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试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张微薇

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 400084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学生们正处于身心素养发育较为矛盾的青春期阶段,因此对学生们各方面学习素养的共同培养已经成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开展原则。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到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们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确保学生们合作意识与学生间友善关系的共同发展,教师也要结合各项教学活动的特点加强其在自身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本文就简要论述了几点初中体育教学中灵活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科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体育;小组合作教学;应用策略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工作中,小组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水平与性格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分组,并引导其共同对某一教学任务进行探究的教学模式,往往能够确保其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学习优势,来实现各自学习思维的全面发展。而在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考虑到很多教学项目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体育课程又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身心素养教育价值,教师也要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水平采取针对性更强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最终实现初中体育课程整体素质教育价值的充分发挥。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在以往的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学生们受到的中考升学压力较大,因此很多学生的运动态度较差。这样在面对灌输式为主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时,其实际的运动效率也较低[1]。而在落实了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后,学生们不仅可以在自身团队荣誉感的影响下产生较强的运动积极性,同时还可通过不同学生学习思路间的交互与融合,帮助学生们意识到自身运动能力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最终在提高体育教学中学生们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确保其体育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科学策略

(一)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自主探究效率

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整体的教学内容与训练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点,因此,引导学生们自主对相关体育知识进行探究,始终是确保其整体运动态度与运动效率全面优化的主要途径[2]。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学生们受到自身以往学习经验与运动经验的影响,容易对各种体育知识产生片面的认知,教师就可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替代传统灌输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最终确保学生们通过彼此学习思路间的碰撞,从更加全面的角度实现对相关体育知识的深入掌握。

例如在引导学生们对武术相关的知识与技巧进行探究时,学生们不仅需要对各种运动理论与动作进行掌握,同时在实际的武术演练过程中,还需要将这些动作通过连贯的方式做出来。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仅由教师进行演示极容易导致学生们较难对某些动作的细节与意义进行准确掌握,很多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又较难意识到自身动作方面存在的不足,教师就可引导其在对各个武术动作进行自主探究后,通过合作的形式讨论各自动作间存在的差异,并根据讨论结果对自身的动作进行优化与调整。最终在提高学生们动作掌握准确性的同时,帮助其逐渐产生谦逊的学习与运动态度。

(二)通过小组合作比赛培养学生们的良好运动习惯

在初中体育教学工作中,由于实际的课堂教学时间较为有限,因此仅通过课上的学习与训练,通常很难实现学生们知识掌握程度与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3]。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良好的运动习惯是确保学生们在课后自主对相关运动技巧进行训练的重要途径,该阶段的学生又具有较为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就可积极组织学生们开展一些小组合作形式的竞赛活动。这样为了帮助本组获得比赛的胜利,学生们往往就可在课上深入探究各种运动知识的同时,在课下积极进行更加丰富的锻炼与练习,最终实现学生们良好运动习惯的有效形成与发展

例如在引导学生们对篮球项目中的各种传球技巧进行学习与训练时,学生们往往需要同时掌握手部与腿部的各种动作。面对这一情况,考虑到学生们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对各种传球技巧进行灵活运用,教师就可组织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形式的传球比赛,要求学生们在比赛过程中对各种传球技巧进行灵活应用,并以各组学生实际的传球时间为排名标准。这样就可帮助学生们在比赛开始前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各种传球技巧进行全面的训练,最终帮助其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三)通过课后兴趣小组,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运动需求

受到自身以往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的影响,不同学生的身心素养发展水平间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差异。面对这一情况,在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时,学生们对不同运动项目的探究兴趣间也存在着较大的不同。面对这一情况,为了通过符合学生们学习需求的运动项目充分激发出其的运动潜能,教师也不能将教学活动局限于课程标准规定的运动项目中,而是结合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引导其在课后建立个性化的运动兴趣小组,并根据组内学生的运动能力自主规划教学安排。这样才能确保学生们在充分考虑到组内所有学生的运动水平后,更加积极的提升自身单项的体育素养。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核心素养培养理念的指导下,对学生身心素养的全面培养已经成为初中体育课程日常教学活动的重要开展原则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素养发育较为矛盾的青春期阶段,各种运动项目普遍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教师也可通过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优化整体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们在教学与训练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终从根本上通过学生们运动兴趣、运动习惯等素养的全面发展,实现初中体育课程整体育人价值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夏宏俊. 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教学策略探讨[J]. 中外交流,2021,28(10):358-359.

[2] 沈善双. 小组合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 读与写,2021,18(27):232.

[3] 刘小瑞.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南北桥,2021(1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