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脐橙果实品质提升的栽培技术

作者

王铁文

茶陵县农业农村局 412400

一、引言

脐橙作为全球广泛种植且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柑橘类水果,在我国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数据显示,我国脐橙年产量近 400 万吨,种植区域覆盖江西、湖北、重庆等多个省市 ,形成了如江西赣南、湖北秭归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脐橙主产区。然而,随着全球水果市场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需求的持续升级,脐橙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市场对脐橙果实品质的要求愈发严苛,不仅关注果实大小、色泽等外观指标,对果实的糖酸比、香气成分、营养含量以及农药残留等内在品质也提出了更高标准;另一方面,现有栽培技术存在诸多不足,如品种布局不合理导致成熟期过于集中、土壤退化引发树体衰弱、肥料滥用造成果实品质下降、病虫害防治过度依赖化学农药致使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使得果实品质参差不齐,难以满足高端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并优化脐橙关键栽培技术,提升果实品质,成为突破产业发展瓶颈、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通过科学的品种选择与砧木优化,可充分发挥品种地域优势,实现错峰上市;精细化土壤管理能改善根际环境,为树体生长提供良好基础;科学施肥可精准满足脐橙生长发育需求,提升果实营养品质;绿色病虫害防控则能保障果实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因此,系统探究脐橙果实品质提升的栽培技术,对促进脐橙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品种选择与砧木优化

2.1 因地制宜选优品种

脐橙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对环境适应性及果实品质表现差异显著。早熟品种中,“早红”脐橙成熟早,能抢占早期市场,果实色泽鲜艳、风味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 13% -14% ;“赣南早” 脐橙则在早熟基础上,具有较好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单株产量较其他早熟品种高出 10%-15% 。早中熟品种 “纽荷尔脐橙” 凭借果实大(平均单果重 250 - 300 克)、果形美观、肉质脆嫩多汁、糖分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4%-16% )的特点,成为早中熟主栽品种,在江西赣南、湖北秭归等地广泛种植。晚熟品种 “红肉脐橙” 果肉呈独特红色,富含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番茄红素含量可达 3-5mg/100g ,风味独特;“伦晚脐橙” 挂果期长,果实品质优,在三峡库区等低山河谷地区表现良好,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低至 0.7%-0.9% 。选种时,需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温度、光照、降水等)、土壤质地与肥力、海拔高度等因素。以重庆奉节为例,其低山河谷的暖湿气候及微酸性土壤,适宜晚熟脐橙种植,充分发挥了晚熟品种错峰上市的优势。同时,进行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形成 “一村一品” 格局,不仅利于统一管理与技术推广,还能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例如,江西赣南通过规模化种植纽荷尔脐橙,形成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脐橙品牌,品牌价值超百亿元。

2.2 精准匹配砧木类型

砧木对脐橙树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及果实品质影响深远。枳砧脐橙具有矮化树冠、促进早结果的优势,在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和缓坡地,枳砧能使果实品质优良,且便于果园管理与果实采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比其他砧木高出 1 - 2 个百分点;香橙砧木根系发达、抗逆性强,尤其在碱性土壤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可保证脐橙树正常生长与果实品质,在pH 值 7.5 - 8.0 的土壤中,香橙砧木脐橙树的发病率较其他砧木降低 30%-40% ;红桔和枳橙砧木则适用于土层浅薄贫瘠的陡坡地,能够增强树体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于新建果园,从源头把控苗木质量,确保砧木与接穗的合理搭配。而对于已定植但砧木不适的果园,可采用靠接换砧技术。在春季或秋季,选择合适的砧木苗,与原树靠接,待接口愈合后,逐步去除原砧木上部,实现砧木更换,改善树体生长状况与果实品质。近年来,一些地区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砧木特性,为砧木选择与优化提供了新方向。

三、土壤精细化管理

3.1 深耕改土与有机质提升

良好的土壤条件是脐橙优质高产的基础。对于新建果园,在定植前进行全面深耕,深度达 60 - 80 厘米,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通气性与透水性。结合深耕,大量施入有机肥,如腐熟的农家肥(每亩施用量 2—3 吨)、绿肥、作物秸秆等。以江西赣南脐橙园为例,通过种植紫云英等绿肥作物,在盛花期翻压还田,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从 1.2% 提升至 2.0% 以上),还改善了土壤团粒结构 。对于老果园,采用逐年深翻扩穴的方式改良土壤。在树冠滴水线外挖环状沟或条沟,深度与宽度同新建果园深耕要求,将有机肥与表土混合回填,促进脐橙根系向纵深发展,增强树体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为果实品质提升奠定基础。研究表明,经过 3 - 5 年深翻扩穴的果园,脐橙根系分布深度增加 30%-50% ,果实单果重提高 10%-15% 。

3.2 生草栽培与覆盖管理

生草栽培是现代果园土壤管理的重要模式。在脐橙园内种植紫花苜蓿、白三叶、鼠茅草等草种,草带与树干保持 50-80 厘米距离。生草后,定期刈割,将割下的草覆盖于树盘下,增加土壤有机质。生草可降低果园地表温度(夏季可降低 ),减少水分蒸发(减少20%-30% ),保持土壤湿度;同时,吸引害虫天敌,如二星瓢虫和七星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果园覆盖可采用秸秆、稻草、地膜等材料。在夏季高温干旱期,利用秸秆覆盖树盘,能有效降低土壤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冬季覆盖地膜,可提高土壤温度(提高 2-3°C ),增强树体抗寒能力。覆盖还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人工除草成本,维持果园生态平衡。此外,一些果园尝试使用可降解地膜,既达到覆盖效果,又减少了白色污染。

3.3 土壤酸碱度调节

脐橙适宜在微酸性(pH 值 5.5 - 6.5)土壤中生长。当土壤 pH 值低于 5.5 时,土壤中铝、锰等元素溶解度增加,易对脐橙树产生毒害。此时,可施用石灰进行调节,每亩施用量 50 -100 公斤,均匀撒施后翻耕入土,提高土壤 pH 值 。若土壤 pH 值高于 6.5 时,可施用硫磺粉、酸性肥料(如硫酸铵、过磷酸钙)等进行改良,降低土壤 pH 值,改善土壤养分有效性,促进脐橙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进而提升果实品质。例如,在 pH 值 8.0 的碱性土壤中,通过施用硫磺粉调节,3 - 4 个月后土壤 pH 值可降至 7.0 左右,脐橙叶片黄化现象明显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升。

四、科学施肥管理

4.1 有机肥为主的施肥原则

有机肥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与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脐橙生长提供长效养分。在脐橙施肥中,应始终坚持 “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的原则。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的猪粪、鸡粪、饼肥等,配合适量的化肥(复合肥、过磷酸钙等)。在秋季采果后,及时施入基肥,每株成年脐橙树施入有机肥 20-30 公斤、复合肥 0.5 - 1 公斤、过磷酸钙 0.5 - 1 公斤,补充树体营养,促进树势恢复与花芽分化 。同时,近年来发展的微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可进一步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

4.2 精准追肥时期与用量

萌芽期追肥:在春季萌芽前 1 - 2 周,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每株成年脐橙树施入尿素 0.2 - 0.3 公斤、复合肥 0.2 - 0.3 公斤,促进春梢整齐萌发与健壮生长,为开花结果提供良好的枝梢基础。研究发现,萌芽期合理追肥可使春梢萌发率提高 20%-30% ,枝条健壮程度显著提升。

花期追肥:在花期和谢花后,施入保花稳果肥。以氮肥和磷肥为主,每株成年脐橙树施入尿素 0.1-0.2 公斤、过磷酸钙 0.2-0.3 公斤,同时叶面喷施 0.2%-0.3% 硼砂溶液和 0.3% - 0.5% 磷酸二氢钾溶液 2 - 3 次,提高花芽质量与授粉受精率,减少落花落果。通过花期追肥和叶面喷施,可使脐橙坐果率提高 15%-20%, 。

果实膨大期追肥:在 6 - 8 月果实膨大期,以有机肥和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和磷肥。每株成年脐橙树施入有机肥 10 - 15 公斤、复合肥 0.5-1 公斤、硫酸钾 0.2 - 0.3 公斤,满足果实膨大对养分的需求,促进果实增大、糖分积累,提高果实品质。此阶段追肥可使果实单果重增加 10 - 20 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 1 - 2 个百分点。

采果后追肥:采果后及时施入采果肥,以氮肥为主,配合有机肥和磷、钾肥。每株成年脐橙树施入尿素 0.1 - 0.2 公斤、有机肥 5 - 10 公斤、复合肥 0.1-0.2 公斤,补充树体因结果消耗的养分,增强树体抗寒能力,为来年生长储备营养。采果后追肥可使树体恢复速度加快,来年萌芽率和坐果率提高。

4.3 多元化施肥方法

环状沟施肥:适用于幼龄脐橙树。在树冠滴水线处挖宽 30 - 40 厘米、深 20 - 30 厘米的环状沟,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后覆土。此方法能引导幼树根系向外扩展。

条沟施肥:成年脐橙树常用方法。在树冠两侧或行间挖宽 40-50 厘米,深45 厘米左右的条沟,将肥料施入后覆土。每年更换条沟位置,扩大施肥范围,促进根系全面生长。

放射状沟施肥:以树干为中心,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挖 4 - 6 条放射状沟,沟宽 30 - 40 厘米、深 20 - 30 厘米,内浅外深,将肥料施入后覆土。该方法可使肥料分布更均匀,满足不同部位根系对养分的需求。

全园撒施:适用于成年果园且根系分布较广的情况。将肥料均匀撒施于果园地面,结合中耕翻入土中,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但此方法肥料利用率相对较低,应注意控制施肥量。此外,随着科技发展,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逐渐应用于脐橙种植,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精准控制水肥供应,可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果实品质。

五、病虫害绿色防控

5.1 农业防控基础措施

通过加强果园综合管理,营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减少病害滋生;及时清除果园内枯枝、落叶、落果及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消灭病虫害越冬场所与传播源;合理密植,控制树冠大小,避免果园郁闭;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与磷、钾肥,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树体抗逆性,减少病虫害侵染风险。例如,通过合理修剪,使果园通风透光率提高 30%-40% ,炭疽病等病害发生率降低 20%-30%

5.2 物理与生物防控技术

物理防控: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等特性,采用灯光诱捕、糖醋液诱捕等方法。在果园内悬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吸果夜蛾、金龟子等害虫;设置糖醋液诱捕器(糖:醋:酒:水 .=3:4:1:2 ),诱捕果蝇等害虫 。同时,一些新型物理防控技术如性信息素诱捕也逐渐应用于脐橙害虫防治,通过释放性信息素干扰害虫交配,降低害虫繁殖率。

生物防控: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如释放捕食螨防治红蜘蛛,引入寄生蜂防治介壳虫等;应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防治鳞翅目害虫,农用链霉素防治细菌性病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降低果实农药残留,保障果实品质安全。近年来,微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新型生物农药不断涌现,为生物防控提供了更多选择。

5.3 化学防控精准施策

在病虫害发生严重时,合理选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控。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控制农药使用剂量与安全间隔期。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防止害虫产生抗药性。例如:防治脐橙溃疡病,可选用氢氧化铜、春雷霉素等药剂,在发病初期及时喷雾防治;防治脐橙炭疽病,新梢期可以使用苯醚甲环唑 + 丙环唑 + 芸苔素内酯,幼果期可以使用呲唑醚菌酯,果实成熟前可以使用咪鲜胺 + 代森联;防治红蜘蛛,可交替使用阿维菌素、螺螨酯等药剂 。另外,脐橙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要以综合防治为核心,特别是要做好木虱的防治工作,在春、夏、秋梢期,可使用阿维 . 螺虫酯或氟吡呋喃酮等药物开展无人机统防统治。同时,推广新型施药技术,如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此外,通过无人机施药等现代化施药方式,可提高施药效率和均匀度,进一步提升病虫害防治效果。

六、结论

脐橙果实品质的提升依赖于科学系统的栽培技术。通过合理选择品种与砧木、精细化土壤管理、科学施肥以及绿色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脐橙果实的外观与内在品质,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与市场竞争力。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些栽培技术,并不断探索创新,推动脐橙产业向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未来,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在农业领域的深入应用,脐橙栽培技术将不断革新,为果实品质提升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于福,周东果,彭磊。赣南脐橙园土壤肥力状况与施肥策略研究 [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3 (3): 195-202.​

[2] 王宁,何建军,陈学玲。基于转录组分析脐橙果皮木质化关键基因的挖掘 [J]. 食品科学,2022, 44 (10): 121-129.​

[3] 李敏。不同砧木对赣南脐橙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J]. 中国南方果树,2023, 52 (3): 14-19.

[4] 张慧琴,徐小彪。脐橙园生草栽培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23, 45 (2): 273-282.

[5] 王芳,谢让金。赣南脐橙溃疡病病原菌鉴定及药剂筛选 [J]. 中国南方果树,2023, 52 (2):8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