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业素养教育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中的融入探究

作者

冉崇静

重庆市育才职业教育中心

旅游业发生深刻变革,消费需求不断提升,这两方面共同作用,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正遭遇范式转换难题。文章依据行业发展走向和教育实际困难,全面探索职业素养教育和项目化教学深度结合的方法,重新打造教学观念,改良课程设置,创造新的实践形式等手段,旨在建立“技能训练 - 素养熏陶 - 职业发展”三者合一的育人体系,向旅游行业提供既有专业本领又有职业操守的综合性人才,推动产业高水平进步。

一、中职旅游专业职业素养教育现存问题剖析

(一)教育理念:重技能轻素养的认知偏差

部分院校依旧坚持“技能本位”的培养理念,把职业素养教育简单化为思政课和德育活动 [1]。某省中职教育质量检测的数据表明,百分之六十三的旅游专业课程没有设定明确的职业素养培养目的,教学资源分配偏向技能实训,造成职业精神,服务意识这些核心素养的培育被边缘化。

(二)课程体系:与行业发展的动态适配不足

教学内容落后于行业变革,智慧旅游管理,文旅 IP 运营等新兴领域的职业素养要求还没有被纳入到课程里面[2]。拿导游服务课程来说,只有百分之二十八的院校把数字营销能力,跨文化沟通等新业态需求放进了教学标准里,使得毕业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不强。

(三)教学模式:实践场景与素养培育的割裂

传统讲授式教学不易培育学生的职业行为准则,虚拟仿真之类的新教学手段用得不多 [3]。某个中职院校做过调研,百分之七十二的学生表示课堂事例和实际工作环境脱钩,造成职业道德认识和实践转换出现显著断档。

二、职业素养教育在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化教学中的融入策

( 一) 构建 " 三维联动" 育人理念体系

建立学校、企业同行业协会一道建立起育人机制,把职业素养的培育融入到项目设计,实施,评价的全流程之中。就拿“旅游节庆策划”这个项目来说,引进企业实际的项目需求,要求学生在制定方案的时候展现出文化传承的意识,应急处理的能力等职业素养方面的因素,从而构成“在学习过程中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领悟”的培养形式。

例如,中职校旅游服务与经营专业在做“旅游产品营销策划”项目时,教师先重视团队合作的意义,指引学生做到合理的团队分工,以此塑造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责任感。在项目执行期间,教师关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改进思维,当学生向客户讲解营销方案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客户需求,以合适的话语阐述自身观点,从而优化表达效果,教师还促使学生超越常规思维,拿出新奇的营销策略,到了项目评价阶段,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予以公开表彰和奖励,而对于有所不足的学生,则展开单独指导,助力其作出改善。

(二)开发动态化课程内容矩阵

依据职业能力标准,打造“基础素养加专业素养再加行业前沿”的课程模块。在研学旅行课程之中,加入项目管理,教育心理学这些跨学科的内容,再设置乡村振兴,非遗保护之类的行业热点专题,让教学内容和文旅产业发展同步前行。

例如,山区中职学校开设有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该专业以前的教学内容偏重传统山水景区讲解和基础服务技能,很少包含当地新开发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等特色项目而且,旅游行业新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要求等新规范未能充分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为扭转这种情况,学校携手当地旅游局以及一些有名气的旅游企业一起展开行业需求调研,遵照调研所得结果,学校大力改革了教学内容,在课程里增添了生态旅游知识板块,关乎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生态旅游景区运作之类的内容,从而让学生知晓旅游行为给环境造成的影响,懂得怎样在服务过程中落实环保理念。

(三)创新" 情境- 任务- 评价" 教学模式

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重现景区突发情况应对,高端顾客服务等实际情景,采用角色扮演,小组竞争等形式加强职业行为准则。在“酒店服务”项目里,设定“VIP 顾客招待”任务,从外貌仪态,交流技能,难题处理等方面展开多方评定,推动职业素质的吸收与转换。

例如,在“旅游线路策划”课上,教师把学生分成各个小组,让这些小组模拟旅游公司的项目团队,去承接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策划任务,比如“老年康养旅游线路”“亲子研学旅游线路”之类的,每个小组都要做市场调研,分析目标客户群的需求,挑选旅游景点,规划行程,核算成本等等。教师也要推动学生分别去扮演游客,导游,酒店工作人员等不同角色,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从而能更好地认识旅游服务中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四)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校中有企业,企业中有学校”的实训基地。以 OTA 平台为例,合作实施“线上旅游产品运营”项目,学生在实际业务环境下提高数字营销能力,并增强客户服务意识,企业导师同步给予职业规范方面的引导,达成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整合。

企业导师常常到学校工作室开讲座,讲座内容很多样化,而且紧跟行业最前沿,讲线上旅游产品运营策略时,导师会拿实际案例做入口。拿某个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旺季来说,讲讲怎样靠精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别化产品策略吸引游客,他们会细致讲讲怎样按照不同顾客群的需求,年轻背包客想要性价比和个性体验,家庭游客看重舒服度和亲子设施之类的,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自由行套餐和特色主题旅游路线。

结语

展望未来,职业素养教育要融入项目化教学仍然任务艰巨,人们必要一直去探寻并改良融入的途径,按照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学生的特性作出灵活调整。要积极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创建更多的操作平台,也要努力完善评价体系,用科学的标准来评判融入的成果,这样才可以让职业素养教育在项目化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持续不断地向旅游行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文娟 , 赵鑫 . 中职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项目化课程改革路径探索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21):95-98.

[2] 张雯 . 中等职业教育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J]. 职业 ,2019(7):86-87.

[3] 肖依晨 , 李德方 . 数字化时代的职业教育项目教学观 [J]. 职教论坛 ,2024(3):2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