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的路径
范嘉昊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市津南区 300000
一、文化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学生在院校选择过程中听取他人建议,对专业缺乏深入了解,正式开始专业学习后发现与想象存在落差,缺乏学习目标,难以掌握复杂且抽象的专业知识,无法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过度追求自由和享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将高职生活重点放在网络游戏和社交活动中,没有正确认识到学习对自我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缺乏学习动力。
(二)学习纪律松散
一方面,在高职院校日常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学习纪律管理制度,难以发挥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制约作用,导致许多学生缺乏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出现迟到、早退、旷课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自我提升,当学生出现违反学习纪律的行为却得不到相应的处罚时,会影响学习纪律制度的权威性,影响其他学生。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缺乏严格的考试管理纪律,许多学生会利用考试漏洞进行作弊,在平时不努力学习的情况下获得较高成绩,违背考试公平原则,损害其他学生的利益,不利于公正考试氛围的构建。同时考试作弊会影响考试结果的客观性,导致辅导员无法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影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难以为学生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影响学校人才培养质量。[1]
(三)学习方法不当
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缺乏学习积极性,在课堂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难以针对教师教学内容进行主动学习和思考,无法系统整理知识体系,影响学生知识储备。同时被动的知识学习会导致学生缺乏灵活性,难以将理论与实际进行结合,难以进行独立思考,无法借助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发展拓宽了学生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但是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没有正确掌握网络使用方法,无法借助网络进行学习资料和在线课程的收集,将网络使用重点放在娱乐和社交上,无法充分发挥网络的使用价值。
(四)学风建设缺乏文化支撑
一方面,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学风建设中将重点放在制度完善和行为规范制定上,通过模板式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通过考勤制度、考试制度等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增加学生学习负担,难以深入学生内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对学生管理流于表面,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受到资金的限制,校园文化建设效果不明显,缺乏文化景点或文化长廊等硬环境建设,也难以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影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效果。
二、文化育人背景下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一方面,辅导员要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策划主题班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职业的认知和职业规划,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专业相关资料,让学生可以通过直观对比认识到自己在职业认知中存在误区,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邀请专业领域内的优秀校友分享学习经历和就业经历,让学生能够了解到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树立职业发展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辅导员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组织学生进入相关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了解行业发展情况,增强学生对行业发展的自信心和认同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辅导员要通过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家庭情况,了解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强化纪律管理,营造良好学习秩序
一方面,辅导员要了解学校学风建设要求,结合学生性格特点和成长需求完善班级规章制度,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规章制度,增强学生参与感,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制定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增强学生参与感,让学生能够清晰了解班级规章制度,明确奖惩措施,激发学生主动遵守班级规章制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辅导员在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监督,通过课堂表现、课堂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等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纪律表现,积极与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从全面系统角度掌握学生的学习表现情况,对于在学习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辅导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按照班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2]
(三)指导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方面,辅导员要定期邀请学习方法指导行业内的专家进入学校为学生开展讲座,向学生讲解有效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同时辅导员要积极与专家进行沟通,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在班级范围内定期组织学习经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学习经验和心得体会,拓宽学生认知视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构建良好的班级氛围。
(四)丰富文化活动,增强学风建设文化内涵
一方面,学校要创新学风建设理念,深入学习学风建设内容,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和学生需求打造具有特色的学风建设文化品牌,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和设计特色文化活动,围绕专业开展文化活动,能够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专业学习的魅力。另一方面,学校加强文化建设投资,积极主动与企业开展合作,拓宽资金获取渠道,获得企业的社会资金支持,结合高职院校特点构建文化长廊和文化景点,为学生布置氛围浓厚的校园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接触专业知识,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同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需求开展丰富的专业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可以在多样性的文化活动中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认识到其他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分析自己在文化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动力,明确自我提升的方向。[3]
三、小结
综上所述,文化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要通过学风建设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学风建设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学风建设效果,难以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支持,高职院校辅导员要积极探索学风建设方法,强化纪律管理,结合学生需求开展多样性的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推动学风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沈梦玲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J].林区教学 ,2025(06):54-57.
[2] 张咪 . 新时代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工作规范化管理研究 [J]. 中国标准化 ,2024(12):214-216.
[3] 刘祥基 . 高职院校班级学风建设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24(05):250-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