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方法

作者

徐文涛

420117199007077572

引言: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安全、进度以及经济效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正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方向发展。同时,现场施工管理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施工安全,已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1 软土地基问题及影响

软土地基在建筑中常见,特点为低承载力、高压缩性、差透水性,可能导致地基沉降和变形,影响建筑稳定性和寿命。有效处理软土地基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1.2 常用地基处理方法

处理软土地基的常用方法有换填垫层法、强夯法和挤密砂桩法。换填法通过替换软土层为高强度材料提升承载力;强夯法用重锤压实地基;挤密砂桩法则通过砂桩挤压使地基更密实。

1.3 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依据

选择地基处理方法需考虑地质条件、建筑类型及荷载、工期和成本等因素。应基于地基承载力、变形特性及建筑稳定性要求,并考虑施工的可行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确保方案科学合理。

2. 电气通路设计与施工技术

2.1 电气暖通电路施工基础

电气通路设计与施工是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涉及电气设备选型、布置和电路设计、铺设。施工需确保电路安全、经济合理,满足建筑需求。

2.2 接地施工的重要性与要求

接地施工是电气通路设计与施工的关键,确保电气系统安全稳定。要求包括接地电阻达标、装置位置合理、连接牢固可靠。合理接地施工可防电气事故,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2.3 电气安全性保障措施

为确保电气通路设计与施工安全,需采取保障措施,如加强设备绝缘、设置漏电保护、定期电气安全检查。还需加强施工人员电气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施工安全可控。

3. 防水施工技术

3.1 建筑施工中防水技术的重要性

防水技术对建筑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它能防止水分渗透损害结构,延长使用寿命,并提升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效果。

3.2 防水材料选择与施工标准

选择防水材料时,需考虑其防水性、耐久性和环保性,并根据建筑需求和施工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时应遵循标准和规范,确保防水层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3.3 特殊部位防水施工技术管理

对于结构复杂、受力集中的特殊部位,如屋面拐角,需加强技术管理。采取如设置附加防水层、加强密封性等措施,确保防水效果,并加强质量监控和验收,保证施工质量。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方法

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1 施工现场环境与条件的勘察

应对施工区域进行详细的现场勘察,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以及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地下管线等障碍物情况。根据勘察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和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1.2 招投标书与施工图纸的制定

招投标书是确定施工范围、质量、工期等关键要素的重要依据,应明确、详细、准确。施工图纸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文件,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图纸应经过严格审核,确保无误后发放给施工单位。

1.3 施工计划的制定与调整

根据施工图纸和现场勘察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人员配置、材料采购、设备调配等。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

2. 人力资源的有效调度与管理

2.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专业素质的培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2.2 施工团队的组建与协作

根据施工任务和人员特点,组建高效的施工团队,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团队内部的协作和沟通,确保施工过程的顺畅进行。

2.3 施工人员的培训与考核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通过考核,了解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操作习惯,为后续的调度和管理提供依据。

3. 安全生产管理的实施

遵循安全生产原则和规范,确保施工合法合规。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安全职责和要求。组建专业施工管理小组,负责安全、质量和进度管理。小组成员需具备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及时处理问题和隐患。定期排查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涵盖设备、材料、人员和环境。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保障施工安全稳定。

4. 施工监督与责任制的落实

建立监督制度,定期检查施工、生活、办公区域,确保整洁、安全和卫生。执行用电、用水安全规范,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施,保障运行安全。实施责任制,明确安全职责,建立考核机制,定期评估执行情况,确保责任制落实。

5. 激励机制的建立与运用

建立激励机制,包括奖金、晋升、荣誉等,以激发施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施严格的合格考核制度,评估施工人员技能和操作习惯。合格者获奖励和晋升,不合格者接受再培训。根据表现和贡献,对优秀施工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者实施惩罚和教育。

三、案例分析

1. 实例概述:以某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为20 万平方米,包括购物商场、餐饮娱乐、办公楼等。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面临了诸多挑战,但通过科学选择与实施施工技术方案,最终成功完成了项目。

1.1 施工技术方案的选择:项目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工艺和装饰材料,包括空调系统、消防设施、通风设备等,并且采用了具有节能环保特点的建筑材料。在购物商场部分,施工过程中采用了大型玻璃幕墙,以及先进的照明系统,以提升商场的整体形象。项目团队根据工程特点,选择了适合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例如,在商场内部装修时,采用了模块化施工和预制构件,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项目还采用了大型起重设备、混凝土搅拌站等先进设备,保证了建筑施工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1.2 实施过程:在项目启动前,项目团队进行了详细的施工准备,包括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人员的培训等。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注重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控和管理。同时,项目团队还积极与各方沟通协调,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施工完成后,项目团队进行了严格的施工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2.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法

2.1 技术难题:商业综合体用地面积有限,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挑战。商场内部装修消防管线走向不合理,影响了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2.2 解决方法:

经过几轮修订设计和多次沟通协调,最终解决了建筑设计的难题。通过重新规划管线走向,保证了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

3. 施工质量的评估与反馈

3.1 评估方法:项目团队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包括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检查。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3.2 反馈与改进: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及时收集各方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反馈的问题和建议,项目团队及时制定改进措施,并在后续施工中加以实施。

4. 现场施工管理方法的实践效果

项目团队通过科学的施工管理和精细化过程控制,确保了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稳定。团队监控施工进度,及时调整计划以保证工程按时完成,并通过质量检测和现场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团队重视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协作,通过培训和考核提升技能和协作能力。积极沟通协调,确保施工顺利,并注重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团队严格执行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备维护保养和安全培训。注重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保障施工安全。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也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了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星辰 , 王盼盼 . 基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的研究 [J].居舍 ,2023,(36):133-136.

[2] 崔玉宝 , 马恒伟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管理策略研究 [J]. 工程与建设 ,2023,37(06):1783-1785.

[3] 曹浪嘉 .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3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