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小学数学学科落实大单元整合教学改革探究

作者

雷明方

滨州市沾化区黄升镇实验学校256808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大单元整合教学是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形成具有系统性和连贯性的教学单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整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科;大单元整合;教学改革

引言

大单元整合是新课标理念下改革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碎片化、结构脱节化的弊端,是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创新,也是数学教学综合取向的表现,包括知识、能力和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打通认知通道,形成思维的联结通路。

1小学数学教学落实大单元整合模式的优势

大单元整合教学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系统性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工作实效性、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深度发展方面拥有突出价值。结合实践可知,有效运用大单元整合模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深度落实“双减”政策,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适应性与有效性,这一教学形式在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层次性与科学性、帮助学生建设完整知识体系、构建高效课堂方面颇具优势。

2在小学学学科落实大单元整合教学改革策略

2.1整合的内容

教师在规划教学内容时,必须明确所要整合的数学知识内容,确定整合的范围和关键点。这一过程可能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数学概念、数学技能和应用情境。为了高效地传授这些知识,教师需要将它们整合成一个连贯的单元,形成一个完整且统一的教学主题,这要求教师具备深厚的数学理解力,以及能够识别不同数学元素之间潜在联系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此外,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整合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经验,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策略,如问题解决、项目学习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和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对核心概念和技能的理解,从而在学生心中构建起一个坚实且有组织的数学知识体系。

2.2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单元间的关联

在当前教育领域内,创新教学方法的应用逐渐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正在向更具互动性和启发性的方式转变。特别是结合思维导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已被证明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这种策略不仅在数学教学中有效,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视觉化工具,有助于将复杂的数学概念结构化,并通过图形化方式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辨别出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进行“数与代数”的总复习时,教师可以围绕核心概念,比如分数、小数、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方程的解法等,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为不同知识点分配独特的颜色或标记,帮助学生更容易区分和记忆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和属性。翻转课堂的引入,进一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这种模式通过改变传统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的顺序,让学生在家中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或接触其他多媒体材料学习新知识,而把课堂时间留给讨论、实践和问题的解决,从而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应用所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3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阶段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种多样的策略,以此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在教育实践中,针对差异化的学习习惯与方式,教师需依据学生的具体现状,挑选最适宜的教授策略,这样方能提升教学的成效,教师能运用讲解、示范、实践、探究等多元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各类教学活动中,有效吸收并掌握数学领域的知识。例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教师首先通过阐述与示范,向学生阐述多边形的定义、分类,以及如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具体实例和视觉辅助手段,协助学生把握多边形定义的记忆与理解。在教学示范中,教师展示了解决特定多边形面积问题的详细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计算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下的学生将投身于实际操作活动。将学生按组划分,促进团队协作,每组选择一个多边形形状,并独立完成面积的计算任务。在操作实施阶段,教师需密切监控学生的行为流程与手段,并适时提供辅导与纠偏,教师有能力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需探讨如何将一个繁杂的多边形形状拆解成若干个基础的三角形与矩形单元,借此简化面积的求解过程,学生学成计算多边形面积的基础技巧之后,教师指引他们开展探索。鼓励学生思考:关于计算多边形面积的多种方法,学生通过独立研究,可以加深对各种算法之间相互关系与差异的认识,进而提升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知识的融合,以此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并锻炼其数学逻辑思维,为了达成此目标,必须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修养。

2.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单元整合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中。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实际应用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整合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数学探究实验、实际问题解决任务等。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测量、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数学概念和原理,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团队合作类实践活动,通过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完成一个数学项目或解决一个数学问题,让他们共同探讨、研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单元整合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能从根本上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以及综合素质成长十分有益。对于小学数学教师而言,实施基于大单元整合的数学教学必须立足整体,结合单元主题实施系统化、针对性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应当着力激发学生自主性,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和趣味性,并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为有效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提供辅助。

参考文献

[1]邢润兰.单元整合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2024(3):55-57.

[2]聂峰.基于单元整体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模式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4(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