能领域和兴趣,互动式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中获得最大的发展。

二、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策略与实践

(一)优化课堂结构与互动形式

优化课堂结构与互动形式是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中的关键策略之一,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选择和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互动形式。这些形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交流,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理解,这种集体智慧的碰撞能够有效促进思维的拓展;角色扮演则让学生通过模拟不同的角色和情境,深入体验与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实践性与深度;情境模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了学习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白板、教学平台和线上互动工具等,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这些现代化工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多元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种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教学策略,教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培养思维能力是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策略之一。教师通过问题导向、情境引导等方式,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并在互动中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观点的能力。例如,通过设立开放性问题,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此外,情境引导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应用。

通过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如阅读分享、观点辩论、情境模拟等,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拓展机会。阅读分享活动不仅鼓励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还能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观点辩论则让学生在辩论中不断推敲自己的观点,并在与他人交流中提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这种互动,学生不仅能够锻炼他们的逻辑推理和表达能力,还能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激发创新性思维,从而形成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方式。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与课堂引导

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教师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观察学生的反馈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设计具有互动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指导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合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与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与互动性。通过这种转变,教师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三、结语

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不仅为初中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优化课堂结构、设计多样化的互动形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能够在更高层次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而教师角色的转变,更加注重引导与促进,提升了课堂的互动性和教学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实施路径,并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创新元素,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思维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肖志忠.初中语文课的互动教学模式创设分析[J].新课程,2020(37):14

3.

[2]秦艳.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创新的途径探究[J].新校园(中旬刊),2017(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