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户外区域游戏中自然材料的有效运用

作者

叶雅情

昆山市千灯中心幼儿园美景分园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自然材料的运用正逐渐受到关注。它们不仅丰富了户外游戏的形式,更在幼儿的身心发展和环保意识培养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文章聚焦于幼儿户外区域游戏,深入探讨自然材料的有效运用策略,旨在通过多感官体验、跨学科融合、创意设计、情境化角色扮演以及环保主题教育等多种方式,为幼儿提供更具价值的游戏体验,助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户外区域游戏;自然材料;运用

引言

在幼儿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如何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成为关键课题。传统的幼儿游戏材料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探索需求。自然材料以其独特的生态性、丰富性,为幼儿户外区域游戏带来新的活力与价值,其有效运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自然材料在幼儿户外区域游戏中的优势

在幼儿户外区域游戏中,自然材料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成本角度看,自然材料几乎零成本,随处可取,像校园里的落叶、街边的石子,无需花费大量资金购买,极大减轻了教育成本负担。在教育意义方面,自然材料有着独特的价值。它们能让幼儿直观接触自然,通过触摸、观察、聆听,感受自然万物的独特之处,激发幼儿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欲。自然材料还具有无与伦比的开放性,没有固定的使用方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把松果变成小动物,用树枝搭建小栅栏,在自由创作中充分锻炼创造力与动手能力。此外,自然材料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合作机会,在共同收集材料、搭建自然景观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交流想法,有效提升了社交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这些优势让自然材料成为幼儿户外区域游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为幼儿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自然材料在幼儿户外区域游戏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2.1多感官体验:通过自然材料激发孩子的感官探索

幼儿时期是感官发展的关键阶段,自然材料为激发孩子的感官探索提供了绝佳途径。在户外区域,孩子们可以触摸粗糙的树皮,感受其独特的纹理,也能拿起光滑的鹅卵石,体会指尖的触感;闭上眼睛,聆听风吹过芦苇丛发出的沙沙声,或是雨滴打在荷叶上的滴答声,这些自然的声音能让孩子的听觉更敏锐。再看那五彩斑斓的花瓣,红的热烈、粉的娇嫩,不同的色彩刺激着视觉发育。还能让孩子闻一闻雨后泥土散发的清新气息,或是碾碎薄荷叶后那股清凉的味道。更有趣的是,让孩子们用泥土制作小物件,在塑形过程中感受泥土从松散到成型的变化,这是一种独特的运动觉体验。通过这些自然材料,让孩子们全方位地感受世界,在探索中促进感官的多元发展。

2.2跨学科融合:结合自然材料进行STEAM教育

为了帮助幼儿全面发展,可以将自然材料融入STEAM教育,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学习。当孩子们用树枝搭建小房子时,他们就开始了工程与技术的探索。思考如何让树枝更稳固,怎样搭建出不同形状的结构,这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思维和动手能力。在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自然材料又成了科学学习的好帮手。孩子们种下小种子,观察它如何在土壤、阳光和水分的作用下发芽、生长,理解生命的奥秘。自然材料还能助力数学学习,收集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树叶,孩子们可以对其进行分类、计数,比较面积和周长,认识数学概念。艺术创作也少不了自然材料,用花瓣、树叶拼贴出美丽的画作,感受色彩和构图的魅力。而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想法、分享经验,这就是语言与人际交往能力的体现。通过这些自然材料,STEAM教育不再枯燥,孩子们在探索中掌握知识,提升综合素养。

2.3环境创意设计:结合自然材料创作环保艺术作品

在幼儿的户外游戏天地里,自然材料不仅是玩耍的伙伴,更是激发创意与环保意识的源泉。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随处可见的自然材料,创作出别具一格的环保艺术作品。比如,收集形状各异的枯树枝,用彩色的毛线缠绕,将其组装成形态灵动的动物造型,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能让他们在创作中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再如,以扁平的鹅卵石为画布,用无毒颜料绘制出梦幻的海底世界,或是四季更迭的美景,赋予石头新的生命力。还可以把飘落的树叶收集起来,和废旧的塑料薄膜组合,制作成半透明的灯罩,在夜晚透出温暖的光,感受自然与科技结合的奇妙。这些创意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环保的意义,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在心中种下爱护环境的种子。

2.4故事情境化:通过自然材料构建情境式角色扮演

自然材料可以成为构建奇妙故事世界的“魔法道具”,比如,利用树枝和藤蔓搭建起一座原始森林的“小木屋”,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为勇敢的小探险家。用树叶和花瓣当作森林中的宝藏,小探险家们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需要克服“河流”(用彩色胶带模拟)和“高山”(用沙堆堆砌)等障碍。又或者,以大片的芭蕉叶为荷叶,用石头当作青蛙,开展一场“青蛙王国大冒险”的角色扮演。孩子们扮演青蛙王子和公主,要在荷叶间跳跃,拯救被魔法困住的伙伴。他们会用松果当作魔法道具,给同伴解除魔法。再如,用干芦苇搭建一个农场,孩子们扮演农场主,用玉米粒、稻草等自然材料喂养“动物”(用毛绒玩具代替)。他们要照顾动物、播种收获,体验农场生活的日常。在这些情境式角色扮演中,自然材料不仅丰富了游戏的场景,更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在充满趣味的故事里锻炼语言表达、社交协作等多种能力,沉浸在想象的美好世界中。

2.5生态保护意识:通过自然材料进行环保主题教育

自然材料是开展环保教育的优质资源,比如举办“自然材料环保秀”,孩子们收集废旧的竹片、羽毛、旧布料等材料,动手制作环保服装。在制作过程中,引导他们思考为何要变废为宝,让他们意识到资源再利用的价值。还能开展“自然材料博物馆”活动,鼓励孩子们收集各类自然材料,像贝壳、干花、石头等,然后给每样材料制作介绍卡片,标注来源与特性。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孩子们思考采集材料时是否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帮助他们建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另外,组织“自然材料的旅行”游戏,以一片树叶为例,想象它从枝头飘落,可能被冲进河流、埋入土壤等不同经历,让孩子们了解自然材料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明白保护生态环境对维持自然循环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活动,让环保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3结语

当自然材料邂逅幼儿户外游戏,是一场关于成长的奇妙冒险。孩子们用它触摸自然、搭建梦想、传递环保信念。这些质朴材料,是童年的灵感源泉,让教育回归本真。愿自然的馈赠,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陪伴,编织出更多美好故事。

参考文献

[1]万希茹.幼儿自然游戏的价值与实现路径[J].教育观察,2023,12(27):77-80.

[2]汤敏敏.情境式户外游戏中自然材料的实践与思考[J].幸福家庭,2021,(2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