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 故事生成技术的小学思政教育创新模式探究
马海棠
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223001
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AI 故事生成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小学思政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关键阶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存在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等问题,将 AI 故事生成技术应用于小学思政教育,能够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AI 故事生成技术概述
AI 故事生成技术是一种依托先进算法和人工智能模型,自动生成具有叙事逻辑、情感色彩和语言文采的故事内容的技术,其核心在于将技术创新与文学创意深度融合,借助如 GPT-3、BERT 等预训练语言模型,深入捕捉语言结构和语义信息,实现高质量、富有创造性的文本输出,该技术具备多项优势:一是高效性,能够在短时间内生成大量优质故事,显著降低人力与时间成本;二是多样性,可适应不同题材与风格需求,如童话、悬疑、历史等类型,拓展创作边界;三是可定制性,支持根据具体场景调整故事主题、人物设定和情感倾向,满足教育、娱乐、营销等多领域应用需求,展现出广阔的发展潜力。
二、AI 故事生成技术应用于小学思政教育的价值
(-) 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
传统思政教育往往以理论讲授为主,内容抽象、形式单一,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难以产生情感共鸣,AI 故事生成技术能够将抽象的思政概念转化为具体、生动的故事内容,使教学更具趣味性和感染力,比如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生成具有历史背景和人物情节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或体验中自然感受到爱国情怀的力量,角色代入与情节推进,学生更容易理解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提升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二)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每位学生的认知方式、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各不相同,统一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AI 故事生成技术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偏好,自动生成符合其兴趣的思政故事内容,比如对于喜欢冒险题材的学生,可以生成以红色旅行为主题的故事情境;而对于偏爱现实题材的学生,则可生成贴近生活的道德案例,这种个性化教学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强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AI 故事生成技术能提供丰富的故事情节,设计开放性的道德情境和复杂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比如在故事中设置两难抉择的情境,如“是否应该为了集体利益牺牲个人权利”,鼓励学生分析不同选择背后的伦理逻辑与社会影响,这样的互动式学习,学生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创新思维,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实现思政教育由知识传授向思维能力培养的转变。
三、基于AI 故事生成技术的小学思政教育创新模式
(一)沉浸式历史教育模式
借助 AI 故事生成技术与 VR、AR 等前沿科技,构建高度还原的历史场景,打造沉浸式历史教育新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使学生能够“穿越”到特定的历史节点,亲历重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比如在学习红军长征这一历史内容时,学生佩戴 VR 设备进入由 AI 动态生成的虚拟环境,如雪山、草地、战壕等,身临其境地感受当时艰苦卓绝的自然条件和战争环境,在虚拟战友的引导下,学生需完成一系列协作任务,如寻找食物、搭建营地、传递情报等,真实体验长征路上的困难与挑战,系统会实时记录学生的决策行为,并结合情境生成个性化的反思报告,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历史认知能力,这种沉浸式教学增强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理解,更能让其深刻体会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二)价值观辨析模式
借助 AI 故事生成技术模拟真实或假设的社会情境,开展深度的价值观辨析活动,引导学生在复杂议题中进行理性思考,该模式创设具有争议性的道德困境或社会问题,鼓励学生在与 AI 的互动中不断探索不同立场背后的逻辑与价值判断,比如在探讨“人工智能是否应该拥有人权”这一辩题时,学生可分组与 AI 展开辩论,AI 能根据论点内容快速识别逻辑漏洞,提供有力的反驳策略建议,促进辩论的深入进行,在这种人机互动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科技发展背后的伦理问题,如权利边界、责任归属与人类主体性等,不断思辨与讨论,学生能够在多元观点中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的转变。
(三)社会热点分析模式
结合 AI 故事生成技术和网络舆情分析工具,构建社会热点事件的故事化分析教学模式,将抽象的社会现象转化为具象的学习资源,学生输入关键词如“航天员王亚平”,系统即可自动抓取社交媒体上的相关评论,利用情感分析技术生成公众情绪图谱,以图表形式展示大众对榜样人物的认知倾向,同时 AI对比不同年代的榜样人物及其社会影响,揭示时代价值观的变化轨迹,如从“雷锋精神”到“航天英雄”的演变趋势,这种数据驱动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从宏观视角审视社会思潮的演变趋势,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社会现象,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公共意识,此外 AI 还可以生成基于热点事件的虚构故事,引导学生代入不同角色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提升其综合分析与价值判断能力,推动思政教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的转型。
结论
基于 AI 故事生成技术的小学思政教育创新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沉浸式历史教育、价值观辨析、社会热点分析等模式,能够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采取教师培训、课程整合、家校合作等策略,同时应对技术、伦理安全和教师适应等挑战,未来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该创新模式,为小学思政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寒梅 .AI 技术赋能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J]. 福建教育 ,2024(33):1-1.
[2] 史彬锋 , 胡娟 , 陈晓龙 . 生成式 AI 在课程思政中的应用与挑战 [J]. 教育教学研究前沿 , 2024, 2(6):19-22.
[3] 刘 程 程 , 魏 浩 天 . 生 成 式 人 工 智 能 介 入 思 政 课 教 学 的 ” 变 ”与 ” 不 变 ”[J]. 河 南 开 放 大 学 学 报 , 2025, 38(1):29-34,53.DOI:10.3969/j.issn.1671-2862.2025.01.007.
[4] 刘丽珏, 阳春华, 陈白帆, 等. 人工智能课程中的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 202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