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难点成因及突破策略研究
刘云吉
邹平市第二中学,256200
摘要: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是高中整个课程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各种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与其他的学科知识相比较,物理学科的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物理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篇文章主要从高中物理教学难点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突破策略来提高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教学难点 成因 突破策略
引言:高中物理涵盖众多抽象概念、复杂规律和数学运算,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教学难点的存在,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降低学习兴趣。因此,分析难点成因并探寻有效突破策略,对高中物理教学意义重大。当下的物理教师要注意和关注到这一问题,主动的去找到物理学科难点形成的原因,并找出具体的解决策略。
一、高中物理教学难点成因
(一)学科知识特性
物理学科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更为抽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学生,没有接触过或没有见到过的现象,以及各种各样的抽象概念,他们无法通过直观观察感知,学生难以在脑海中构建清晰模型,理解其本质属性存在困难这样抽象的知识也使得学生在吸收和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比如电场线,它并非实际存在的线,学生要理解其疏密表示电场强弱、切线方向表示电场方向,较为抽象。除此之外,物理这一学科的知识体系还比较严密,各知识点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涉及多个物理量的关系和逻辑推理,稍有不慎就会出错,这就是得物理这一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不高,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从而对物理学科的整体学习效果和质量产生影响。
(二)学生认知局限
虽然高中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都有所发展,但是,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不仅仅需要利用到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同时还需要具象思维的支持。就像有些同学面对面对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前沿物理知识,由于缺乏直观经验,很难理解其抽象内涵,这会导致他们在运用的时候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除此之外,学生在进行物理学习的时候,可能会受到前概念的干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形成一些错误的观念,或与物理学科学习不相符的观念,这些观念影响了他们对物理知识的判断,从而导致在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中出现问题。如认为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这与牛顿第一定律相悖,纠正这些错误前概念并非易事。
(三)教学方法不当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利用上也存在着不当的地方。一大部分的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然采用教授的方法来为学生讲解物理学科的基础概念和基础内容,教师只是不停的为学生讲解知识,而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教师也没有讲物理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与思维启发。讲解物理原理时,若直接给出结论,学生被动接受,难以深入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也无法将所学习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突破策略
(一)优化知识呈现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去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以及容易混淆的知识,那么教师就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将物理学科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与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这样不仅仅能够拉近物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还能够拉近物理和生活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系中的难点其实并不难,学习起来也能够投入更多的热情,也能让学生更加快速的理解知识。比如,在讲解电容器电容概念时,可将电容器类比为水容器,电容类比为水容器的容积,电荷量类比为水的体积,电压类比为水位差,帮助学生理解。
(二)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思维能力,那么教师就需要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去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仅仅能够让物理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同时还能够提升他们的物理学科素养,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各样的问题来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究,从而让学生在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在一起,再让学生背记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多多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探究的活动,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亲自体会物理的各种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从而对存在的难点业更加透彻的把握和理解。比如在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学生通过操作实验仪器、收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物理规律,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借助当下的多媒体手段来做好的将来点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利用课下时间寻找一些与本堂课内容相联系的动画视频材料,将这些视频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来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知识,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游戏中不知不觉的就将难点知识进行运用。如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电动机模型,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会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等相关知识。
(四)加强知识与生活联系
为了让高中物理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和容易,教师就需要让学生清楚鼓励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同时也要服务于他们的生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入生活中,他们能够见到或感受到的各种生活现象,在讲解摩擦力时,可举例鞋底花纹、汽车刹车等,让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教师还可以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我的知识,打破他们对于传统物理学科的认识,如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观察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等,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优化知识呈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加强知识与生活联系等策略,可以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实践,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策略,以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宏燕. 高一物理教学难点成因及突破策略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20.
[2]裴雪青.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难点的确定和突破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