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

杜玉倩

临澧县第二中学415213

引言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其教育价值既体现在知识传授,也在于思维品质塑造与学习能力提升,伴随课程改革深入,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数学教学明确新方向。如何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探究意识,成为教育实践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探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旨在为学生发展筑牢思维根基,并推动数学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持续革新。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在教育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部分教师教学理念仍以知识本位,过度侧重计算技巧与题型训练,忽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课堂设计常偏重知识点灌输,缺乏情境化、生活化教学情境,致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缺乏迁移与应用能力,受升学压力影响,一些学校过度强调考试成绩,形成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倾向,削弱了核心素养导向的价值,制约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单一化问题突出,许多课堂仍以教师讲解和学生机械练习为主,缺乏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机会,学生缺少自主发现与表达的空间,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难以激发,久之易对数学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数学作为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需通过问题情境、操作活动与多元互动促进理解,但实际教学中此类设计不足,学生难以体验数学建模、推理证明等高层次思维训练,学习方式的滞后与僵化,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中批判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评价机制不完善也是制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因素,现有考核模式多停留在知识掌握层面,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问题解决能力及综合运用水平的多维度评价。在此背景下,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学生学习成长轨迹,不利于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指导,部分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短板,对数学核心素养理解不深入,缺乏将课程标准与课堂实践紧密结合的能力,这些问题相互叠加,成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忽视的挑战。

二、促进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培养的实践路径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将教学目标设定与课堂结构优化作为重要切入点,创设生活化开放性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把抽象数学符号与自身日常经验结合,有效培养学生数感和建模意识,进而提升其知识迁移能力,课堂设计要注重从感性认知向理性思维过渡,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助力学生解决复杂问题时增强逻辑推理与分析能力。

学习方式选择与组织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借助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实现深度学习,具体做法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问题探讨,使学生在交流中激发思维火花,推动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安排操作性实践活动,让学生于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知识的生成脉络,深化对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认知。设计项目化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进程中逐步搭建知识体系,分阶段培育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教学进程里,合理运用信息化工具与多媒体资源属于关键路径。借助这些工具将抽象数学知识以更直观、生动的形态展现,增强学习内容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切实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设计具备逻辑递进特征的问题链,引领学生逐层深入思考,搭配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活动,像小组讨论、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让学生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稳步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加深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与认知,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评价体系改进层面,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是关键要点,评价内容需同时聚焦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过程中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的具体表现,教师实施评价时,应注重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日常课堂观察、随机提问互动、作业细致批改等方式,着重考查学生思维方法的运用、问题解决策略的选择以及合作交流中的实际表现,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诊断性评价于学期初或新单元学习前开展,旨在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起点,为后续教学提供针对性依据。建立系统的过程性记录档案,需详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类表现,包括课堂参与的积极程度、作业完成的质量情况、小组合作中的具体表现等,为教师提供全面的参考信息,实施动态反馈机制时,教师依据过程性记录档案中的信息,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策略,通过这一机制,教师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成长轨迹,并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将以学定教的理念切实落到实处。学校层面,强化教师专业培训体系是推动评价体系改进的重要保障。组织专题研讨活动,围绕评价方法、评价标准等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促进教师间经验交流与思想碰撞,开展案例分析活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引导教师从评价角度进行剖析,深入理解多元化评价机制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方式,提升教师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深度与教学实践能力。

结语: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下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实践显示,若教学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与机械训练层面,学生在思维品质、问题解决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难以有效提升,需在课堂教学设计、学习方式选择和评价机制完善上不断探索,实现从知识本位到素养本位的切实转变。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重视探究与合作学习、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和建模意识可获全面发展,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有力保障,唯有在理念与实践协同推进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才会愈发清晰,为学生长远发展筑牢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尚志. 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路径[J]. 数学教育学报,2023, 27(3): 15-20.2. 李映芳 . 小学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J]. 当代教育科学 , 2022, 12(5): 45-49.3. 陈明华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探讨 [J]. 教育观察 , 2021, 8(6): 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