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
陈燕芬
厦门市湖里区高殿中心小学 361006
低段是汉字学习的关键期,部编版教材通过“字理识字”“看图识字”“儿歌识字”等编排方式,强调汉字文化传承与语境应用能力培养。然而,传统教学依赖静态板书与卡片,难以直观呈现汉字结构演变,语境创设也受限于课堂场景。数字技术通过动画演示、虚拟场景、互动游戏等形式,为识字教学注入动态化、立体化元素,使字形、字义、语境的关联更直观,符合低段学生“具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
一、动态化字形呈现,突破结构记忆难点
汉字结构复杂,低段学生常因空间感知能力弱而混淆形近字。数字技术可通过动态演示汉字演变过程,将笔画顺序、结构比例、形近部件等抽象信息转化为可视化、可交互的动态画面。例如,利用动画拆分“森”字的三部分“木”,展示其从“独木”到“林”再到“森”的叠加过程;或通过对比“日”与“目”的笔画长短,用颜色标注差异部件,帮助学生建立结构记忆锚点。动态化呈现不仅能降低记忆难度,还能渗透汉字文化,如通过甲骨文动画展示“月”字的象形起源,增强学习兴趣。
例如,在《日月水火》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汉字演变”动画工具(如“汉字王国”APP),将“日、月、水、火”四个字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形态以动态形式串联展示。教师先播放“日”字从甲骨文(圆形中加一横)到楷书(方框内加一横)的演变动画,同步标注笔画顺序,学生跟随动画在空中比划书写;接着将“日”与“目”并排展示,用红色高亮“目”比“日”多的一横,并配以口诀“日是一横太阳照,目多一横看东西”。在某小学一(2)班的应用中,教师发现学生通过动画记忆后,书写“日”与“目”的错误率大大降低。学生小宇在课后日记中写道:“原来‘日’字像太阳,里面的横是太阳光,我以后再也不会写错了。”动态化呈现使抽象字形具象化,有效解决了形近字混淆问题。
二、情境化语境构建,强化字义理解深度
语境是理解字义的关键,但传统课堂受限于时空,难以创设丰富语境。数字技术可通过虚拟场景、多媒体资源构建生活化、故事化语境,将汉字置于具体场景中理解。例如,学习“打、拍、踢”等动作类汉字时,可播放运动场景视频,让学生观察动作并匹配汉字;学习“春、夏、秋、冬”时,可制作四季变换的动态海报,配以相应汉字与诗句,帮助学生在视觉联想中理解字义。情境化语境能将孤立汉字转化为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提升应用能力。
例如,在《对韵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希沃白板”的“蒙层”与“克隆”功能,设计“四季对韵”互动场景:将“云对雨,雪对风”两句拆分为单个汉字卡片,隐藏在四季背景图中(如春天背景藏“云、雨”,冬天背景藏“雪、风”),学生点击背景图,汉字逐个浮现并配以对应自然现象的动画(如点击“雨”字,屏幕上出现下雨动画,同时播放雨声);随后开展语境匹配游戏,学生拖动汉字卡片到对应季节背景中,系统自动判断正误并播放鼓励音效(如匹配正确时出现小鸟鸣叫,错误时出现“叮”的提示音)。在某小学一(3)班的实践中,教师发现学生通过动态语境匹配后,对“云、雨、雪、风”等字的理解准确率从 65% 提升至 91% 。学生小涵在课堂总结时说:“我看到‘雪’字就想到冬天打雪仗,一下子就记住了它的意思。”情境化语境使字义学习从抽象定义转向具象体验,增强了记忆的持久性。
三、游戏化互动设计,激发主动学习动力
低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传统重复抄写易产生倦怠。数字技术可通过游戏化设计将识字任务转化为趣味挑战,如设计“汉字消消乐”“拼音拼图”“字义猜谜”等互动游戏,利用积分、勋章、排行榜等激励机制,让学生在“玩中学”。游戏化设计不仅能提升参与度,还能通过即时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例如系统在错误时提示“再试一次”,正确时播放庆祝动画,增强学习成就感。
例如,在《语文园地一》的“识字加油站”板块中,教师可利用“班级优化大师”APP 设计“汉字拼图大挑战”游戏:将“口、耳、目、手、足”等汉字拆分为偏旁与部件,学生需在 30 秒内拖动部件拼成完整汉字,每拼对一个获得10 分,拼错不扣分但会显示正确字形;游戏结束后,系统根据得分颁发“识字小达人”“速度之星”等电子勋章,并在班级排行榜中展示前 10 名。在某小学一(1)班的应用中,教师发现原本对识字兴趣不高的学生小杰,在游戏中主动要求“再玩一次”,并在课后向同学分享“‘目’字是‘框框里加一横’”的记忆口诀。游戏化设计使识字从被动任务变为主动探索,显著提升了学习动力。
结语:综上所述,数字技术为低段识字教学提供了动态化、情境化、游戏化的支持,通过字形演变动画降低记忆难度,通过虚拟语境强化字义理解,通过互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结合部编版教材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字赋能不仅能提升识字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感知力。未来,教师需进一步探索数字工具与教学目标的深度融合,避免技术滥用,让数字真正成为识字教学的“助力器”而非“干扰源”。
参考文献
[1] 苏博 .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拓宽识字途径 [J].2024(12):85- 87.
[2] 刘蕙安 . 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有效策略 [J].2024(7):68-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