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的环保施工理念与实践
陈寿涛
420113198607011112
引言:建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扬尘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在传统建筑施工模式下,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严重。而环保施工理念强调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因此,将环保施工理念融入建筑施工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环保施工理念的重要性
(一)保护生态环境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污染会对周边的土壤、水体、空气等生态环境要素造成损害。例如,扬尘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施工废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和地下水。环保施工理念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这些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二)节约资源
建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水资源、建筑材料等。环保施工理念倡导合理利用资源,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的技术和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提升企业形象
在当今社会,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保责任越来越关注。建筑施工企业积极践行环保施工理念,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的环保需求,还能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符合政策法规要求
随着环保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监管。企业遵循环保施工理念,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可以避免因环境违法行为而受到处罚,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
二、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扬尘污染
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物料堆放、运输等环节容易产生扬尘。特别是在干燥、多风的天气条件下,扬尘问题更为严重,不仅会影响施工现场的能见度,还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影响。
(二)噪声污染
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如打桩机、混凝土搅拌机、起重机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噪声。这些噪声会对施工现场周边的居民、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造成干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三)水污染
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油污等污染物,若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水体;生活污水中含有有机物、氮、磷等营养物质,若处理不当,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
建筑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废旧材料、包装物等。这些固体废弃物如果随意堆放或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三、环保施工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措施
(一)扬尘污染控制
施工现场围挡: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连续、封闭的围挡,高度一般不低于2.5米,以减少扬尘的扩散范围。围挡材料应选用坚固、耐用、易清洁的材料,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洗。
物料覆盖与堆放:对施工现场的砂石、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进行覆盖,可采用防尘网、塑料布等材料。物料堆放应整齐有序,并设置专门的堆放区域,避免随意堆放。
洒水降尘:在施工现场设置洒水设施,定期对施工道路、物料堆放区等进行洒水降尘。特别是在土方开挖、物料装卸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环节,应增加洒水频次。
车辆冲洗: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冲洗设施,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进行冲洗,确保车辆不带泥上路。冲洗废水应经过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
(二)噪声污染控制
选用低噪声设备:在选购施工机械设备时,应优先选择低噪声、高效率的设备。同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而产生的噪声。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的规定,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居民休息时间(如午休、夜间)进行高噪声作业。如因工艺要求必须连续施工的,应提前办理相关手续,并公告附近居民。
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现场周边噪声敏感区域设置隔音屏障,如隔音墙、隔音板等,以减少噪声的传播。隔音屏障的高度和长度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其环保意识,要求其在操作设备时尽量减少噪声的产生。同时,为施工人员配备耳塞、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保护其听力健康。
(三)水污染控制
施工废水处理:在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隔油池等污水处理设施,对施工废水进行处理。施工废水经沉淀、隔油等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或回用。
生活污水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厕所和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用于农田灌溉等。
雨水收集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施工降尘、绿化灌溉等,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
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对施工现场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如将混凝土块、砖块、木材等可回收利用的垃圾与废旧塑料、包装物等不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分开存放。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对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加工处理,制成再生建筑材料,如再生砖、再生骨料等,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不可回收垃圾处理:对不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应按照相关规定运至指定的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密闭措施,防止垃圾散落和扬尘。
(五)节能措施
优化施工方案:在施工前,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例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可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能源消耗。
选用节能设备:在施工现场选用节能型的施工机械设备和照明设备,如节能灯具、变频施工机械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加强能源管理:建立能源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能源消耗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节能教育,提高其节能意识。
(六)绿色施工管理
建立环保管理体系:建筑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环保职责,制定环保目标和指标,并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价。
加强环保培训:对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环保培训,提高其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培训内容应包括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施工理念、环保施工技术等方面。
开展环保宣传:在施工现场设置环保宣传标语和宣传栏,向施工人员和社会公众宣传环保施工的重要性和意义,营造良好的环保氛围。
结论
环保施工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在建筑施工中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如扬尘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水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节能措施和绿色施工管理等,可以有效减少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建筑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应积极践行环保施工理念,不断提升环保施工水平,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建筑施工环保的监管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绿色、环保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 奚晶 . 住宅建筑施工技术中融入节能环保理念实践探究 [J]. 居舍 ,2023,(15):31-34.
[2] 杨秋波 . 竹结构建筑施工中环保理念实践 [J]. 散装水泥 ,2025,(01):4-6.