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与历史跨学科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杨润华

重庆市兼善中学 400715

初中阶段是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和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和历史作为两门重要的人文社科类学科,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开展语文与历史跨学科教学,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人文素养,实现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一、初中语文与历史学科的内在联系

(一)内容上的交叉融合

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与历史相关的内容,从古代诗词、文言文到近现代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例如,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石壕吏》生动描绘了安史之乱时期百姓的悲惨遭遇,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不仅能感受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还能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历史教材中,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描述也离不开文字的表达,许多历史文献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史记》,兼具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其人物传记的描写手法对语文写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能力培养的共同目标

语文和历史学科都注重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并能够用准确、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达;在历史学习中,学生要阅读历史文献、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脉络,并用清晰的语言阐述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观点。此外,两门学科都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历史责任感,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

二、初中语文与历史跨学科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不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语文与历史跨学科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情境和素材,让学生在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构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水浒传》相关内容时,学生可以结合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的历史背景,深入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建构对文学作品的认知。

(二)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具有多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智能、空间智能等。跨学科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智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与历史跨学科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写作(语言智能),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逻辑智能),想象历史场景(空间智能)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发挥自身的优势智能,提升综合能力。

三、初中语文与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

(一)挖掘教材资源,整合教学内容

教师要深入研究语文和历史教材,找出两门学科内容的契合点,进行有机整合。例如,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陈涉世家》讲述大泽乡起义,刻画陈胜吴广形象;初中历史教材则记载秦末暴政、农民起义的历史背景与意义。教师教学时,既引导学生分析文中人物语言动作,又结合历史知识探讨起义爆发原因,实现语文学科文本赏析与历史学科背景解读的有机融合。

(二)创设跨学科教学情境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跨学科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可以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中,为打造生动的跨学科教学情境,教师将教室布置成战国时期的外交谈判场地。讲台模拟秦国朝堂,用屏风、竹简等道具营造氛围;课桌排列成 “会客厅”,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两千多年前的风云际会之中。随后根据文本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扮演结束后,分组从语文角度点评人物台词对塑造形象、推动情节的作用。最后,全体学生共同探讨唐雎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的价值与意义。

(三)组织跨学科实践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与历史的魅力。在参观博物馆时,学生可以结合语文学习中对文物介绍的相关知识,解读文物上的文字、图案,同时通过历史知识了解文物的时代背景和文化价值。此外,还可以开展历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四、初中语文与历史跨学科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教育改革强调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跨学科教学成为趋势。语文与历史学科联系紧密,文学作品是历史的映射,历史知识能助力文本理解。《曹刿论战》作为经典文言文,记载春秋长勺之战,蕴含军事、政治智慧,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优质素材。

(二)教学过程

语文教师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通过范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字音节奏,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理解 “肉食者鄙” 等语句,初步感知曹刿的谋略。接着,再利用地图展示春秋局势,讲解诸侯争霸背景、军事制度与长勺之战的起因及双方实力,为理解曹刿决策铺垫。最后,学生分组探究曹刿 “远谋”,从语文文本分析其言行,结合历史思考决策依据,如 “取信于民” 的时代意义,汇报后师生共同总结。

(三)教学效果

通过这次跨学科教学活动,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显著提升,对字词、语句和文章主旨把握更准确。同时,对春秋历史有了直观认知,不再停留在抽象知识点。跨学科学习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参与积极,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培养,深刻体会到学科交融魅力,有效提升了综合素养。

初中语文与历史跨学科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挖掘学科内在联系,依据科学的教学理论,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开展跨学科教学,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跨学科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也应给予跨学科教学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陈艳. 浅谈语文学科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J]. 瑞文网,2025-03-24.

[3] 黄娜 . 初中历史教学中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J].原创力文档,2025-04-09.

[4] 陈星辰 . 初中语文跨学科教学设计与反思 [J]. 人人文库,2024-07-20.

[5] 张艺 . 基于现行教材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教学思考与实践 [J].人人文库,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