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尊重,德育的出发点

作者

黄小燕

广东省阳江市阳春市春城街道第一小学

摘要:本文立足小学班主任视角,深入探讨德育工作中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内涵及实践策略。通过分析尊重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阐述如何在日常班级管理、师生互动等环节落实尊重理念,旨在为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尊重;德育;班主任

一、引言

在小学德育的教育与传播过程中,班主任是重要的引导者。而“尊重”则是德育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决定着德育工作的方向。对于心智尚在发育的小学生而言,在班级生活中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尊重,是他们塑造健康人格、培育良好品德的基石。从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领悟尊重的真谛,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尊重在小学德育中的重要性

(一)助力学生建立自信

小学生正处于自我认知的萌芽阶段,他们渴望得到认可与肯定。班主任给予尊重,意味着认可学生的努力、想法与个性。当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即便答案不完美,班主任若能耐心倾听、给予鼓励,而非急于纠错,学生便能感受到自身价值被看见,自信心的种子就此种下,日后更敢于表达、勇于尝试。

(二)促进良好师生关系构建

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若以尊重为前提,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包容偶尔的小调皮,学生会从心底亲近班主任,打开心扉分享心事。这种亲密、信任的师生关系,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就坦途,让教导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心田。

(三)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品质

言传身教,班主任对学生的尊重是最好的示范。小学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参照班主任的行为模式来待人接物。班主任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选择,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学会尊重同伴、尊重长辈,将尊重内化为自身品德修养。

三、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一)班级人数众多挑战

如今小学班级规模普遍较大,班主任精力有限,难以兼顾每位学生的细微需求。应对之策是培养得力小助手,选拔责任心强的班干部,明确分工,协助班主任关注同学动态,定期汇报班级情况,让班主任能及时了解学生心声,给予针对性尊重关怀。

(二)传统观念束缚挑战

部分班主任受传统师道尊严观念影响,一时难以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交流。为此,学校应加强师德培训,组织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开展班主任经验交流分享会,让大家在交流碰撞中转变观念,深刻认识尊重对德育的关键意义,勇于突破自我。

四、尊重的内涵剖析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风格与性格特点。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课堂上总是踊跃发言;有的学生内敛沉稳,善于思考,虽不常开口却常有独到见解。班主任需敏锐洞察这些差异,摒弃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为热爱绘画的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给擅长数学的学生布置有挑战性的思维题,让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在班级中绽放光彩。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而细腻,他们会因一次表扬而欣喜若狂,也会因同学的误解而黯然神伤。班主任要做学生情感的守护者,当学生遭遇挫折,如考试失利、朋友争吵,给予温暖的安慰,陪他们一起分析问题、走出困境;当学生取得成功,和他们一同欢呼庆祝,分享喜悦,让学生深知自己的每一份情感都被珍视。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德育过程中,学生应是主角而非配角。班主任不能一味灌输道理,而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我反思。组织班级活动时,征求学生意见,是举办读书分享会还是趣味运动会;制定班级规则,邀请学生共同参与,让他们明白规则是为了保障大家的权益,从而自觉遵守。赋予学生自主决策权力,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主动性。

五、尊重的具体实施

(一)言语尊重:温暖且有力量

班主任的言语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用词造句尽显尊重之道。批评学生时,摒弃严厉斥责,采用委婉提醒,如“这次作业有些粗心哦,老师相信你下次会更细心。”这般温和的措辞既点明问题,又给予学生改进的信心,让他们不会因一次失误而受挫沮丧。表扬学生时,具体且真诚更是关键,像“你这次作文的描写特别生动,老师仿佛身临其境,你一定下了不少功夫。”精准指出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努力得到认可,从而备受鼓舞。日常交流中,用商量的口吻,“咱们一起把教室打扫干净,好不好?”简单的话语,却摒弃了命令式口吻,让学生真切体会到被平等对待,主动参与班级事务的热情也随之高涨。

(二)行为尊重:细节之处见真章

行动胜于言语,班主任在行为上更要以身作则。学生发言时,专注倾听,眼神交流,用点头等动作给予回应,传递出“我在认真听你讲”的信号,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舞台,使他们愈发自信、从容。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屑,用实际行动传递爱护环境的理念。无声胜有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爱护环境、尊重集体劳动成果的意义,共同维护班级整洁。

(三)尊重学生意见:共筑班级共同体

班级管理中,广纳学生建议意义非凡。设立“班级意见箱”,为学生开辟畅所欲言的渠道,定期开启,无论是对课程安排、座位调整还是班级活动的想法,都认真对待。对于合理建议,及时采纳并公开表扬提议学生,比如有学生提议开展科技小制作比赛丰富课余生活,班主任采纳后,不仅让班级充满创新活力,提议的学生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看到自己的想法能为班级带来改变,归属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班级向心力也在一次次互动中愈发凝聚。

(四)因材施教:个性化德育方案

依据学生不同特点制定专属德育路径至关重要。对于学习困难学生,课后耐心辅导是基础,针对其薄弱学科,制定分步学习计划,将大目标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关注点滴进步给予鼓励,让他们重拾学习信心。对于行为习惯欠佳学生,挖掘背后原因是关键,若是家庭环境影响,及时家访沟通,协同家长一起帮助学生改正,用爱与尊重引导他们走向正轨。如发现学生因父母忙碌缺少陪伴而纪律散漫,班主任家访后与家长协商,制定陪伴计划,同时在学校给予更多关心引导,助其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六、结论

在小学德育征程中,尊重是班主任手中最有力的武器。从尊重学生个性、情感、主体地位出发,在言语、行为、班级管理等多方面践行尊重理念,虽会面临挑战,但只要坚守初心,定能为学生营造温暖、尊重的成长环境。让尊重之花在班级绽放,助力小学生成长为有品德、有自信、懂尊重的栋梁之材,向着美好未来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金莉.小学德育践行尊重教育理念的有效办法[J].新课程,2021,(38):230.

[2]李艳萍.小学德育践行尊重教育理念的路径[J].当代家庭教育,2021,(22):165-166.

[3]侯晓波.尊重学生个性强化树魂立根“德育之花”在宏文学校璀璨绽放[J].上海教育,2021,(09):56-57.

[4]李环.小学德育践行尊重教育理念的路径[J].学苑教育,2020,(13):8-9.

[5]李金鑫,游玻.撕掉“标签”,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班主任德育案例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附属小学;,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