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

作者

董佳佳

身份证号码:130185199306140049

一、引言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市政给排水工程规模与数量持续攀升。优质的给排水系统,是城市水资源合理调配、污水雨水高效处理的关键支撑,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实际施工受多重因素干扰,质量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强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迫在眉睫。

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2.1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2.1.1 图纸审核与技术交底

施工单位拿到图纸后,需迅速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开展细致审核。审核重点聚焦图纸完整性、准确性,核对给排水管道走向、坡度、管径是否契合设计标准,排查与其他市政设施交叉冲突之处。通过严谨图纸审核,提前揪出问题并妥善解决,杜绝施工中途变更、返工。与此同时,设计单位要向施工方详尽交底,阐明设计意图、施工技术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助力施工人员精准把握工程要点。

2.1.2 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把控

施工材料与设备质量,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基石。采购环节,优先挑选信誉佳、质量优的供应商,严格按设计及相关标准采购管材、管件、阀门、水泵等。材料进场,全面检验验收,查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报告,核对外观、规格、型号,依规抽样送检,确保材料质量过硬。设备则要调试、试运行,检验性能是否达标。

2.2 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

2.2.1 沟槽开挖与支护质量控制

沟槽开挖是施工关键一环。开挖前,依据地质条件、地下水位、管道埋深拟定科学方案。机械开挖时,严控深度,防止超挖扰动基底原状土,槽底预留 200-300mm 土层由人工挖至设计标高并整平。沟槽支护依土质选定方式,如钢板桩、混凝土灌注桩支护等,确保支护结构稳固,维持沟槽边坡稳定,严防坍塌。施工中加强监测,一旦发现边坡位移、沉降异常,即刻采取应对举措。

2.2.2 管道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管道基础关乎管道运行稳定。依管材、地质选定基础形式,如混凝土、砂基础等。施工时,精准控制基础高程、平整度、厚度,确保符合设计。混凝土基础严控配合比、浇筑质量、振捣密实度,保障基础强度、稳定性。基础完工后做好养护,达一定强度方可安装管道。

2.2.3 管道安装质量控制

基础验收合格后开展管道安装。安装前二次检查管材,杜绝裂缝、孔洞缺陷。铺设中,严管管道中心线与高程,保障顺直度、坡度合规。承插式连接管道,做好接口密封,清理干净、涂抹密封材料,保证插入深度。焊接连接管道,要求焊工持证上岗,焊接工艺契合标准,焊后进行外观与无损探伤检测。

2.2.4 检查井施工质量控制

检查井是给排水系统重要节点,其质量影响系统运行。检查井位置务必精准,井身垂直,砌筑材料、质量符合设计,保证灰缝饱满、平整。井盖与井座配套,安装牢固,井盖高程与路面平齐,避免凸起、凹陷,做好与管道连接处理,防止漏水。

2.2.5 管道功能性试验质量控制

管道安装完毕,开展功能性试验,包括闭水、闭气试验,检验密封性与承压能力。闭水试验先注满水浸泡,检查管道及接口有无渗漏,测定渗水量是否达标。闭气试验向管道充气,检测气密性。试验严格遵循规范标准,确保结果准确可靠。

2.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完成后,要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成立验收小组,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应按照设计文件、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工程质量、竣工资料等。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施工单位应进行整改,整改完成后再次进行验收,直至工程质量符合要求。只有通过竣工验收的工程,才能正式交付使用。

三、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1 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 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不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现象,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3.1.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一些施工单位虽然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存在有章不循的情况,对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缺乏有效的措施。

3.1.3 安全培训不到位

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安全培训,对安全操作规程不熟悉,安全技能不足,无法应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3.1.4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施工现场存在安全管理混乱的问题,如施工区域划分不明确,材料堆放杂乱,安全警示标志设置不齐全或不醒目等。同时,在沟槽开挖、高处作业等危险作业环节,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安全管理对策

3.2.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涵盖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借助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多元培训方式,提升培训实效,促使人员掌握安全知识技能,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3.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人员安全职责,让安全管理有章可循。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排查施工现场隐患。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明晰事故应急处理流程与责任分工,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制度执行监督,确保制度落地。

3.2.3 加大安全投入

施工单位应加大安全设施设备投入,为施工人员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等防护用品。在施工现场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隔离防护危险区域。配备气体检测仪、漏电保护器等先进检测设备,及时排查隐患,合理使用安全资金,提升现场安全保障水平。

3.2.4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规范施工现场管理,清晰划分施工区域,有序堆放材料,保持现场整洁。针对沟槽开挖、高处作业、电气作业等危险环节,制定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并严格执行。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严格管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严守用电安全规范,防范触电事故。

四、结论

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是复杂系统工程,贯穿施工全程。强化施工准备、过程、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控制,能显著提升工程质量,保障给排水系统正常运转。针对安全管理问题,采取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强化现场管理等举措,可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减少安全事故。只有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紧密融合,才能确保市政给排水工程顺利施工,为城市发展、居民生活筑牢根基。未来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应持续总结经验,优化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建军. 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227-227.

[2] 胡世峰.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解析[J]. 建材与装饰,2015(25):165-165.

[3] 刘剑锋. 市政工程中给排水施工安全管理及分析[J]. 装饰装修天地,2022(7):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