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技术分析

作者

郭鹏飞

中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随着地铁施工的持续进行,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新老结构衔接、深基坑安全等系列问题,还需关注到换乘节点施工对于既有站点带来的影响,为了保障施工质量,需对地铁车站换乘节点的各个细节方面出发,严把施工质量。文章以T型换乘节点为例,介绍了地铁换乘空间及“T形”换乘形式的相关知识,探索了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

关键词: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技术;分析

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下,城市用地面积日益缩小,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如何缓解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备受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各个大型城市的地铁建设持续推进,成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形式,修建地铁能够缩短人们的通行时间,还能促进周边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地铁施工技术也日新月异,随着地铁线路的增多,车站结构变得日益复杂,很多地铁车站既是出入口,也是写字楼、地下商场的连接站点,车站的人流密度更大,这对于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常用的就是“T形”换乘节点,以下即以此探索对应的施工方式和注意事项。

1 地铁换乘空间及“T形”换乘形式简介

地铁换乘空间包括运营管理、乘客使用、技术设备以及生活辅助几个部分组成,由于地铁换乘空间受各类因素的限制,在换乘形式的设计上必须要根据线路条件、周边环境、客流量预测、地质情况等综合考量,还需要尽可能减小施工难度,降低车站埋深,这直接关乎工程造价[1]。在遇到地铁线路交织时主要有交汇、平行和组合三种形式,根据线路敷设走向的差异,又可以划分为“T形”、“L形”、“十形”和“上下叠落形”。对于两站及以上的换乘形式,可以设计为“Y形”、“H形”、“川形”等,其中以“T形”换乘更为常见。在T形换乘中,一般是设置三条换乘通道,该种换乘方式更为合理,根据类型来看,“T形”换乘有侧-侧换乘、侧-岛换乘、T形换乘-岛-侧换乘、岛-岛换乘几种类型。

2 地铁车站换乘节点施工技术

以某地铁车站换乘节点为例,其结构形式采用了PBA工法暗挖二层岛式布置形式,两线车站使用T形节点换乘施工,这一换乘节点位置施工周期较长、受力转换多,必须要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2.1沉降控制

为了避免工程施工对周边结构造成影响,在施工前期,提前与相关产权单位建立联系,明确监测布设点,确定好监测方案与降止水方案,设置好水位观测孔。为了避免地表沉降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还采用了支顶加固措施和管棚措施来进行,一旦超出沉降标准,需第一时间组织专家会审,及时调整方案。

2.2 小导洞开挖施工

除此之外,小导洞的开挖也是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开挖采用了台阶法,先下后上,严格遵循先护后挖原则,在对导洞进行开挖之前明确前方土体情况,对顶部土体进行加固,如果深孔注浆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需应用小导管完成浆液补充。针对施工横道内的相对马头门位置,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来进行破除,禁止同时破除,控制导洞错开距离,在下层开挖时需要检查下层前后的导洞有无顺利贯穿成环,在确认安全无误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开挖作业,严格控制好开挖距离,避免出现安全风险。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台阶距离,避免出现欠挖、超挖现象,开挖过程中做到浆脉清晰,保障土体稳定性[2]。

2.3 初支施工要点

在地铁车站的施工中,占地难度较高,在大多数城市地铁的修建中是采用同期修建的方式,这可以有效降低占地费用。在本次工程的施工中设置了6座竖井,为了提高竖井利用率,采用两座竖井共用的方式,这对于初支施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工程初支施工上采用先中跨、后边跨的施工方式,施工过程中严格监测数据变化情况,保障施工安全。所有的处置方案均需通过专家论证和会审,为了避免开挖环节影响周边的道路、桥梁以及管线,在初支完毕之后及时进行回填注浆,这可以有效避免对地面造成的影响。

2.4 钢筋施工要点

在施工过程中,钢筋起着重要作用,主要挖传递土体压力以及承载初支,在二衬施工中,钢筋可以有效保障混凝土的整体性,避免裂缝的产生。在钢筋施工方面,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选择用料,严把钢筋质量关,考虑到施工环节的钢筋种类复杂、现场堆放空间有限,需要合理安排钢筋入场顺序。在安装格栅时也需要尤为注意,提前在地面上完成格栅的预拼装,通过验收之后即可进行批量加工,如果对于格栅的精度控制不当,会出现连接不密贴、连接筋长度不够等问题,给施工活动造成了较大安全隐患[3]。根据施工要求,可以采用“L型”连接筋安装方式。针对二衬主体结构位置钢筋的安装,需要提前为后续施工部位奠定基础,控制好安装的保护层和间距,每次安装之前都需要组织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明确安装要点,保障安装环节的科学合理,在施工过程中,两个站间的变形缝节点、扶壁柱等位置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对于此类重点位置需要高度重视,严格做好图纸会审工作,明确好钢筋预留位置、细部参数等。在钢筋预埋环节需要针对位置方面进行严格把关,提前预埋钢筋,避免结构的早期破坏,有效保障施工安全。

2.5 防水施工要点

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中渗漏水问题常常出现,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防水施工作业,这是防水质量把控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防水效果,需要通过有效方式增强混凝土的防水质量,做好侧墙施工缝、梁板结合位置、结合变形缝以及各个附属连接位置的防水施工工作。根据研究显示,出现渗漏水问题的主要原因多是由于防水保护措施不当,或者防水接茬的连接不当、混凝土浇筑前的防水保护措施不合理,这都会大大增加后续工程投入之后的渗漏水发生率。对此,需要使用钢边橡胶止水带,尤其是在变形缝较大的区域,必须要根据要求安装好止水带,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做好固定措施,防止对止水带造成破坏。针对仰拱和底板位置,宜采用盆式安装法,促进空气的排出,保障防水效果,在防水施工时还需要尽量减少接头数量[4]。

另外,焊缝宽度位置的控制也十分重要,如果是在防水板位置同时施工,焊缝宽度需要控制在30mm以上,如果在接头位置施工,需要将宽度控制在50mm以上,并采用自粘密封胶带强化处理,保障防水效果。焊接防水板时需要避免使用单焊缝焊机。在铺设完毕之后需要详细检查,如果发现有波浪、起伏问题,需要进行返工,在所有防水板完成焊接之后需要及时组织充气试验,如果发现焊缝不合格,需要查明原因,重新进行焊接。

2.6 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结构实体以及防水效果,为了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前期需要做好厂家考察工作,选择质量过硬的混凝土生产厂家,签订合同,合理制定运输方案,保障混凝土的性能。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详细清理模板位置的杂物,做好施工缝凿毛处理,确保混凝土结合面能够紧密衔接。混凝土施工需要连续进行,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上层混凝土浇筑,防止由于“冷缝”而影响施工效果。

3 结语

在地铁车站换乘节点的施工中,如何把控施工质量与安全是关注的重中之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内容,科学制定施工方案,严格根据设计图纸层层推进,做好各个工序的组织工作,强化质量管理,严把质量、安全和进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换乘节点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祥惠, 董子龙, 赵小龙, et al. 既有地铁枢纽车站大规模节点换乘改造关键施工技术[J]. 隧道建设(中英文),2023,43(z2):523-534.

[2]梁晓亮,石庆能,邓琳,等. 既有运营地铁车站结构下换乘节点施工方案比选研究[J]. 隧道建设(中英文),2019,39(z1):369-376.

[3]梁飞龙,张开明. 地铁车站换乘节点对接施工裂缝控制技术[J]. 价值工程,2021,40(8):129-133.

[4]周游. 地铁车站预留换乘节点梁柱体系施工技术[J]. 科技创新导报,2019(3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