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效果研究

作者

邓婷

冕宁县复兴镇高窑小学校 615602

引言:小学低段是学生音乐启蒙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教学对于学生未来音乐素养的形成与音乐兴趣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训练,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枯燥,难以充分激发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而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将游戏元素融入音乐教学之中,符合小学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天性,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然而目前关于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研究尚不够深入,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与效果评估体系。

一、小学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音乐学习需求分析

(一)身心发展特点

小学低段学生(通常指一、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在认知方面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对直观、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兴趣;在情感方面他们情感丰富且易受外界影响,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同伴的认可;在动作发展方面他们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与肢体表现欲望,喜欢通过身体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二)音乐学习需求

基于小学低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他们在音乐学习上有着独特的需求,他们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接触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基本要素,培养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他们渴望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歌唱、律动、演奏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发展音乐表现力与创造力,同时小学低段学生正处于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音乐学习中的合作活动能够满足他们与同伴互动交流的需求,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二、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游戏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

在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十分关键,教学会紧密结合教材与生活实际,以小学音乐教材为蓝本,挑选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趣的音乐素材开展游戏化教学,比如学习《动物说话》时设计“动物模仿秀”游戏,学生兴致勃勃地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同时巧妙融入歌曲的歌词和节奏,学生在模仿玩耍间不知不觉就掌握了歌曲的旋律与节奏,学习变得轻松又有趣;教学注重融入多元音乐元素,在游戏中引入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多样的乐器演奏等,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音乐世界,像开展“音乐宝藏大探险”游戏,把风格各异的音乐片段藏在教室各处,学生一边寻找“宝藏”一边聆听音乐,了解不同风格特色,还能依据音乐节奏即兴创作舞蹈动作音乐视野得以大大拓宽。

(二)游戏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独具巧思,情境教学法是重要一招,教师会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音乐情境,把学生引入特定的音乐氛围里,让学习体验感直线上升,就像教《小雨沙沙》时借助多媒体设备模拟出春雨淅淅沥沥的画面与声音,学生瞬间化身小雨滴、种子,用歌唱和律动演绎小雨滋润种子的过程,在沉浸式体验中,对歌曲内涵的理解也愈发深刻,竞赛教学法同样效果显著,教师会组织音乐竞赛活动,点燃学生的竞争热情与学习动力,比如开展“节奏大师挑战赛”,学生分组参与在听辨节奏、拍打节奏等环节中展开激烈角逐,获胜小组还能收获奖励。

(三)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评价体系时,我们采取了多元化举措,摒弃过去教师“一言堂”式的单一评价,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主体格局,比如音乐游戏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内互评,让他们分享彼此在游戏中的表现与心得,在交流中加深对自身优缺点的认识;同时邀请家长参与学生的音乐展示活动,家长根据孩子现场表现给予评价反馈,让学生从不同视角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聚焦学生在音乐游戏中的参与热情、合作表现、创新思维等,一旦发现闪光点就及时肯定鼓励,终结性评价则借助期末音乐表演展示等形式,综合考量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能更客观、全面地呈现学生音乐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优化提供有力支撑。

三、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的效果分析

(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参与度

通过对实施游戏化教学前后的课堂观察与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显著提高。在游戏化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明显增强,超过 90% 的学生表示喜欢音乐游戏化教学方式,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让他们觉得音乐学习变得更加有趣、轻松。

(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

在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里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成果颇丰,于音乐感知能力提升而言,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借助多种感官投身音乐活动,他们对音乐节奏、旋律、音色等要素的感知愈发敏锐,就像在“音乐听辨大闯关”游戏里学生需在限定时间内,快速且精准地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以及各异节奏型的特点,在一次次闯关挑战中音乐感知能力显著增强,在节奏感与表现力培养方面,各类节奏游戏与律动活动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拍手、跺脚、尽情

舞蹈,能精准捕捉节奏变化。

(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在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中,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成效显著,在团队协作能力方面众多音乐游戏以小组形式开展,学生在共同达成游戏目标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他人想法,合理分工协作,像“音乐团队大比拼”游戏,各小组学生紧密配合,完成歌曲演唱、节奏伴奏等任务,在一次次合作里团队协作能力不断得到锻炼与提升;而在创新思维培养上游戏化教学为学生营造了自由创造的环境,学生在音乐游戏里积极思索、勇于创新。

结束语: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音乐学习需求的有效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游戏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及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能够显著提升小学低段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参与度,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然而音乐游戏化教学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如何更好地平衡游戏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提高教师的游戏化教学能力等,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问题,不断完善小学低段音乐游戏化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为小学低段音乐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对霞 .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索 [J].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1):0021-0024.

[2] 范颖. 小学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5):3.

[3] 杨 芳 . 小 学 低 段 音 乐 课 堂 律 动 教 学 实 践 研 究 [J]. 环 球 慈善 ,2021,000(003):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