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KWL 阅读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叶强

天长市铜城中学  239300

一、引言

英语阅读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核心板块,是培育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拓宽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常陷入词汇语法讲解的窠臼,学生阅读兴趣与策略培养被长期忽视,致使阅读热情低迷,能力提升迟缓。KWL 阅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犹如一盏明灯,为突破教学困境、激发阅读活力、提升教学效能提供了新方向,其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KWL 阅读模式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内涵

KWL 阅读模式由 Donna Ogle 于 1986 年创新性提出,其核心框架由三个关键环节构成:“K”代表“What I Know”(已知),“W”代表“What I Want toKnow”(欲知),“L” 代表 “What I Learned”(所学)。该模式将阅读过程科学划分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通过引导学生梳理已有知识储备、明确阅读探究方向、总结内化学习成果,构建起一个环环相扣的阅读闭环,推动学生深度参与阅读活动,切实提升阅读质效。

(二)理论基础​

KWL 阅读模式深深扎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沃土。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并非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基于已有经验,主动与外界环境互动、不断重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 KWL 模式中,“K” 环节唤醒学生旧知,为新知识的吸收搭建认知脚手架;“W” 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本能,驱动其主动探索;“L” 环节则助力学生整合新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与内化。认知心理学理论聚焦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思维发展,KWL 模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表达,有效激活思维潜能,促进认知水平的螺旋式上升。

三、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多呈现 “教师主导讲授、学生被动聆听” 的僵化模式,教师将大量精力倾注于词汇解析与语法剖析,学生沦为知识的 “接收容器”,缺乏主动思考与互动交流的空间。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氛围压抑沉闷,学生阅读兴趣日渐消磨,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学生在阅读材料选择、阅读方法运用等方面缺乏自主权。教学活动往往依据教师预设的计划与节奏推进,未能充分考量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学习需求,导致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挫,阅读能力发展受限。

(三)缺乏阅读策略指导

许多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因缺乏预测、略读、扫读、精读等有效策略,面对文本时常感无所适从,无法依据阅读目的与文本类型灵活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而教师在教学中对阅读策略的系统指导缺位,进一步加剧了学生阅读效率低下、理解深度不足的问题。

四、KWL 阅读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过程

(一)阅读前(K - W 阶段)

1. 激活已有知识(K)

教师可灵活运用提问互动、小组讨论、多媒体展示等多元手段,引导学生唤醒与阅读主题相关的知识储备。在开展一篇关于动物的英语文章教学时,教师通过展示栩栩如生的动物图片、播放生动有趣的动物视频,创设情境,随后抛出“What animals do you know?”“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nimals?”等问题,鼓励学生分享经验,激活知识网络,为后续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2. 提出阅读问题(W)

在激活旧知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文章标题、配图、关键词等线索,大胆提出自己的疑惑与期待。教师可通过启发式提问,如 “What mysteries doyou think this article will unveil?”,鼓励学生将问题记录下来。这些充满探究欲的问题,将成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 “导航标”,驱动其主动探索文本。

(二)阅读中(阅读与思考阶段)

1. 略读与扫读

学生带着预设问题,快速浏览文章,捕捉关键信息,把握文章主旨与结构脉络。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标题、副标题、小标题、首尾段及每段主题句,培养学生快速提取核心信息的能力,帮助其构建文章整体框架认知。

2. 精读与解答问题

在略读扫读的基础上,学生深入精读文本,逐句剖析细节内容,寻找问题答案。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运用上下文语境猜测词义、分析复杂句子结构、梳理逻辑关系等阅读技巧,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与加工,提升阅读理解的深度与准确性。

(三)阅读后(L 阶段)

1. 总结阅读收获(L)

阅读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分享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从文章内容、观点态度、写作手法、文化知识等多维度总结学习收获,逐一回应阅读前提出的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评,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深化理解。

2. 拓展与延伸

教师围绕文章主题,精心设计多样化拓展活动,如小组辩论、情景短剧表

演、创意写作等,引导学生将阅读所得迁移运用到实际语言情境中。在学习关于环保的文章后,组织学生开展 “环保行动方案设计” 辩论会,并撰写倡议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与思维品质。

五、KWL 阅读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一)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KWL 阅读模式凭借其独特的问题驱动与自主探究机制,成功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通过激活旧知、提出问题,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投入阅读,从 “要我读” 转变为 “我要读”,课堂参与度大幅提升,阅读兴趣持续高涨。

(二)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该模式全程贯穿自主学习理念,从阅读前自主梳理知识、提出问题,到阅读中自主探索答案、运用策略,再到阅读后自主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学生在一系列学习活动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自主规划学习路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责任感显著增强。

结语​

KWL 阅读模式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科学的实施路径,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注入新活力,在激发阅读兴趣、培育自主学习能力、提升阅读素养等方面成效显著。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需直面教学能力提升、阅读材料适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评价体系完善等挑战。未来,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结合教学实际优化模式应用,充分发挥其教学优势,推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迈向更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研究 . 罗雅妃 . 中学课程资源 ,2025(05)

[2]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 . 何斌斌 . 教师 ,2025(03)

[3] 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 郑曼玲 . 中学生英语 ,2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