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探讨

作者

吴志鹏

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  816000

引言

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生产过程涉及众多复杂的化工装置。化工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涉及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物质和复杂的化学反应,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环境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因此,开展化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能够提前识别潜在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障化工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推动化工行业朝着安全、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一、化工装置运行安全风险的特性

化工装置运行安全风险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动态性和隐蔽性等特性。多样性体现在风险来源广泛,涵盖设备故障、操作失误、工艺设计缺陷、外部环境变化等多个方面;复杂性表现为各风险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复杂的风险网络;动态性是指随着化工装置运行时间的推移、生产工艺的调整、人员的变动等,风险状况会不断发生变化;隐蔽性则是部分风险因素不易被察觉,可能潜伏在装置运行过程中,一旦条件成熟就会引发事故。这些特性使得化工装置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难度加大,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化工装置运行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2.1 确定评估范围与目标

在开展化工装置运行安全风险评估前,需要明确评估的范围与目标。评估范围应涵盖化工装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修等各个阶段;评估目标则需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安全管理要求来确定,例如识别潜在风险、评估风险等级、提出风险控制建议等。只有清晰界定评估范围与目标,才能确保风险评估工作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避免出现评估范围过窄或目标不明确导致的风险遗漏等问题。

2.2 收集相关资料

资料收集是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工作。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化工装置的设计文件、工艺流程图、设备说明书、操作规程、运行记录、维护保养记录、安全管理制度等。同时,还应收集国内外同类型化工装置的事故案例、行业标准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资料。全面、准确的资料收集能够为风险评估提供丰富的信息支撑,有助于评估人员更深入地了解化工装置的运行状况和潜在风险。

2.3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安全风险评估的关键环节,旨在找出化工装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风险识别,如现场勘查法、专家经验法、头脑风暴法、检查表法等。现场勘查法通过对化工装置的实地观察和检查,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隐患;专家经验法则借助行业专家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识别潜在风险;头脑风暴法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讨论,激发思维,尽可能多地提出风险因素;检查表法则依据预先制定的检查清单,对化工装置的各个方面进行逐项检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识别风险因素。

2.4 风险分析与评估

在完成风险识别后,需要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与评估。风险分析主要是对风险因素的产生原因、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等进行深入剖析;风险评估则是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定性评估法(如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等)、定量评估法(如概率风险评估、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等)以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根据化工装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能够得出准确、可靠的风险评估结果。

三、化工装置运行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3.1 工程技术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是化工装置运行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通过优化工艺设计,采用先进、安全的生产工艺,降低反应过程中的危险程度;选用质量可靠、安全性能高的设备和管道,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设置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火防爆设施、泄漏报警装置、紧急切断装置、通风除尘系统等,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发展,减少损失。同时,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化工装置的自动化操作和监控,降低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风险。

3.2 管理措施

管理措施在化工装置安全风险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其熟悉化工装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违规行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此外,还应建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对化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3.3 人员行为控制措施

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化工装置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加强人员行为控制。通过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员工的安全责任感和自律意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遵守安全规定、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引导员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状态,合理安排工作任务,避免员工因疲劳、情绪等因素导致操作失误。同时,加强对承包商和外来人员的安全管理,确保其在化工装置区域内的作业安全。

四、化工装置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化工装置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智能化技术在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对化工装置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够更准确地预测风险,提高风险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智能安全设备和系统的应用,可实现自动化的风险控制和应急响应。另一方面,风险管理理念逐渐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更加注重对化工装置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控,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用系统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将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此外,跨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也成为发展趋势,将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信息技术、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为化工装置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提供更全面、更科学的解决方案。

五、结语

化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保障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深入了解化工装置运行安全风险的特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流程,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结合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和人员行为控制措施等多种风险控制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化工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在未来的研究与实践中,还需进一步探索更加高效、精准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以适应化工行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余涛 . 石化装置风险评估与仪表安全功能评估技术研究 [D]. 北京化工大学 ,2012.

[2] 张晓华 , 蔡宝华 , 付信玏 . 基于风险的装置过程安全管理评估方法 [J].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8,18(9):3.

[3] 张兰. 煤化工企业安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D]. 重庆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