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

作者

向麓童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儿童保健工作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传统儿童保健服务在管理效率、服务覆盖和信息传递等方面存在局限,难以满足当代家庭对高质量、多元化健康服务的需求。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互联网 +′′ ”的普及与发展,为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和现实路径。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充分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拓展了服务渠道,提升了服务效率,有效弥补了传统服务的短板。本文围绕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成效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分析,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儿童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一、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内涵与优势

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模式是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将儿童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成长监测、家长教育等功能进行整合,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资源共享和流程优化。与传统模式相比,互联网 + 服务具有信息传递及时、服务内容丰富、地域限制小、个性化水平高、互动性强等显著优势。首先,通过线上预约、咨询、远程随访等功能,家长可以更便捷地获取儿童健康信息,减少就诊等待和不必要的线下奔波。其次,依托健康档案管理和数据分析,实现儿童生长发育、免疫接种、慢病管理等动态跟踪,便于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和干预异常问题。第三,互联网 + 平台能够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通过远程会诊、专家讲座、在线答疑等方式,提升基层保健服务能力,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健康服务差距。

二、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的主要应用路径

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已在多个环节得到实际应用。第一,健康信息管理与随访。通过线上建立健康档案,家长和医护人员可随时查询儿童体检、疫苗接种、疾病史、营养状况等数据,实现信息共享与动态管理。第二,健康咨询与远程医疗。家长可通过网络平台向专业医生咨询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缓解医疗资源紧张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疑难问题和慢病管理方面,互联网平台还支持远程会诊,提高诊治水平。第三,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借助智能硬件和 APP,家长可实时记录儿童身高、体重、视力、心理行为等多维指标,平台自动分析数据并生成成长曲线,早期发现发育偏离或健康风险,及时进行干预。第四,家长健康教育。互联网平台通过推送科普文章、健康讲座、线上互动问答等形式,增强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家庭健康管理能力。第五,疾病预警与应急响应。利用大数据分析,平台可对传染病、流感等高发疾病进行预警,及时向家长和社区推送防控建议,提升公共卫生应对能力。

三、互联网 + 服务对传统儿童保健模式的创新与突破

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模式对传统服务体系形成了有效补充与创新。首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服务可及性。传统儿童保健多以定点体检和线下咨询为主,服务时间和覆盖面有限,而互联网 + 实现了 24 小时服务与跨地域覆盖,让更多儿童受益。其次,提升了健康管理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系统可对儿童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支持个性化干预决策。第三,增强了服务的互动性和主动性。互联网平台通过定期提醒、信息推送、互动答疑等手段,增强家长参与感,提高服务黏性,促进医患沟通。第四,推动了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多元化发展。

四、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应用中的问题与挑战

虽然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取得积极成效,但在实际推进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第一,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压力加大。儿童健康信息的高度敏感性要求平台和机构必须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防止信息泄露与滥用。第二,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水平不足,限制了互联网 + 服务的推广与普及。第三,家长数字素养和医护人员信息化能力参差不齐,影响了服务效果和体验。第四,平台间信息孤岛现象普遍,不同系统之间缺乏互联互通,导致数据不能充分共享和利用。第五,相关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尚不健全,服务流程、评价标准、责任界定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优化“ 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 模式的策略建议

为推动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的可持续发展,需从以下方面持续优化。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和标准体系,明确数据管理、安全保护、服务流程等要求,促进多方协同与资源整合。其次,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推动城乡和区域之间数字鸿沟的弥合,提升基层和边远地区互联网服务能力。第三,强化医护人员和家长的信息素养培训,提高用户对数字健康服务的接受度和应用能力。第四,推进平台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构建区域性、全国性儿童健康信息平台,提升数据利用效率,助力精准健康管理。

结论

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模式为儿童健康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实践路径。该模式突破了传统保健服务的时间、空间和资源限制,显著提升了服务的科学性、便利性和覆盖面。通过信息技术赋能,儿童保健服务实现了智能化、个性化和精准化转型,推动了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化和公共健康管理现代化。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数字服务能力,加强数据安全防护,创新服务内容与协同机制,持续推进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高质量发展,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参考文献

[1] 刘莹 . “互联网 + ”背景下儿童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 2022, 30(6): 601-604.

[2] 王蕾 , 赵宁 . “互联网 + 儿童保健”服务模式的应用现状与对策探讨 [J]. 中国全科医学 , 2023, 26(9): 1109-1112.

[3] 陈璐 . “互联网 + ”在儿童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及发展建议[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 2023, 20(3): 27-31.

作者简介

向麓童,女,四川金堂人,邮编610400

单位:

职称:副主任护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儿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