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中声乐艺术的多维审视与发展路径探究
马婧威
大连市甘井子区文化旅游事业服务中心(文化馆)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群众文化中声乐艺术的多维特征,并基于此探寻其有效的发展路径。通过对声乐艺术在文化传承、社会凝聚、审美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分析,揭示其在群众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结合当下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从人才培养、活动创新、技术融合等方面推动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群众文化;声乐艺术;多维审视;发展路径
群众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广大民众的生活风貌和精神追求。声乐艺术以其独特的表现力和广泛的参与性,成为群众文化中极具活力的元素。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对群众文化中的声乐艺术进行全面、深入的多维审视,并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路径,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群众文化中声乐艺术的多维审视
(一)文化传承维度
1.传统声乐文化的延续。声乐艺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许多传统的民歌、戏曲唱段等,都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群众文化中,通过口传心授、民间表演等形式,这些传统声乐艺术得以代代相传。例如,各地的山歌,如陕北信天游、云南山歌等,以其独特的旋律和歌词,讲述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故事、风俗习惯,成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文化交流与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群众文化中的声乐艺术也在这种交流中不断融合创新。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声乐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结合,既保留了少数民族音乐的特色,又赋予了其新的时代魅力,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二)社会功能维度
1.凝聚社会力量。声乐艺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集体演唱、合唱等形式能够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例如,社区组织的合唱比赛,居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进行排练、演出,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2.促进身心健康。参与声乐艺术活动对群众的身心健康有益。唱歌可以调节呼吸,增强心肺功能,同时也是一种情感表达和宣泄的方式。在工作之余,通过唱歌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艺术审美维度
1.提升审美能力。声乐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群众在欣赏和参与声乐表演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从而拓宽审美视野,提升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和鉴赏能力。例如,通过欣赏古典声乐作品,感受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旋律,培养对高雅艺术的审美情趣。
2.丰富审美体验。声乐艺术以其声音的表现力,能够唤起人们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带给群众独特的审美体验。无论是激昂的高音、婉转的旋律还是深情的歌词,都能触动人们的心灵,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丰富内心的审美世界。
二、群众文化中声乐艺术的发展现状
(一)积极方面
传播途径多元化: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使声乐艺术更贴近群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得以迅速传播,激发了年轻人的参与兴趣,如抖音等平台让众多民间声乐爱好者有了展示的机会。
文化融合丰富创作:多元文化的融合为声乐艺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素材,艺术家创作出新颖且具深度的作品,如一些融合了民族与流行元素的歌曲,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
活动形式多样:各地举办的音乐节、演唱会、歌唱比赛等活动层出不穷,为群众提供了展示平台,激发了其学习和参与热情,像《中国好声音》等节目挖掘了不少优秀的平民歌手。
教育与普及加强:文化馆、社区等场所开设声乐课程,专业教师进行指导,提升了群众的声乐水平。还有“声乐进校园”“声乐进社区”等活动,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众群体的音乐素养。
地域特色凸显:不同地区结合自身文化特色发展声乐艺术,如威海市音协组织具有海洋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声乐活动,依兰县唱响生活艺术团排演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等,既丰富了声乐艺术的内涵,又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面临挑战
人才队伍断层。目前,群众文化中声乐艺术人才队伍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专业的声乐指导人员相对匮乏,很多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声乐教学和指导由业余爱好者担任,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年轻一代对传统声乐艺术的学习和传承热情不高,导致人才队伍出现断层现象。
传统声乐传承难:现代生活节奏快,多数人不愿花时间精力学习传统声乐,导致一些珍贵的艺术形式面临失传危险,如部分地方戏曲的传承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
商业化影响质量:部分声乐作品为迎合市场,过于追求流行和商业元素,忽视了艺术的传统深度和内涵,导致作品缺乏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技术依赖问题:虽然技术进步为声乐发展提供了便利,但过度依赖电子制作,会削弱声乐表演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如一些经过过度修音的歌曲,失去了现场演唱的魅力。
三、群众文化中声乐艺术的发展路径
(一)加强教育与培训
专业指导:邀请专业声乐教师、歌唱家等为群众提供歌唱技巧、发声方法、表演艺术等方面的指导,提升群众的声乐水平.
开设课程:在社区文化中心、老年大学、青少年宫等场所开设声乐课程,系统地传授声乐知识和技能,培养群众对声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举办讲座:定期举办声乐艺术讲座,介绍声乐艺术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风格和流派等知识,提高群众对声乐艺术的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
(二)丰富演出与活动
举办各类声乐比赛:如歌唱比赛、合唱比赛等,激发群众参与声乐艺术的热情,发现和培养优秀的声乐人才,同时也为群众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组织文艺晚会:在节日、庆典等特殊时期,组织以声乐表演为主的文艺晚会,让群众在欣赏高水平声乐节目的同时,增强对声乐艺术的热爱之情。
开展社区声乐活动:在社区内举办小型音乐会、声乐沙龙等活动,促进邻里之间的文化交流,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
(三)促进传承与创新
传承经典:挖掘和整理传统声乐作品,如民歌、戏曲等,组织群众学习和演唱,让这些经典作品在群众文化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鼓励创作:支持和鼓励专业和业余词曲作者创作具有时代特色和群众生活气息的声乐作品,反映当代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丰富声乐艺术的表现内容。
融合创新:将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如舞蹈、戏剧、朗诵等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综合艺术形式,推动声乐艺术的创新发展。
(四)强化宣传与推广
媒体宣传: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平台,播放优秀的声乐节目和作品,介绍声乐艺术的相关知识和活动信息,扩大声乐艺术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推广:通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声乐表演视频、教学资料等内容,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声乐艺术。
举办展览展示:举办声乐艺术展览,展示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经典作品等,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声乐艺术的魅力。
(五)完善设施与保障
建设演出场所:加大对文化场馆、剧院、广场等演出场所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为群众声乐演出提供更好的场地条件。
配备专业设备:为群众文化活动配备专业的音响、灯光等设备,提高声乐表演的质量和效果。
政策与资金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群众文化中声乐艺术的发展,加大对声乐艺术活动、教育、创作等方面的资金投入。
结语
群众文化中的声乐艺术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社会功能,在文化传承、社会凝聚和艺术审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当前其发展面临一些挑战,但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活动形式与内容以及强化技术应用与传播等多方面的努力,能够推动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中持续繁荣发展,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文化软实力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简介:马婧威,大连市甘井子区文化旅游事业服务中心(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声乐表演、辅导、培训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