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汽车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对接策略
江宝塔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职高教育向来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高中阶段的教学与企业之间的对接和联系将会直接影响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顺利构建,同时也将会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尤其是对于汽车电工电子专业而言,本专业是汽车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尽管教师们已经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策略进行了创新,然而目前仍然存在着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模式相互不匹配的情况,亟需加以改善。因此,探索汽车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对接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职业高中;专业人才;教学策略
正文:汽车电工电子专业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具有汽车电子电路逻辑分析和电路检修的操作技能,并帮助学生养成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日常教学当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便是任务引导式的项目教学活动,此种策略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以及善于沟通合作的学习习惯。但是也存在一定缺陷,其中一点便是教师所设置的任务难以覆盖汽车电工电子领域的所有内容,也可能会导致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性得不到较好的满足。为了进一步改善这些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完善教学模式以及与企业对接合作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为今后本课程的培养模式提供更多可借鉴之处。
一、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衔接课程
为了有效避免职高汽车电工电子专业的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不符的情况产生,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在充分了解企业需求的基础之下进行衔接课程的开发,例如,教师可以深入附近汽车品牌店进行调研并与专业研发人员进行交流,确立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以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和专业拓展课为重点的衔接课程体系搭建。此外,学校与企业在搭建衔接课程时还可以融入汽车品牌企业的工作标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敏锐度,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帮助学校形成知识、能力、素质全方面衔接的课程体系,从而促进职高汽车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对接。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进行说明,教师可以深入大众品牌的售后中心,并与服务中心的维修人员进行深入了解,进一步了解当前汽车所常见的故障,之后在设置课程内容时可以适当的引入实际问题,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电源元件的内容讲解时,可以邀请实际从业的技术人员来校进行讲解,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记忆,还可以在专业拓展课程阶段引入部分企业的真实案例,通过融入实训教学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未来,当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时可以更加快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从而大大减少企业的培训压力。
二、学校与企业合作搭建实训基地
职高汽车电工电子专业要想与企业需求达成真正的对接离不开实际的训练,这就意味着学校需要与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建设一个集教学、实训、生产、科研和社会服务五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最新的技术支持,而学校则承担着为企业输送人才的责任。学校和企业都可以定期对实训基地的学生进行抽检,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实际操作技能是否得到有效提升,当发现学生某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时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策略,从而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汽车技术技能型人才。
例如,学校可以与上汽集团进行合作,建立一个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与实际的店面相似,为学生配备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以及操作工具,从而模拟真实的操作场景。在这个实训基地里,学生可以实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教师也可以进行实际操作的演练,从而加深印象。为了进一步确保实训基地的合理理论,学校和企业可以定期开展考核,考核形式既包括理论知识的卷面书写,也包括实操能力的提升。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学校的培养模式可以更加契合企业的需求,也可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学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经历上述两个方面的深度合作之后,学校已经对不同品牌以及不同企业的岗位需求有了一个相对深入的了解,职高学校就可以联合各大汽车企业提前进行培养模式的创新。简单来说,就是双向选择,职高学校提前组建某个品牌的班级,单独进行该品牌的内容教学,例如上汽大众班等类似这种形式。这种提前组建班级的好处就在于在学生还处于学校时就可以提前了解品牌内涵、企业文化以及具体的企业需求,方便学生今后的学习、实习以及就业,这是一种贯穿职高学生学习工作的全过程培养模式。此外,这种培养模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企业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培养过程中,不仅可以很好的解决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还可以实现学校就业率的提升。
例如,学校可以与新能源车企进行深度合作,学校就可以根据车企的具体要求进行班级人员的组建,除去基础内容的讲解之外,还设置与新能源车相关的教学内容,邀请企业内部技术人员进行授课,确保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能够有效衔接。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企业的参观学习,当学生需要实习时可以直接安排学生进行实习,而当学生面临就业压力时,新能源车企则为定向班级内容的学生提供优先录用的便利。
结语:综上所述,职高汽车电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可以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还可以搭建起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降低学校和企业的教学成本。这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教学模式还构建了一个多方获利的培养体系,学校可以从企业获得最新的行业动态,企业可以接收到符合需求的人才,大大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在未来,这种衔接模式仍然大有可为,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理念的更新并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争取搭建出更为适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孙永明.浅析职高院校新能源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J].时代农机,2020,47(01):129+131.
[2]王德明,马三泰,袁强.基于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农村职业高中学生(学徒)“4+4”实训模式探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1,(12):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