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标准提升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的量化分析
王家程
河北恒峰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 河北邢台 054000
引言
从理论层面来看,当前关于绿色节能建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应用、政策法规、评价体系等方面,对于绿色节能标准与建筑工程造价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深入探究这一关系,有助于完善绿色节能建筑的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视角。一方面,通过对绿色节能标准提升过程中各项因素对工程造价影响的量化分析,可以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丰富建筑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另一方面,研究成果可以为绿色节能建筑的成本效益分析、价值评估等提供理论支持,促进绿色节能建筑在经济层面的合理性论证。
1 案例选取
本案例中的绿色节能住宅项目位于广西地区,该区域属于夏热冬暖地区,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对建筑的隔热和通风要求较高。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000 平方米,由 8 栋 18 层的高层住宅组成,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 -剪力墙结构。
考虑到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会对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施工和运营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工程造价。因此本文的案例选择仅代表当前地区的相关分析。
2 绿色节能措施与造价对比
该绿色节能住宅项目采用了多种绿色节能措施,这些措施在提高建筑节能性能的也对工程造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围护结构节能措施方面,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聚苯板保温层,相较于传统的普通黏土砖外墙,造价有所增加。普通黏土砖外墙的造价约为每平方米 200 元,而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聚苯板保温层外墙的造价约为每平方米 300元。屋面采用倒置式保温屋面,传统屋面造价每平方米约 150 元,采用节能措施后的屋面造价每平方米约 200 元,每平方米造价增加了 50 元 。外门窗采用断桥铝型材搭配 Low-E 中空玻璃,与普通铝合金门窗相比,造价明显提高。普通铝合金门窗造价每平方米约 350 元,而断桥铝型材搭配 Low - E 中空玻璃的门窗造价每平方米约 600 元,每平方米造价增加了 250 元 。仅围护结构节能措施这一项,就使建筑的造价增加了一定比例。在能源利用节能措施方面,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增加了设备购置和安装成本。一套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备购置和安装费用约为 100 万元,分摊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上,成本增加约 20 元 。
这些绿色节能措施虽然增加了建筑的初始造价,但从长期来看,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和环境效益。通过对项目运营后的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绿色节能住宅项目相较于传统住宅项目,每年的能源消耗降低了约 30% 。
3 确定量化指标
为了准确量化绿色节能标准提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需要明确一系列关键指标,这些指标涵盖能源节约量、成本增量等多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量化分析的基础。
对于天然气等能源的节约量计算,可在燃气设备上安装计量仪表,统计天然气的使用量。在供暖系统中,记录传统建筑和绿色节能建筑在供暖季的天然气使用量,通过对比得出天然气节约量。若传统建筑在供暖季每月消耗天然气500 立方米,绿色节能建筑采用了地源热泵等节能供暖技术,每月天然气消耗降低至 300 立方米,则每月天然气节约量为 200 立方米 。
电力价格可参考当地电网的收费标准,包括不同时段的峰谷电价;天然气价格可依据当地燃气公司的定价。若当地峰时电价为每度 0.8 元,谷时电价为每度 0.4 元,通过统计绿色节能建筑在峰谷时段的用电量,可计算出电力费用的节约金额。结合能源节约量和能源价格,能够准确计算出能源节约带来的成本降低金额,这是量化绿色节能标准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在材料成本增量方面,以新型节能墙体材料为例,如前文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与传统实心黏土砖相比,每立方米的价格差异明显。若实心黏土砖每立方米价格为 250 元,加气混凝土砌块每立方米价格为 400 元,在建筑墙体工程中,若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体积为 1000 立方米,则材料成本增量为(400- 250) ×1000=150000 元 。在保温隔热材料方面,真空绝热板与传统聚苯乙烯泡沫板的价格差异也较大。若聚苯乙烯泡沫板每平方米价格为 50 元,真空绝热板每平方米价格为 150 元,在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中,若使用真空绝热板的面积为 5000 平方米,则保温隔热材料成本增量为(150 - 50) ×5000=500000 元 。
设备购置与安装成本增量同样显著。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例,与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相比,其设备购置和安装成本更高。若传统中央空调系统的总投资为 100 万元,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总投资为 180 万元,则设备购置与安装成本增量为 180-100=80 万元 。智能控制系统的成本增量也不容忽视,如智能照明系统,一套智能照明系统的设备购置和安装成本比传统照明系统高出每平方米 50 元,对于一个建筑面积为 8000 平方米的建筑,智能照明系统的成本增量为 50×8000=400000 元 。
这些量化指标的准确确定,为深入分析绿色节能标准提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
4 量化分析结果
运用量化分析方法,对该绿色节能住宅项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绿色节能标准提升对工程造价的具体影响数据。
成本增量方面,围护结构节能措施成本增量较为显著。外墙部分,因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聚苯板保温层,每平方米造价增加 100 元,50,000 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墙成本增量达到 50,000×100=5,000,000 元 。屋面部分,采用倒置式保温屋面,每平方米造价增加 50 元,屋面成本增量为 50,000×50=2,500,000 元 。外门窗采用断桥铝型材搭配 Low-E 中空玻璃,每平方米造价增加 250 元,外门窗成本增量为 50,000×250=12,500,000 元 。围护结构节能措施总成本增量为 5,000,000+2,500,000+12,500,000=20,000,000 元 。
结束语
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绿色节能标准提升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增加,住宅项目的成本增量主要体现在围护结构节能措施上。从长期来看,绿色节能建筑的能源节约效益逐渐累积,对成本增量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但本文在影响因素考虑方面不够全面。虽然分析了材料成本、设备购置与安装成本等直接影响因素,以及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间接影响因素,但对于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如建筑市场的动态变化、政策法规的调整、技术创新的速度等,没有进行深入分析。这些因素可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绿色节能标准提升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需要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赖玉清,林庆。某绿色节能建筑项目的造价分析 [J]. 建筑与预算,2019 (5).
[2] 叶其英。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的造价分析 [J]. 产能经济,2020 (20):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