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作者

郭晓芬

阿克苏市绿苑幼儿园,新疆阿克苏 843000

幼儿时期是语言学习与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幼儿阶段的语言学习、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可以促进幼儿更好交流沟通,为幼儿融入集体生活与学习过程打下重要基础。

1、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应用价值

1.1、有利于激发幼儿语言表达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融入,打破了传统幼儿教学内容、形式等的限制,让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充满趣味。其一,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学内容,相较于传统的幼儿老师口授,信息技术则可以通过多媒体课堂展示图片、视频等,可以展示不同教学案例,让语言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直观、有趣,从而吸引幼儿们注意力与学习兴趣。

1.2、有利于提升语言活动效果

由于幼儿学习能力、学习经历以及语言环境不同,语言学习过程也存在客观差异。如有的学生对于语言的认知较晚、语言理解能力不足、语言学习与应用慢等问题,信息技术的融入,则能够将语言与图片结合起来,帮助幼儿直观学习与理解,降低学习难度。且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通过智能教学对话了解幼儿们个体差异,从而制定出符合幼儿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案,实现个性化教学,最终稳步提升整体语言教学效果。

1.3、有利于提升幼儿参与度

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课堂形式与环境限制,让幼儿成为课堂小主人,积极参与其中,且丰富多元的环境、氛围创设,让幼儿们积极主动表达、与同伴及老师沟通。信息技术的融入打破了单一化、枯燥化的语言教学模式,提升了幼儿学习兴趣与活动参与度,相较于传统教学活动中,幼儿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信息技术课堂可以提升幼儿参与度,锻炼幼儿自主交流沟通、自主阅读学习等能力,进而对整体教学效果提升有着积极作用[1]。

2、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育的融合日益成熟,但在实际语言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不足:

2.1、信息技术硬件、软件配套落后

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在幼儿园普及应用,但依旧存在部分幼儿园信息技术相关硬件设备、设施不齐全,应用状态不佳,缺乏系统性维护保养,导致使用时存在故障;另一方面,幼儿语言教学相关软件开发少、应用落后,还存在软件与硬件设施无法配套使用,语言教学活动的信息技术应用得不到落实。

2.2、幼儿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幼儿老师作为语言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在实际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时,存在几点不足:其一,缺乏信息技术应用意识,大部分幼儿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手段,信息技术课堂流于形式;其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老师制作的活动课件无法吸引幼儿,课件内容少且无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不利于幼儿理解语言内容等;其三,过度关注信息技术应用,忽视了幼儿主导地位以及幼儿语言能力培养,导致教学活动不符合幼儿学习需求。由于幼儿老师信息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导致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效果未出现明显提升[2]。

3、如何提升信息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应用效果

3.1、遵循幼儿语言教学原则,合理应用信息技术

幼儿老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需要遵循幼儿语言教学原则,结合语言教学目标、幼儿学习需求、幼儿学习特点等,有效开展融合教学,不可本末倒置,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首先,幼儿老师应该明确以幼为本的教学原则,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时,需要考虑幼儿的阶段性学习目标、兴趣爱好、语言基础等,准备语言故事、创设语言情境等;其次,遵循趣味化原则,幼儿正处于好奇、爱玩的年龄阶段,趣味化学习内容、活动形式等都会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因此,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趣味化语言课堂;最后,注重幼儿体验与实践,信息技术在语言课堂的应用,引导幼儿们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去学习知识,提升语言认知与理解能力,积极去应用并主动与同伴交流,让幼儿学以致用,从而循序渐进提升幼儿语言学习与应用能力。

3.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幼儿语言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幼儿语言教学内容,一方面,老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幼儿语言教学素材、教学资源,相较于传统的教案等,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教学资源不平衡;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教学资源,信息技术的融合可以通过图片、音视频等方式来展示语言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且符合幼儿学习认知规律,直观化的语言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幼儿降低理解难度,提升学习兴趣;不仅如此,AI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个性化教学内容生成,软件可以结合幼儿语言表达、互动情况,自动生成符合幼儿学习需求的资源。

3.3、创设良好语言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欲望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良好的语言情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语言故事内容,可以促进幼儿打开心扉产生情感共鸣,能够激发幼儿交流沟通欲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幼儿语言学习能力与表达能力[3]。比如说,在教学《猜猜我有多爱你》时,该绘本是一本充满爱和幸福的故事,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认识小兔子和兔妈妈之间的爱,理解父母的爱;(2)培养幼儿爱人的能力与表达爱的能力;(3)鼓励幼儿表达对身边人的爱。老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打造森林情境,播放与故事情节变化相宜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在情境体验中感知情感,引导幼儿扮演故事角色,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表达与沟通。相较于传统教学手段,良好的情境可以打开幼儿心扉,让幼儿自主、大胆交流沟通。

3.4、强化幼儿老师团队培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幼儿老师作为语言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其信息技术能力决定了语言教学活动质量。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幼儿园领导层应该强化幼儿老师团队建设,一方面,学校需要配备信息技术工程师,负责日常信息技术设施设备、软件等维护与升级,确保幼儿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可以落实到位;另一方面,强化幼儿老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定期安排信息技术语言教学备课讨论会,大家商定如何开展语言教学活动,不断优化语言教学活动案例[4]。不仅如此,还需要做好幼儿老师校外培训工作,定期参与信息技术学习与考核,参与校外交流沟通,学习优秀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等。从而强化幼儿园语言教学综合水平,鼓励幼儿老师们为本校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出谋划策。

4、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各个行业发展迎来了全新机遇。对于幼儿教育而言,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学活动更加高效,让幼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活动氛围与情境更加多元化,让幼儿在丰富、有趣、多元的环境中,逐步形成语言学习兴趣,潜移默化中提升语言学习与应用能力,让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殷泽慧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策略[J]. 成才,2025 (01):96-97.

[2]马朝栋.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22(14):151.

[3]刘海燕.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文库,2023,39(14):173-176.

[4]韩燕.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教育(幼教),2023(0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