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更年期女性健康行为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作者

蔡锦艺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30000

一、引言

健康行为作为维护和促进健康的核心要素,涵盖饮食、运动、吸烟、就医依从性等多个维度,直接影响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结局。然而,更年期女性的健康行为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受到社会环境、心理状态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深入探究这些影响因素,对于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策略、提升更年期女性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更年期女性健康行为与相关症状概述

(一)主要健康行为表现

更年期女性的健康行为呈现多样化特征,既有积极的健康维护行为,如定期体检、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等,也存在部分不良健康行为,其中吸烟作为典型的危险因素,在该群体中具有一定发生率。研究表明,吸烟不仅会加剧更年期症状的严重程度,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对女性健康构成显著威胁。

(二)常见生理与心理症状

临床数据显示,更年期女性普遍面临多系统症状困扰。生理方面,月经周期紊乱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异常或突然停经;血管舒缩症状(如潮热、盗汗)的发生率高达 75% ,常导致睡眠中断,影响日间功能。心理方面,情绪障碍尤为突出,约 30%-40% 的女性出现焦虑、抑郁情绪,部分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认知功能改变。这些症状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受遗传、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调控。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类型与对象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 2022 年 3 月 -2023 年 9 月在某省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健康体检或更年期保健服务的 45-60岁女性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自然绝经或出现更年期症状(如月经紊乱伴潮热)持续6 个月以上;(2)意识清晰,具备基本沟通能力;(3)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研究工具

1. 健康素养量表:采用国际通用的健康素养管理量表(HLS-EU-Q16),该量表包含 16 个条目,从信息获取、理解、评估及应用4 个维度评估个体健康素养水平,得分越高表明健康素养越好。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6,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 更年期症状评定量表:采用改良 Kupperman 评分量表,包含潮热盗汗、情绪波动、失眠等12 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症状严重程度计0-3分,总分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

3. 抑郁评估量表:选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共 9 个条目,采用 0-3 分 4 级评分,总分 ⩾10 分判定为存在抑郁症状。该量表在更年期女性群体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Cronbach's a=0.82 )。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面对面访谈方式完成问卷填写,当场回收并核对,确保数据完整有效。共发放问卷175 份,回收有效问卷162 份,有效回收率为 92.57% 。

采用SPSS 2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 (σX±σS )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

四、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基本特征

162 例研究对象中,小学及以下学历 28 人( 17.3% ),初中学历52 人( 32.1% ),高中 / 中专学历 45 人( 27.8% ),大专及以上学历 37人( 22.8% );吸烟者23人( 14.2%⟩5 存在明显更年期症状者98人( 60.5% );PHQ-9 评分 ⩾10 分者 35 人( 21.6% )。

(二)健康素养与更年期症状、抑郁的关系

年龄调整后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较低的女性报告更年期症状的风险显著升高,比值比为 2.48( 95%CI :1.177-5.235,P=0.017 )。在心理健康方面,健康素养与抑郁存在强相关性,健康素养较低的女性患抑郁症的风险是健康素养较高者的 6.24 倍( 95%CI :2.421-16.092, P<0.001 )。

五、讨论

(一)教育水平对更年期女性健康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高教育水平女性吸烟概率相对较高,这一结果看似与传统认知中“高教育群体健康行为更优”的观点相悖,实则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现实。高教育女性往往面临更大的职业压力与社会角色冲突,可能通过吸烟缓解情绪紧张;同时,其社交圈中吸烟行为的可接受度可能相对较高,间接影响个人行为选择。这提示,健康行为干预需突破“教育水平决定论”,结合不同群体的社会环境特点制定策略。

(二)社会与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

更年期女性的健康行为是社会环境与心理状态交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的女性,在面对更年期症状时更易产生无助感,进而诱发吸烟等消极应对行为;而长期焦虑抑郁情绪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削弱其维持健康行为的动力。因此,改善更年期女性健康状况需兼顾社会支持系统构建与心理健康干预。

六、对策与建议

(一)开展分层化健康教育项目

针对不同教育水平的更年期女性设计差异化教育内容:对低教育群体采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材料,通过社区讲座、短视频等形式普及更年期基础知识与戒烟技巧;对高教育群体侧重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开展压力管理与健康行为决策培训,纠正其对吸烟等行为的认知偏差。

(二)强化心理健康服务供给

将更年期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对 PHQ-9 评分异常者及时开展心理咨询;推广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女性重构对更年期的认知,掌握情绪调节技巧;利用互联网平台搭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心理评估与远程咨询服务,提高资源可及性。

七、结论

更年期女性的健康行为受教育水平、健康素养等社会与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健康素养作为关键中介变量,对其吸烟行为、更年期症状及抑郁风险具有显著预测作用。通过实施分层化健康教育、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强化心理健康服务等措施,可有效提升更年期女性的健康素养,改善其健康行为与生活质量,为促进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程 . 守护女性健康,关注围绝经期管理 [J]. 保健医苑 ,2024,(06):32-34.

[2] 杨霞 . 更年期的健康管理 [J]. 人人健康 ,2024,(08):39.

[3] 郑皆红 , 罗晓蓉 , 刘红亚 , 等 . 宁波市江北区更年期女性生殖健康现状分析 [J]. 现代实用医学 ,2022,34(09):1174-1177.

[4] 吕孟凡 . 社会支持对更年期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D]. 兰州大学 ,2022.DOI:10.27204/d.cnki.glzhu.2022.001142.

[5] 郑洁 , 贾碎林 , 方春霞 , 等 . 更年期女性情绪障碍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及两者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妇幼保健 ,2021,36(17):3905-3908.DOI:10.19829/j.zgfybj.issn.1001-4411.2021.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