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档案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

周洋

通辽市科尔沁区党史地方志研究室 028000

一、引言

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基层社会治理是关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环节。档案资源作为记录社会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意义重大。随着社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新情况,对档案资源需求日增,但开发利用存在不足,难以满足需求。因此研究其开发利用具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旨在分析现状、找出问题并提出优化路径,以提升档案资源社会价值与服务效能,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支持,同时丰富相关理论并指导实践。

二、档案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社区管理中的档案利用

在社区管理中,档案资源的应用十分广泛。人口信息档案是社区管理的基础,它详细记录了社区居民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为社区开展人口普查、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如社区在进行居民养老服务登记时,可以通过人口信息档案快速准确地获取符合条件的居民信息,提高工作效率。房屋登记档案也在社区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记录了社区内房屋的产权归属、面积、户型等信息,有助于社区了解居民的居住状况,为社区规划、物业管理等工作提供支持。当社区需要进行老旧小区改造时,房屋登记档案可以帮助确定改造范围和改造对象,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公共服务中的档案支持

在社保、医疗等民生领域,档案资源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社保档案记录了居民的参保信息、缴费年限、待遇享受等情况,居民在办理社保业务时,如退休手续、医保报销等,需要提供相关的社保档案。通过便捷查询和共享社保档案,能够提高社保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让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务。医疗档案则包含了居民的病历、诊断结果、治疗记录等信息,它在医疗服务中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可以通过查阅患者的医疗档案,了解患者的病史和健康状况,为患者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疗档案的共享也有助于实现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矛盾调解与历史追溯

档案在矛盾调解和历史追溯方面具有重要的证据作用。在解决邻里纠纷时,相关的档案资料如房屋边界记录、邻里协议等,可以为调解工作提供依据,帮助调解人员了解纠纷的历史背景和事实真相,从而更加公正地解决纠纷。在土地争议等问题中,档案资源的历史追溯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土地档案记录了土地的权属变更、使用状况等信息,通过查阅这些档案,可以明确土地的产权归属,解决土地争议问题。如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中,土地承包档案可以作为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依据,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数字化程度不足

目前,基层档案管理仍以纸质为主,信息化水平较低。许多基层单位缺乏必要的数字化设备和技术支持,档案的整理、存储和检索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工作效率低下。纸质档案容易受到损坏、丢失和篡改,难以长期保存和有效利用。同时数字化程度不足也导致档案资源无法实现快速共享和远程查询,限制了档案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应用范围。

(二)共享机制不健全

部门间档案资源壁垒严重,缺乏有效的共享机制。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各自为政,建立了独立的档案管理系统,导致档案资源无法实现互联互通。这使得在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协作时,档案资源的获取和共享变得困难,影响了工作效率和治理效果。如在处理社区居民的综合事务时,需要涉及民政、社保、公安等多个部门的档案信息,但由于共享机制不健全,各部门之间信息难以互通,导致工作流程繁琐,居民办事不便。

(三)公众参与度低

居民对档案价值的认知不足,主动利用档案资源的意识薄弱。许多居民不知道档案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缺乏主动查询和利用档案的意识。这使得档案资源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也限制了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程度。同时基层工作人员对档案资源的利用能力也有待提高,一些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无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

四、优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一)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引入智能技术,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基层单位应加大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投入,配备必要的数字化设备,如扫描仪、高拍仪等,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实现档案的智能化管理。如可以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的在线存储、检索和查询,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档案数字化标准建设,确保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统一的档案数字化标准和规范,对档案的扫描、存储、传输等环节进行规范,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用性。同时加强档案信息的安全保护,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防止档案信息的泄露和篡改。

(二)构建跨部门共享平台

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整合。政府应牵头构建跨部门的档案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部门的档案管理系统,实现档案资源的互联互通。通过共享平台,各部门可以实时获取和共享档案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治理能力。如在社区治理中,共享平台可以整合民政、社保、公安等部门的档案信息,为社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健全档案资源共享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规范档案资源的共享范围、方式和流程,确保档案资源的共享安全和有序进行。同时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和维护,及时更新和完善档案信息,保证档案资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加强宣传与培训

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和居民的档案利用能力。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如举办档案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向居民宣传档案资源的价值和作用,提高居民对档案资源的认知度和主动利用意识。同时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培训,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档案资源。建立档案资源利用激励机制,鼓励公众参与档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可以设立档案利用奖励制度,对积极利用档案资源解决实际问题的居民和单位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公众参与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

五、结论

档案资源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信息支撑,在社区管理、公共服务及矛盾调解等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治理工作提供了信息支持与决策依据。但当前其开发利用存在数字化水平低、部门共享机制不健全、公众参与意识薄弱等问题。对此可通过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引入智能技术提升管理效率;构建跨部门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资源整合;加强宣传与培训,增强基层人员和居民的档案利用能力等措施,释放档案资源潜力,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与社会治理深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需持续探索创新,优化利用模式,提升社会价值与服务效能,为基层治理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菲菲 , 蔡小飞 . 社会治理视角下档案服务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以宁波地区为例 [J]. 办公室业务 ,2025,(10):176-179.

[2] 谢诗艺, 周轩. 深化档案文化建设提升档案治理效能——面向“十五五”的档案文化建设思考 [J]. 档案与建设 ,2025,(04):42-46.

[3] 冷波 . 档案规范化建设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路径研究 [J]. 兰台内外 ,2025,(1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