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孟俊清
身份证号码:152631198706293019
引言
当前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在各环节存在诸多痛点,如投资估算失准、成本控制乏力、信息协同不足等,不仅影响项目经济效益,也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数字化浪潮、绿色节能需求及新能源技术革新,为造价管理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一、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
1.1 电力工程造价的构成与特点
电力工程造价主要由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等构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在电力工程中占比较大,特别是变电站的变压器、断路器,以及输电线路的杆塔、电缆等关键设备。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涵盖土建施工与电气设备安装成本。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土地征用、勘察设计、监理等费用。其特点体现在技术性强,电力工程涉及复杂的电气系统与输电技术,对造价估算精度要求高。
1.2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是以电力工程项目为对象,通过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费用的预测、控制、核算与分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管理活动。其核心目标为成本控制,确保项目实际投资不超预算;提高投资效益,通过科学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障工程质量,在合理造价范围内实现工程建设目标。规避风险,对市场波动、政策变化等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管控。
1.3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阶段与流程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决策阶段,需开展可行性研究,结合市场需求与技术方案,完成投资估算,为项目立项提供依据。设计阶段,通过限额设计、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编制设计概算,严格控制造价。招投标阶段,规范招标文件编制,合理确定标底,签订严密合同。施工阶段,跟踪工程进度,严控工程变更,定期进行成本核算。
二、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剖析
2.1 投资决策阶段造价管理现状
在电力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可行性研究与投资估算的科学性对后续造价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部分电力企业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环节存在调研不充分、数据收集不全的问题。在投资估算方面,虽然有定额指标等参考依据,但由于电力技术更新换代快,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涌现,估算指标难以快速更新,导致估算结果与实际成本脱节。
2.2 设计阶段造价管理现状
设计阶段是控制电力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项目 60%-70% 的成本。目前设计阶段存在重技术轻经济的倾向。设计单位往往更注重技术方案的先进性和安全性,对造价控制重视不足。限额设计的实施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尽管部分项目推行了限额设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设计人员为避免承担设计变更责任,在限额内预留较大安全系数,导致设计方案保守,未能充分挖掘造价优化空间。
2.3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阶段造价管理现状
在招投标阶段,存在着围标、串标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些投标企业相互勾结,通过抬高或压低报价来控制中标结果,扰乱市场秩序,导致中标价格无法真实反映项目成本。招标文件编制不严谨也是常见问题,条款表述模糊、工程量清单不准确等,容易引发合同纠纷和后期索赔,给造价管理带来风险。合同管理方面,合同条款不完善、风险分配不合理的情况较为普遍。
2.4 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现状
施工阶段是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工程变更频繁是施工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前期设计深度不足、地质条件变化、政策调整等原因,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大量工程变更。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措施执行不到位。部分施工单位缺乏成本管理意识,材料浪费严重,人工、机械使用效率低下。机械设备调度不合理,出现闲置或重复租赁的情况,增加了施工成本。监理单位对施工过程的造价监管力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不合理的费用支出。
2.5 竣工结算阶段造价管理现状
竣工结算阶段作为电力工程造价的最终确定阶段,目前在这一阶段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是结算效率低,结算审核效率低主要是因为竣工工程资料不齐、审核人员素质不高。其次是在结算审核过程中虚报工程量、高套定额问题依然存在。在结算资料中施工单位为博取更多的利益,将本项目已完成而实际工程量未统计进去的部分列为工程量的统计范畴,而对于这些工作中已经包含在定额中的部分工作也重复计算。
三、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发展趋势探讨
3.1 数字化与智能化趋势
信息化与智慧化使工程造价的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模式发生变化。大数据技术利用大数据如电力工程的历史造价信息、物价信息及政策法规变化为电力工程投资估算及造价估算的编制提供大数据支持,例如,使用大数据进行人工智能的信息采集和判断能力,从而得到一个实时且对大数据处理能力相对弱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小的投资估算编制方案。在计算审核工程造价审核工作中,使用智能机器人能够即时进行资料的审核,例如进行数据判断和资料判断工作。
3.2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趋势
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至运营全生命周期视角下开展项目建设的成本管理。改变传统按阶段分割的管理模式,将各个阶段结合,全方位对项目成本实施控制与管理,在项目的全过程各个阶段进行造价和成本控制,包括规划设计阶段对成本和造价的影响控制,在项目的施工阶段控制建设成本和投资成本,在运维阶段对项目维护成本及收益的比较控制。
3.3 绿色节能与新能源相关造价管理趋势
双碳”的提出来,绿色、节能型电力项目的快速增加,也提出了造价管理的新要求,绿色电力项目中出现了新的环保材料、节能设备,造价组成发生了变化,要相应构建新的造价指标、造价评价标准;新能源项目补贴、碳交易这些政策条件也会对造价产生很大的影响,造价管理人员必须注重政策研究,对造价管理方式及时调整,使项目具有经济性,以促进整个电力行业走向绿色发展之路。
3.4 协同管理趋势
协同化管理是强化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环节中不可少的内容。协同化管理为当前主要提出的模式,指建设项目各方作为一协同参与管理力量,实时共享数据信息进行协同化管理。具体来说,在项目的设计环节,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及时根据信息发布造价,协助设计方做好设计,而在施工管理中,相关单位根据工程出现的实际情况及时商量解决策略,相互交流变更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工程变更对造价产生的影响。
结语
本研究系统梳理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现状,揭示各环节现存问题,明确数字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发展趋势。优化造价管理,既能破解当前困局,又能契合能源转型需求。随着管理模式创新、技术深度应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将更科学高效,有力推动电力行业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宣丹.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招标,2024,(08):120-122.
[2]胡晋岚,王丙乾,董剑敏.配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南方能源建设,2019,6(02):10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