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变革与应对策略
王莹莉
420881199110265423
引言: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 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技术迭代快、智能化程度高、融合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新基建项目的工程造价计价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计价模式已难以满足新基建项目的需求,变革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势在必行。
一、新基建对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影响
(一)技术因素影响
新基建项目大量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 5G 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算法等。这些创新元素使得项目的成本构成更加复杂,传统的计价依据和方法难以准确估算其成本。例如,在大数据中心建设中,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硬件设备更新换代迅速,价格波动较大,且其运行维护成本也与传统设备有很大差异,这给工程造价的准确计价带来了困难。
(二)项目特点影响
新基建项目往往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集成化,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交叉融合。例如,工业互联网项目需要将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涉及软件开发、硬件设备安装、网络搭建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之间的成本关联复杂,传统的按专业划分计价的方式难以准确反映项目的整体成本。
(三)市场环境影响
新基建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市场价格波动频繁。同时,新基建项目的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对计价模式的时效性要求更高。传统的计价模式往往基于历史数据和经验,难以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导致计价结果与实际成本偏差较大。
二、当前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计价依据滞后
现有的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大多基于传统基建项目制定,对于新基建项目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成本反映不足。例如,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中,相关计价定额和费用标准尚未完善,导致计价过程中缺乏准确的依据,容易出现高估冒算或低估漏算的情况。
(二)计价方法单一
目前,我国工程造价计价主要采用定额计价和工程量清单计价两种方法。定额计价方法过于依赖定额,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新基建项目成本构成的多样性;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价的透明度和竞争性,但对于新基建项目中一些难以量化的工作内容,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计价效果并不理想。
(三)信息化程度低
传统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主要依赖人工计算和纸质文档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不仅导致计价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现计算错误和数据丢失等问题。在新基建项目中,由于数据量大、计算复杂,传统的计价方式难以满足项目管理的需求。
(四)计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新基建项目的工程造价计价需要计价人员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如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然而,目前大部分计价人员主要熟悉传统基建项目的计价方法和技术,对新基建领域的知识了解不足,难以准确把握新基建项目的成本特点,影响了计价结果的准确性。
三、新基建背景下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变革方向
(一)建立动态的计价依据体系
随着新基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价格的变化,计价依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应建立动态的计价依据调整机制,定期收集和分析新基建项目的成本数据,及时修订相关定额和费用标准,确保计价依据能够准确反映新基建项目的实际成本。
(二)创新计价方法
针对新基建项目的特点,探索创新计价方法。例如,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将新基建项目的成本分解到各个作业环节,根据作业的消耗资源情况计算成本,提高计价的准确性。同时,可以引入价值工程方法,在保证项目功能的前提下,优化项目成本,提高项目的性价比。
(三)加强信息化建设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构建工程造价计价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计价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提高计价的效率和准确性。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新基建项目的历史成本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计价提供参考依据;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计价模型的自动优化和调整。
(四)培养复合型计价人才
加强工程造价计价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水平。鼓励计价人员学习新基建领域的相关知识,如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使其能够准确把握新基建项目的成本特点,熟练运用新的计价方法和技术。同时,可以引进具有新基建背景的专业人才,充实计价人才队伍。
四、应对策略
(一)政策支持与引导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新基建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变革。例如,制定新基建项目计价规范和标准,引导市场主体采用新的计价方法和技术;加大对工程造价计价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计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二)行业协会发挥作用
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新基建工程造价计价的研究和交流活动,推广先进的计价经验和技术。同时,可以开展计价人员的培训和认证工作,提高计价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企业主动变革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主动适应新基建背景下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变革。
建设单位应加强对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和计价单位;
施工单位应提高自身的计价水平,优化项目成本结构,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风险管理
新基建项目的工程造价计价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等。因此,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在计价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合理确定风险费用,降低项目成本风险。
结论
新基建的快速发展对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的计价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基建项目的特点,变革工程造价计价模式是必然趋势。通过建立动态的计价依据体系、创新计价方法、加强信息化建设和培养复合型计价人才等措施,可以推动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变革,提高新基建项目工程造价计价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共同努力,加强政策支持、行业引导和企业主动变革,积极应对新基建背景下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变革带来的挑战,为新基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新基建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变革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新基建发展的需求,推动工程造价计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亚静 . 新基建背景下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探讨——以“工程财务管理”课程为例 [J]. 房地产世界 ,2024,(03):51-53.
[2] 谢亦 . 基于 BIM 的市政基建工程全过程造价管控方法 [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23(05):39-41.
[3] 阮永丽 , 屈军 . 电网基建工程全过程造价管控研究 [J]. 云南电力技术 ,2023,51(05):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