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谢柳钗
福建省古田县第五中学 福建宁德 352200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要求强化学科实践,注重“ 做中学” ,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新课标也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需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为了推动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教师积极探索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性
(一)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
单元整体教学能够将语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素养的提升,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提高教学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根据单元学习主题,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探究,避免重复教学和无效教学。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分享故事等活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单元整体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1.依据单元导语和阅读综合实践版块
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首先依据单元导语和阅读综合实践版块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单元导语和阅读综合实践版块为学生呈现了三条学习路径:一是把握重音停连,来感受声韵和节奏;二是边读边想象,来唤醒体验,浸润文本;三是揣摩、品味语言,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通过对这三条学习路径的分析,教师确定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 通过朗读感受语言之美,体会情感” 。
2.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在确定单元学习主题时,教师还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他们通过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入到单元学习主题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了解到学生对亲情故事比较感兴趣,于是将本单元的学习主题确定为“ 感受亲情,学会感恩” 。
(二)设计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
1.思考单元核心内容的分配
在确定了单元学习主题后,教师开始思考单元核心内容如何分配到每篇课文中,通过考量每一篇课文的特性以及课后思考探究积累,参考教参对于每篇课文的聚焦和定位,确定每一篇课文承担的重点学习内容。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将《春》这篇课文的重点学习内容确定为把握重音停连,感受声韵和节奏;将《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重点学习内容确定为边读边想象,唤醒体验,浸润文本;将《雨的四季》这篇课文的重点学习内容确定为揣摩、品味语言,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
2.寻找真实情境,提升学生素养
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实践中获得素养的提升,教师还积极寻找与单元学习主题相契合,同时又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以“ 亲情寻踪——家庭故事分享会”为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体会亲情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还加深了对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三)选择与确定学习内容
1.统筹“ 教材意图” “ 单元逻辑” 与“ 文本解读”
在单元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教师认为单元主题(知识概念)应该统筹“ 教材意图” “ 单元逻辑” 与“ 文本解读” ,特别关注教材的单元内在逻辑结构,注重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与语文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本单元的教材意图、单元逻辑和文本解读,确定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默读方法的训练、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情感的体会。
2.求同比异,聚焦单元整体核心价值
在文本核心价值与特征择定中,教师采用求同比异的方法,聚焦单元整体的核心价值,比较分析不同个体特点。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本单元几篇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异同,从而深入理解不同角度表达的情感内涵。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单元整体的核心价值,提高语文素养。
(四)设计与实施学习任务
1.转化单元主题和知识概念为学习目标
教师将单元主题、知识概念转化为具体可见的学习目标。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单元的核心概念是“ 抒情散文类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特别的、意蕴丰富的语言形式来抒发独特的情感体验” 。教师将这个核心概念转化为具体可见的学习目标:梳理阅读过程,运用课内所学,表达与交流自己的亲情故事,总结反思经验与方法,深入理解不同角度表达的情感内涵;设计朗读,品味词句,揣摩语言的意蕴,深化对亲情的感受与理解;理清文章内容,把握作品形象,体会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
2.转化学习目标为真实的语言运用实践
教师将学习目标转化为真实的、积极的语言运用实践。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 朗读” “ 亲情寻踪——家庭故事分享会” 等语言运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注重学习任务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提升语文素养。
三、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成效
(一)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学会了如何把握重音停连,感受声韵和节奏;如何边读边想象,唤醒体验,浸润文本;如何揣摩、品味语言,体会遣词造句的妙处。
(二)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学会了如何确定单元学习主题,如何设计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何选择与确定学习内容,如何设计与实施学习任务。同时,教师们还学会了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结语
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将继续深入探索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曾国徽.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阅读教学[J]. 中学语文,2025,(18):9-10.
[2] 李 艳 . 初 中 语 文 单 元 整 体 教 学 中 的 境 脉 架 构 [J]. 语 文 世界,2025,(18):86-87.
[课题项目]本文系 2024 年度福建省古田县基础教育科研立项课题“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与实践研究” (立项批准号:GTJYKT2024—36)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