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设备管理策略
王玉华
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 816000
0 引言
关键设备作为化工装置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装置的运行状态。科学有效的关键设备管理策略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降低维护成本,对保障化工装置长周期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 化工装置关键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化工装置中的关键设备涵盖反应釜、压缩机、泵、换热器等,这些设备在化工生产流程中承担着核心功能,是整个生产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关键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局部生产环节停滞,还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装置的运行,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与经济损失。有效的关键设备管理能够及时发现设备潜在问题,通过预防性维护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将设备故障风险降至最低,保障化工装置连续、稳定、高效运行。
2 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策略
2.1 设备选型采购阶段管理
设备选型采购是关键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起点,对设备后续运行起着决定性作用。在选型过程中,需结合化工装置的生产工艺要求、运行环境、生产规模等因素,综合评估设备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可靠性、能耗水平等。选择技术先进、质量可靠、适配性强的设备,避免因设备选型不当导致运行效率低下或频繁出现故障。同时,要对设备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考察其生产能力、技术实力、售后服务等方面,确保设备采购质量与后期服务保障。建立科学的采购决策机制,综合考虑设备的采购成本、运行成本、维护成本以及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总费用,实现设备采购的经济性与实用性平衡。
2.2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管理
设备安装调试是设备投入运行前的重要环节,安装质量与调试效果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性能与稳定性。在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设备安装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设备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同时,要对安装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备调试阶段,需制定详细的调试方案,对设备的各项功能和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包括设备的运行参数、控制性能、安全保护装置等。
2.3 设备运行维护阶段管理
设备运行维护是保障关键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的核心环节。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监测体系,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实时采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振动、转速等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设备运行异常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维护计划,根据设备的运行状况和使用周期,开展定期维护、预防性维护和状态维护。定期维护包括设备的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常规保养工作;预防性维护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预测设备故障,提前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更换零部件;状态维护则依据设备实际运行状态,灵活调整维护策略。此外,还要加强设备的备件管理,确保关键备件的合理储备,以应对突发故障,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3 关键设备技术升级与优化策略
3.1 设备智能化改造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化工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对关键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安装传感器、智能仪表、控制系统等,实现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与分析。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预测设备故障,为设备维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智能化改造还能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与控制,提高设备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提升化工装置的智能化水平,保障关键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
3.2 节能降耗技术应用
化工生产过程中,关键设备能耗占比较大。应用节能降耗技术,对关键设备进行优化升级,能够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如,采用高效节能的电机、泵类设备替代老旧设备;对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换热效率;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根据设备实际运行需求调节电机转速,降低能耗。同时,通过对生产工艺的优化,合理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还能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3.3 新材料与新工艺应用
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为化工关键设备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关键设备管理中,积极引入新型耐腐蚀、耐高温、高强度材料,可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减少设备因材料问题导致的故障。同时,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加工技术,能够提升设备的制造精度和质量,优化设备结构,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例如,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可提高零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应用先进的表面处理工艺,可增强设备表面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有助于提升关键设备的整体性能,保障化工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4 关键设备管理的人员保障策略
4.1 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
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关键设备的管理效果。加强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制定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对设备管理人员,开展设备管理理论、技术知识、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设备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操作规程、安全知识、维护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其正确操作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运行中的问题。同时,鼓励员工参加行业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学习先进的设备管理经验和技术,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通过持续的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设备管理与操作队伍。
4.2 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涵盖设备运行效率、故障率、维护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对人员工作绩效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实施相应的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如奖金、晋升机会、荣誉称号等;对工作表现不佳的人员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和督促改进。通过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人员工作责任心,保障关键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3 团队协作与沟通机制
化工装置关键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备管理部门、生产部门、维修部门等多个部门之间的密切协作与有效沟通。建立完善的团队协作与沟通机制,明确各部门在设备管理中的职责与分工,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定期组织召开设备管理协调会议,共同商讨解决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设备维护与管理计划。通过加强团队协作与沟通,提高设备管理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及时解决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保障化工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5 结语
化工装置长周期运行的关键设备管理,需全生命周期管理、技术优化、人员保障多策略协同。这些策略的有效实施,能提升设备可靠性,降低运行风险,助力化工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长周期运行管理实践 [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407.143.
[2] 张建虎 , 管生洲 , 冯光锐 , 等 .60t/h 酸性水汽提装置长周期运行技术改造 [J]. 河南化工 ,2023,40(10):43-44.
[3] 郭宏帅 , 石林 , 范思强 . 化工原料型加氢裂化装置多周期运行分析 [J]. 当代化工 ,2022,51(10):2441-2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